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大学2014夏学期茶与健康复习题

浙江大学2014夏学期茶与健康复习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5 19:14:34

2) 酶促催化产生自由基;3) 某些生物物质的自动氧化:过氧化物及某些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均可使机体产生自由基,其中Fe2+催化H2O2产生〃OH(Fenton 反应)和过渡金属离子催化LOOH均裂产生脂氧自由基最为常见。茶黄素可通过抑制氧化酶系与络合诱导氧化的金属离子途径达到抑制自由基 (2)茶黄素对上述大部分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

黄嘌呤氧化酶系统(XO)、中性粒细胞主要依靠髓过氧化酶系统(MPO)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形成氧化型辅酶Ⅱ(NADP)产生活性氧,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NO合成酶等生物体内许多氧化酶与自由基生成相关。 (3)茶黄素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 机体内过渡金属离子是自由基的另一重要来源。过渡金属离子绝大多数均含有未配对电子,都是自由基,它们可以催化自由基的形成茶黄素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络合可以直接降低LDL的氧化程度,也可抑制机体内Fenton反应, 起到抑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的作用。同时茶黄素类对机体内金属离子释放也具有抑制作用。 (4) 直接清除自由基

茶黄素通过抑制自由基的产生途径而减少自由基,对于机体内固有的自由基,茶黄素则有直接清除效果。

(5)对抗氧化酶体系的激活作用

茶黄素除了直接清除自由基或抑制自由基产生,还能通过激活机体自身的自由基清除机制而增强抗氧化效果。正常情况下,机体自由基维持在损伤阈值以下的平衡态,而这种平衡态的维持依赖于机体的抗氧化体系,包括非酶体系和酶体系。抗氧化酶的重要生理功能在于其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生物体抗氧化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苷肽酶类和过氧化氢酶。

13. 茶多酚对癌症和肿瘤的防治机理 。 答:1.抑制自由基产生;

2.抑制氧化酶系 ; 3.与金属离子络合; 4.直接清除自由基;

5.对抗氧化酶体系的激活作用。

14. 茶叶的减肥机理是什么?

作为传统的食品和饮料,茶叶有较好的减肥效果。我国古代就有关于茶叶减肥功效的记载“去腻减肥,轻身换骨”,“解浓油”,“久食令人瘦”等。茶叶具有的良好降脂功效是由于它所含的多种有效成分的综合作用,尤其是茶多酚、咖啡碱、维生素、氨基酸最为重要。

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所引起的。因此,可以通过减少血液中葡萄糖、脂肪酸、胆固醇的浓度,抑制脂肪细胞中脂肪的合成以及促进体内脂肪的分解代谢达到减肥的效果。乌龙茶中含有的多酚类化合物对葡萄糖苷酶和蔗糖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而减少或延缓葡萄糖的肠吸收,发挥

其减肥作用。国内外有较多的研究者越来越倾向于认为绿茶、绿茶提取物、EGCG等是通过抑制胰腺中脂肪酶的活性,抑制饮食来源的脂肪在消化道中的分解,降低脂肪分解产物(如甘油三酯)在消化道内的吸收,以及激活脂肪组织的激素敏感型脂肪酶活性进而起到减肥的效果。

15. 医学上“三高”指什么? “高血压”的危害性是什么?

“三高”通常是指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症三种病症,属于高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高血压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按其发病机制可以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类。继发性高血压一般有明确的原因,常常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通常仅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10%左右, 如先消除引起高血压的原因,高血压症状可自行消失。高血压若不治疗,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由于促进通往大脑的血管阻塞或大脑血管破裂出血等意外发生,所以会增加中风的危险性,这两者都会破坏大脑组织。通常,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是肾血管,导致肾血管变窄或破裂,最终引起肾功能衰竭。

16.肥胖对身体健康产生哪些影响?

1)糖尿病:肥胖会造成血中胰岛素过度分泌,越为严重的肥胖者,其空腹时胰岛素浓度越高,而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无法相对地提高,所以形成血糖升高的现象。并且实验发现,较胖者其细胞中胰岛素受体较少,或是在接受胰岛素时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肥胖者会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风险。若是体重减轻,则会改善血糖不正常的情况。

2)高血压:胰岛素过度分泌及胰岛素作用减低是促成高血压的原因,并且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借着加强钠离子的回收及交感神经频度来促进高血的形成。若是体重减轻,由于全身血流量、心搏出量及交感神经作用减少,所以血压通常也会下减。

3)心血管疾病:肥胖者大多合并有血脂肪浓度过高的情形,因此容易发生血管栓塞,加速了血管的粥状变化,容易造成包括冠状动脉心脏病、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脏病...等疾病。研究中亦显示,若能维持理想体重,则可减少心血管疾病、郁血性心脏衰竭及脑栓塞的发生率。

4)关节疾病:因为肥胖者骨头关节所需承受的重量较大,所以较易使关节老化、损伤而得到骨性关节炎。

5)血脂代谢异常:血脂过高会影响身体携带胆固醇至肝脏的速率,是增加心脏疾病的危险因子。

17.什么是反式脂肪酸,它的危害有哪些? 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单元不饱和或多元不饱和),是油脂在“氢化”加工过程中的产物。不饱和脂肪酸中如果氢原子都位于同侧,叫做“顺式脂肪酸”,碳链的形状呈曲折,如果氢原子位于两侧,叫做“反式脂肪酸”,碳链的形状呈直链。食物中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是顺式的,但某些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原料,如人造脂肪、氢化油、咖啡植脂末中,都有反式脂肪的身影。

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有哪些?

