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1)
(1)实验1:加热细铜丝团一段时间后移走酒精灯,铜丝变为黑色(CuO),观察到细
铜丝团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2)实验2:将铜丝团浸入硝酸银溶液一段时间,当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时小心地松
手,发现稳定后的砝码比起始位置高,写出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7.(4分)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完成如下实验。
稀醋酸
水
CO2
水
CO2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1)纸花变为红色的实验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实验1的作用是________。
(3)能证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实验原理分析〗
38.(4分)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水 K
氧气
水 80℃ 冷水 热水
白磷白磷甲 乙 丙 丁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打开K,通入氧气,观察到试管中液面下降,原因是________。
(3)对比乙、丙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过程中,能
说明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的实验现象是 。
〖科学探究〗
39. (6分)某研究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能否用镁条代替红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前,小组成员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磷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以代替,因为镁条与氧气反应后不会产生气体
猜想2:不能代替,查阅资料知金属镁很活泼,可能会与空气中的氮气反应 【进行实验】 步骤 Ⅰ Ⅱ Ⅲ 实验操作 组装好装置后,打开止水夹,手捂集气瓶,一段时间后,松开手 关闭止水夹,点燃镁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塞好塞子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实验现象 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烧杯中导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烟,剩余固体为白色带状物 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2/5 【解释与结论】
(1)Mg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步骤Ⅰ说明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
(3)步骤Ⅱ中,关闭止水夹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测猜想2成立的现象证据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该小组认为,即使步骤Ⅲ中水的体积恰好占集气瓶体积的1/5,也不能说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组中同学对镁条与瓶中气体的反应提出了进一步的猜想:甲同学认为镁条先与O2反应,乙同学认为镁条先与N2反应。为进一步检验他们的猜想,可以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少量镁条,点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待镁条熄灭后,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 AB
22. (1)干冰升华吸热 (2)H2O+CO2=H2CO3
(3)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或CO2从水果中溢出等其它合理答案)
2Fe+3CO2
1 B 11 C 2 A 12 D 3 C 13 A 4 A 14 A 5 D 15 C 6 D 16 B 7 C 17 C 8 D 18 C 9 A 19 B 10 D 20 B 高温 23. (1)Fe2O3+3CO
(2)1:3:1(或2:6:2,不化简也给分)
一定条件 2Na+3N↑ (3)2NaN3 2
点燃
24. (1)C2H5OH+3O2 2CO2+3H2O
(2)
25. (1) 隔绝了氧气 (2)AB
26. (1)防止温度达到着火点(或火种引燃其它可燃物)
(2)移除了可燃物
27. 不易
28. (1)(16×4)/(23×2+12+16×4)×100%
(2)Na2CO4+H2O=H2O2+Na2CO3、2H2O2=2H2O+O2↑ 29. (1)蛋白质、脂肪、钙 (2)A
(3)杀死了绝大部分微生物,且在无菌状态下包装(或类似表述) (4)①③④ (5)AD
30. (1)+4 (2)2 ,TiO2 (3)氯气循环利用或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31. (1)物理变化 (2)置换反应 (3)产物是NH3,反应 含氢元素(或其它含有元素守恒意思的表述) (4)34
32. (1)CaCO3 (2)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热、稀盐酸 (3)Mg/Al(或其它合理答案)
物有氮气,另一反应物应
33-A(1)2KMnO加热
4 K2MnO4+MnO2+O2↑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若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33-B(1)CaCO3+2HCl=CaCl2+H2O+CO2↑
(2)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集满 34. (1)CuSO4(或其它合理答案)
(2)反应后,天平仍保持平衡(或其它合理答案)
35. (1)浑浊, Ca(OH)2+CO2=CaCO3↓+H2O, B
(2)密度比空气大......
,不支持燃烧(或不可燃) 36. (1)下降, Cu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质量更大的CuO
(2)2AgNO3+Cu = Cu(NO3)2+2Ag
37. (1)1、4 (2)说明酸性物质会使紫色石蕊变红或变色
(3)4中小花变红,2、3中不变红(2分,只答4变红得1分) 38. (1)4P+5O点燃
2 2P2O5
(2)通入氧气使试管液面上方气压增大,将试管中的水压入长导管和烧杯 (3)温度达到着火点
(4)丙中白磷起初不燃烧,液面下降接触氧气后丙中白磷燃烧
39. (1)2Mg+O2
点燃 2MgO (2)良好
(3)防止温度升高导致气压增大,将部分气体压出集气瓶 (4)烧杯中水从导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体积的2/5 (5)可能是因为Mg的量不足(或其它合理原因)
(6)将燃着的木条放入瓶中观察现象,若燃烧更旺说明乙的猜想成 立,若想成立
中,液面下降 熄灭说明甲的猜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