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统编版2020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检测(无答案)
专题三综合检测
(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2017年天津河北区模拟)2016年8月21日里约奥运会中国排球队主攻手朱婷得到179分,在朱婷用手掌奋力将球击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掌对排球作用力的大小大于排球对手掌作用力的大小 B.手掌对排球作用力的大小等于排球对手掌作用力的大小 C.排球对手掌的作用力晚于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
D.手掌对排球的作用力与排球对手掌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2.(2017年安徽马鞍山二中、安师大附中测试)如图3-1所示,一个热气球与沙包的总质量为m,在空气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降,为了使它以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则应该抛掉
3
的沙包的质量为(假定整个过程中空气对热气球的浮力恒定,空气的其他作用忽略不计)( )
g图3-1
mm2m3mA. B. C. D. 3434
3.(2017年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模拟)蹦极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
4.(2017年广东佛山一中高三测试)2015年11月30日,蹦床世锦赛在丹麦落下帷幕,中国代表团获得8金3银2铜,领跑世锦赛的奖牌榜.一位运动员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后又被弹起到原高度,利用仪器测得该运动员从高处开始下落到弹回的整个过程中,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2所示,图中Oa段和cd段为直线.由图可知,运动员发生超重的时间段为( )
图3-2
A.0~t1 B.t1~t2 C.t2~t4 D.t4~t5
1
5.(2017年湖南长沙雅礼中学高三测试)如图3-3所示,在竖直墙壁间有质量分别是m和2m的半圆球A和圆球B,其中B球球面光滑,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存在摩擦.两球心之间连线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两球能够一起以加速度a匀加速竖直下滑,已知a<g(g为重力加速度),则半球A与左侧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3-3
3332 3 B. C. D. 2433
6.(2017年广东佛山一模)如图3-4所示,质量m=20 kg的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2
=37°的拉力F=100 N作用下,一直沿足够长的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 m/s,sin 37°=0.6,cos 37°=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3-4
A.物体的合力可能大于80 N
B.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一定等于140 N
4
C.物块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一定小于
7
2
D.物块的加速度可能等于2 m/s
7.(2016年四川凉山州一模)如图3-5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现有一带固定支架的滑块m正沿斜面加速下滑.支架上用细线悬挂的小球达到稳定(与滑块相对静止)后,悬线的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θ,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3-5
A.斜面光滑 B.斜面粗糙
C.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D.达到稳定状态后,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8.(2017年广东深圳高三调研)如图3-6甲所示,质量m=1 kg、初速度v0=6 m/s的物块受水平向左的恒力F作用,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从O点开始向右运动,O点为坐标原点,
2
整个运动过程中物块速率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图3-6
A.t=2 s时物块速度为零 B.t=3 s时物块回到O点
2
C.恒力F大小为2 N
D.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2分)
9.(12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3-7甲所示,实验时小刚同学将长木板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利用安装在小车上的拉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多组数据,从而确定小车加速度a与细线拉力F的关系.
甲
A B C D
乙 图3-7
(1)图乙中符合小刚的实验结果的是________.
(2)小丽同学做该实验时,拉力传感器出现了故障,为此,小丽同学移走拉力传感器,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并改进了小刚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用所挂钩码的重力表示细线的拉力F,则小丽同学得到的图象可能是图乙中的________;小森同学为得到类似乙图中的A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小丽同学的做法进行如下改进:称出小车质量M、所有钩码的总质量m,先挂上所有钩码,多次实验,依次将钩码摘下,并把每次摘下的钩码都放在小车上,仍用F表示所挂钩码的重力,画出a-F图象,则图线的斜率k=____________(用题中给出的字母表示).
10.(12分)(2017年山西三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3-8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其上固定有A、B两个光电门,物块上的遮光片通过A、B 两个光电门后,计时器能显示物块在其间运动的时间.物块通过轻质细线与轻质测力计、砂桶连接,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的拉力.实验时,让物块从靠近光电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测出物块从光电门A运动到光电门B的时间.改变砂桶质量,
1
读出测力计示数F及对应物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运动的时间t,在坐标系中作出F-2的图线
t如图乙所示,图线斜率为k、与纵轴截距为b,重力加速度为g.
甲
乙
图3-8
3
(1)若砂桶连同砂子的质量为m,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F________(填“>”“=”或“<”)mg.
(2)若实验中不能测量物块的质量,根据图线所提供的信息,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图线信息可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分)(2017年江西高三第一次联考)从地球极地处竖直向上发射一科研火箭,由火箭内部的压力传感器传来的信息表明:火箭发射的最初10 s内火箭里所有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是火箭发射前的1.8倍,此后火箭无推动力飞行.而在火箭从最高点落回到地面的过程中,火箭里所有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为0.认为火箭受到的地球引力不变化,求从火箭发射到落回地面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12.(19分)(2017年天津高三期末)如图3-9甲所示,光滑平台右侧与一长为L=2.5 m的水平木板相接,木板固定在地面上,现有一小滑块以初速度v0=5 m/s滑上木板,恰好滑到木板右端停止.现让木板右端抬高,如图乙所示,使木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θ=37°,
2
让滑块以相同的初速度滑上木板,不计滑块滑上木板时的能量损失,g取10 m/s,sin 37°=0.6, cos 37°=0.8.求:
(1)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滑块从滑上倾斜木板到滑回木板底端所用的时间t.
甲 乙
图3-9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