对反式脂肪酸危害的重视最早源于1990年荷兰学者Mensink和Katan的报告:反式脂肪酸会升高血液中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同时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经过十几年的研究,目前认为反式脂肪酸具有以下危害:

① 反式脂肪酸不但升高血液中被称作为恶性胆固醇的LDL,同时还降低被称作为良性胆固醇的HDL。这两种变化都会引发动脉阻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

② 新近的研究结果证实反式脂肪酸增加糖尿病危险,用多不饱和脂肪酸代替膳食中的反式脂肪酸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危险。

③ 反式脂肪酸能通过胎盘以及母乳转运给胎儿,婴儿及新生儿会因母亲摄入反式脂肪酸而被动摄入,从而造成以下影响:容易患上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对视网膜、中枢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的发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生长发育。 ④ 可能会诱发肿瘤,部分研究证实反式脂肪酸与乳腺癌的发生成正相关。

18. 什么是体重指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肥胖?

体重指数是通过计算人体身高与体重之间的比值大小来判断是否发生肥胖的一种方法。测量人体体重指数的方法有许多种,但经多方使用比较后发现,使用不同测量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目前临床上使用得比较多的就是体重指数测量法 (body mass index,简称BMl)。

BMI适用于体格发育基本稳定以后(18岁以上)的成年 人。计算公式如下: 体重指数(BMl)= 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

正常范围:BMI=18.5-23.9 。BMI <18.5为消瘦,BMI>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肥胖又分为三级:BMI在28—34.9kg/m2之间称为Ⅰ级肥胖;BMI在35-39.9kg/m2之间称为Ⅱ级肥胖;BMI>=40kg/m2为Ⅲ级肥胖。

19. 茶叶是那些成分对糖尿病有一定缓解作用?

1)茶多糖与糖尿病的关系。通过对粗老茶降血糖作用的主要成分的分析,初步认为茶多糖就是粗老茶治疗DM的主要药理成分。

2)茶多酚与糖尿病的关系。茶多酚在体外试验中发现能抑制淀粉酶、蔗糖酶等酶的活性,对抑制淀粉、蔗糖的分解有一定的效果。理论上能起到延缓血糖上升的效果。在体内试验中,利用绿茶粉和几种茶叶对糖尿病老鼠血糖的影响试验中,发现试验组的血糖和尿糖升高受到抑制,血清油脂也受到抑制,提示糖尿病综合症得到缓解,但具体的机理还不清楚。

3)茶色素与糖尿病的关系。茶色素是从红茶中提取的,包括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等水溶性色素,主要成分为多元酚类物质。研究表明红茶可通过其有效成分的抗炎、抗变态反应来改变血液流变性,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使糖尿

病人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降低空腹血糖值、β脂蛋白含量,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

4)茶叶的其它成分与糖尿病的关系。除了上述的茶多糖、茶多酚、茶色素有一定的降糖效果外,茶叶中的其它物质对治疗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茶叶中的维生素C,能保持微血管的正常坚韧性、通透性,因而使本来微血管脆弱的糖尿病人,通过饮茶恢复其正常功能,对辅助治疗糖尿病有利。茶汤中还含有防治糖代谢障碍的成分:茶叶中的泛酸,在生物体内代谢上的功能形式为CoA,它在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对防止糖代谢障碍有疗效。

20 . 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并列举三种常见的并发症。

答: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功能障碍或衰竭(WHO,1999年)。 临床表现为血糖升高,尿糖阳性及糖耐量降低,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和及体重减轻. 目前公认糖尿病不是唯一病因所致的单一疾病,而是复合病因的综合症,与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

糖尿病分1型和2型两大类,这两种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健康,危及生命。

三种常见的并发症:

(1)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糖尿病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脏植物神经病变;(2)脑:脑梗塞,脑软化,脑出血;(3)肾脏: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其他如肾盂肾炎,坏死性乳突炎,造影剂型肾病,肾动脉硬化,膀胱收缩不良;(4)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其他青光眼,瞳孔异常,暂时性屈光改变,视神经病变,眼部感染,虹膜睫状体炎,眼肌麻痹;(5)神经:周围神经病变: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不对称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根病变。

21. 简述茶叶的防治龋齿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则可杀死在齿缝中存在的乳酸菌及其他龋齿细菌。龋齿连锁球菌是口腔中普遍的蛀牙病原菌。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病原细菌会分泌的,能促进蔗糖分解物——葡聚糖聚合酶活性的作用,使葡萄糖不能在菌表聚合,这样病菌便无法在牙上着床,使龋齿形成的过程中断。此外,茶叶的氟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相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茶叶中的皂甙的表面活性作用,增强了氟素和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因此茶叶的防龋作用,主要是茶多酚类化合物、氟和皂甙这三类化合物综合作用的结果。

22. 论述茶叶在预防口腔疾病中的作用。

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成分对预防口腔疾病有良好作用,表现在:

搜索更多关于: 浙江大学2014夏学期茶与健康复习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 酶促催化产生自由基;3) 某些生物物质的自动氧化:过氧化物及某些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均可使机体产生自由基,其中Fe2+催化H2O2产生〃OH(Fenton 反应)和过渡金属离子催化LOOH均裂产生脂氧自由基最为常见。茶黄素可通过抑制氧化酶系与络合诱导氧化的金属离子途径达到抑制自由基 (2)茶黄素对上述大部分氧化酶均有抑制作用产生的作用 黄嘌呤氧化酶系统(XO)、中性粒细胞主要依靠髓过氧化酶系统(MPO)及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形成氧化型辅酶Ⅱ(NADP)产生活性氧,脂氧化酶和环氧化酶、NO合成酶等生物体内许多氧化酶与自由基生成相关。 (3)茶黄素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 机体内过渡金属离子是自由基的另一重要来源。过渡金属离子绝大多数均含有未配对电子,都是自由基,它们可以催化自由基的形成茶黄素类物质与金属离子络合可以直接降低LDL的氧化程度,也可抑制机体内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