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调查与绩效评估
险 构该品种保费收入10%的补贴,给予投保龙头企业、养殖场(户)所缴保费10%的补贴。 怀化市等16个试点县[1]:中央财政:30%;省财政:25%;市(州)、县(市、区)两级火灾及人力无可财政:不少于10%:林农、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剩余部分。 4‰ 全省国有林场和林业龙头企业:中央、省级财政共:30%。其中:给予承保机构该品种保费收入10%的补贴,给予投保国有林场(林业龙头企业)所缴保费20%的补贴。 抗拒的洪水、旱森林保险 每亩400元。 灾、冻灾、病虫鼠害
资料来源:1.《关于印发湖南省2009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的通知》,湘财金〔2009〕19号;2.《关于印发湖南省2008年育肥猪保险试点实话方案和保险条款的通知》,湘财金[2008]42号。
2009年,湖南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取得较快发展。全省共承保水稻4563.84万亩,棉花195.02万亩,油菜1008.23万亩,森林3536.10万亩,分别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72.5%,全省棉花种植面积的76.3%,油菜种植面积的86.6%;全省共承保能繁母猪433.72万头,奶牛0.77万头,育肥猪36.93万头。全省实现政策性农险签单保费12.33亿元,到账保费11.75亿元,到账率为96.3%;累计支付保险理赔资金7.78亿元,受益农户达218.16万户.
二、政策性农业保险绩效评估指标的选取 1、指标的选取
常用的绩效评估(绩效考核)方法主要分为结果导向性与行为导向性两种。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时间短,经验数据不多,尚没有建立起政策实行过程的观察体系,因此难以采用行为导向性的绩效评估方法,而结果导向性绩效评估法包括业绩评定表法、目标管理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等。其中,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将关键指标当作评估标准,通过把绩效与关键指标进行比较以得到评估结果,从而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
核。这种评估方法标准鲜明,易于操作,适于对一些新政策、新工作的绩效评估。本处采用关键绩效指标法。
从理论上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主要有效率论与公平论之争。效率论将农业保险的目标定位为效率,意味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一定程度上克服市场失灵而提升农业效率;公平论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定位于公平,意味着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保护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以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综合湖南省2007-2010年农业保险实施方案(湘政办发〔2007〕12号、湘政办函[2008]44号、湘财金〔2009〕19号及湘财金[2010]15号)的通知精神,湖南省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本原则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最终达到“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的能力,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从政策目标来看,湖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定位于为公平,即保护作为弱势产业的农业及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的利益。其中:
政府引导是指各级政府运用保费补贴等调控手段,由财政部门协同农业、畜牧、水利、气象、宣传等部门,引导和鼓励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参加保险,积极推动种植业、养殖业保险业务的开展。其绩效目标是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投入,增强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政府引导的主要手段是财政补贴,因此选择关键指标为省、地两级财政补贴到位率。
市场运作是指农业保险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即农业保险承保机构要按照市场原则,诚实守信,依法合规经营;健全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确保理赔到位;强化风险管控,建立风险预警管控机制。其绩效目标是建立农业保险长效发展机制,因此选择关键指标为保险资金的盈亏率。
自主自愿是指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加农业保险的对象都要坚持自主自愿。既要反对政府大包大揽,由引导变主导,又要避免市场无序竞争;既要反对强迫参保对象投保,又要广泛宣传发动农民群众自愿投保。其绩效目标是推动农民通过参加农业保险,增强抗风险能力,因此选择关键指标为自主参保率。
协同推进是指财政保费补贴政策要同农业信贷、救助政策、其他支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以发挥财政政策的综合效应。农业、畜牧、水利、气象和宣传等部门应对农业保险经办机构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防灾防损等各项工作给予
积极支持。其绩效目标是切实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抵御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风险的能力,因此选择关键指标为户均受保障度。
2、评分标准
(1)财政补贴到位率。财政补贴到位率是指财政已到位补贴保费占文件要求补贴保费百分比。按照国务院和湖南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要求,中央、省级、市县级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保费补贴。财政补贴到位率反映了各级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各级政策财政对保费补贴的承受能力。
如果以百分计,则我们可以每年财政补贴保费总到位率的多少来评分,到位率的百分比是多少,分数就是多少。如当财政补贴保费总到位率达到100%时,可计为100分;当到位率为70%时,就计为70分。
(2)保险资金盈亏率。保险资金的收入项主要是保费收入(农民所缴保费、财政补贴保费)及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保险资金的支出项主要是农业保险的赔付、巨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农业保险的经营管理费用、经办机构应获得的正常利润。其中农业保险的赔付、巨灾风险准备金的提取是对外支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费用、经办机构应获得的正常利润是对内支付。经办机构获得收益后必须先行对外支付,而后才能对内支付。如果对外支付后的剩余资金不足以对内支付,则保险资金实际处于亏损状态,如果长期亏损,保险机构对此项业务将不感兴趣,该险种将没有长效发展能力。因此,保险资金盈亏状况揭示的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的财务状况,反映了保险经营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具有长效发展能力。
设置该项评分标准时,我们以保险资金在完成对外支付的剩余额与保险经办机构对内支付所需额的比值来表示保险资金盈亏率得分。如果该比值大于100%,则表示保险资金该年度处于盈余状态,否则处于亏损状态;比值大于100%时,该项绩效考核得分为100分,不足100%,按实际比值的百分数为该项绩效考核得分。如比值为60%时,该项绩效考核得分为60分。
(3)试点地区自主参保率。参保率是指已参保标的数与应参保的标的数的比率。参保率反映了农民与农业受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的覆盖程度。自主参保率是在无行政干预下,农民自愿参保标的数与应参保的标的数的比率。由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办初期,保险宣传还不充分,农民的保险意识还比较弱,因此行政干预下的参保成分比较严重,实际参保人数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非自愿参保,实际参保率与自主参保率有很大差距。
评分时,我们可分别统计实际参保率和自愿保险率,以实际参保率和参加保险的农民中自愿参加率的几何积来表示自主参保率,并以自主参保率的百分数为该项指标的得分。如实际参保率为a,参加保险的农民中自愿参加率为b,则自主参保率为
,该项指标得分为
。
(4)受保障度。受保障度是指农民受保险的程度,它包括两个指标。一是受益农户数与农户数之比,二是受保障额与种养成本额之比。
受益农户数与总农业户数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益农户的范围,虽然受益农户数的统计中难以排除某一农户因购买多种政策性农业保险而被多次计算为受益农户数,而某些农户因没有购买任一种农业保险而没有享受任何保险保障,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一定程度上对受益农户范围的反映。
受保障额与种养成本额之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益农户享受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具体相对保障程度。
由于受保障度与受益农户数与总农户数之比、受保障额与种养成本之比两个比率都密切相关,我们同样取两者的几何积来表示受保障度,并同样以其百分数为该项指标得分。即受保障度为
(5)总得分
如果假设这四项指标的权值是相同的,那么总得分是这四项得分的总和,换算成百分制的话,总得分为这四项得分的总和除以4.即:百分制得分=四项指标得分之各/4。
三、湖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绩效评估
根据湖南省财政厅提供的数据,可以对湖南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情况的绩效作出基本评估。
1、评估指标1:财政补贴到位率;评估得分:95.56分 2007-2009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保费补贴到位情况如下表4所示。 表 4 2007-2009年中央和湖南省级财政政策性农业保险费补贴到位情况
,得分为
。
单位:万元
品种 07年度 应补 已补 到位率 应补 08年度 已补 到位率 应补 09年度 已补 到位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