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精选3份合集)2020届江西省名校(临川一中、南昌二中)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或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ClO是强碱弱酸盐,具有强氧化性 B.氯气溶于水能导电,氯气是电解质
C.Fe(OH)3胶体遇氢碘酸先聚沉后溶解,并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 D.加热煮沸Mg(HCO3)2溶液,可产生Mg(OH)2沉淀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次氯酸钠是由氢氧化钠与次氯酸反应生成,属于强碱弱酸盐,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处于+1的价,具有强的氧化性,故A正确;
B.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氢碘酸为可溶性电解质,能够是氢氧化铁胶体聚沉,氢氧化铁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碘离子生成单质电,所以Fe(OH)3胶体遇氢碘酸先聚沉后溶解,并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故C正确; D.长时间煮沸Mg(HCO3)2溶液,Mg(HCO3)2生成MgCO3,水解生成Mg(OH)2,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所以判断是否为电解质的前提为化合物,B选项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X 和1 mol Y,发生反应 X(g)+2Y(g)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A.v正(X)=2v逆(Y) C.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在任何时刻都存在:2v正(X)=v正(Y),若v正(X)=2v逆(Y),则v正(Y)= 2v正(X)=4 v逆(Y),说明反应正向进行,未达到平衡状态,A符合题意;
B. 反应混合物中W是固体,若未达到平衡状态,则气体的质量、物质的量都会发生变化,气体的密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当气体平均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不符合题意; C. 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发生变化,所以若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C不符合题意;
B.气体平均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X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Z(g)+W(s),下列选项不能说
D. 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则任何气体物质的浓度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若X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3.CO2和CH4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程①→②是吸热反应 B.Ni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过程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D.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CO2【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发生CH4+CO2出热量,以此来解答。 【详解】
A.①→②中能量降低,放出热量,故A错误;
B.Ni在该反应中做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途径,不改变反应物、生成物,故B正确; C.由反应物、生成物可知,①→②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C正确;
NiD.由分析可知,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CO2???2CO+2H2,故D正确;
2CO+2H2
2CO+2H2,Ni为催化剂,且化学反应中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①→②放
答案选A。 【点睛】
反应物的能量高,生成物的能量低,反应为放热反应,比较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时,需要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的相对大小。
4.下列有机反应: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 ②乙醛制乙酸 ③乙烯使溴水褪色 ④乙醇制乙烯 ⑤乙醛制乙醇 ⑥乙酸制乙酸乙酯 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 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 ⑨乙烯制乙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⑤的反应类型相同 B.⑥⑦的反应类型不同
C.④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 D.①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 【答案】C 【解析】 【详解】
①甲烷与氯气光照反应发生取代反应,②乙醛制乙酸发生氧化反应,③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④乙醇制乙烯发生消去反应,⑤乙醛制乙醇发生还原反应或加成反应,⑥乙酸制乙酸乙酯发生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⑦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发生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⑧液态植物油制人造脂肪发生加成反应,⑨乙烯制乙醇发生加成反应。则 A. ②⑤的反应类型不相同,A错误;
B. ⑥⑦的反应类型相同,均是取代反应,B错误; C. ④是消去反应,与其他8个反应的类型都不同,C正确;
D. ①是取代反应,③⑧属于同一种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5.下列气体在常温常压下不能共存的是 A.NH3、HCl 【答案】A 【解析】 【分析】
常温下,能反应的气体不能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铵,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选; B.常温下不反应,光照的条件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B不选; C.常温下不反应,反应需要点燃、加热等,可大量共存,选项C不选; D.常温下不反应,要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反应,选项D不选; 答案选A。
6.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用于分离镧系金属的化合物 A(如下图所示),短周期元素 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 中 Z位于第三周期。Z与 Y2可以形成分子 ZY6,该分子常用作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介质。下列关于 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B.CH4、Cl2
C.H2S、O2
D.SO2、O2
A.离子半径:Y >Z B.氢化物的稳定性:X >Y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 >Z
D.化合物 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 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 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观察正离子结构
,Z失去一个电子后,可以成3个
共价键,说明Z原子最外面为6个电子,由于Z位于第三周期,所以Z为S元素,负离子结构为,
Y成一个共价键,为-1价,不是第三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大于X,应为F元素(当然不是H,因为正离子已经有H);X得到一个电子成4个共价键,说明其最外层为3个电子,为B元素,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电子层数F-
B.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F>B,则有BH3 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化合物A中X、Y、Z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选项正确; 答案选D。 7.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X 与短周期主族元素 Q、X、Q 同周期且是该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与 Z 的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均呈强酸性 B.Y 单质常温下稳定不跟酸碱反应 C.简单氢化物的沸点:Q D.Y 与 Z 的一种化合物是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Q 的简单氢化物和其最高价含氧酸可形成盐”,推测Q为N元素;X是与Q同周期,且半径是同周期中最小的元素,所以X为F元素;由“Z-具有与氩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可知,Z为Cl元素;根据“Y、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0”,且“Q、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知Y为Al元素。 【详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