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总体规划说明书

总体规划说明书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6 2:03:02

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2010年达到42520万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十五”末控制在8.0‰, 2010年控制在6‰以内; ——加快城乡住宅建设,2010年县城居民60%的家庭拥有单元式住宅;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环境。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1)在调整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常抓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改造中低产田,使中产田到2010年达到100万亩,高产田达到35万亩。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提高到65∶35。积极引导发展集雨节灌农业,提高农作物经济附加值。第三,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全面推广良种更新、模式化栽培、旱农耕作、植物保护、地膜覆盖、温室栽培、畜禽饲养等实用技术。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产品商品化、特色化。健全各类专业服务机构,充实各类专业人员,强化服务功能。第四,改变单一种植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扩大洋芋、豆类、玉米、小杂粮等的播种面积,“小批量、小规模、多品种”的开拓市场。第五,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脱贫步伐。

2)通过制度创新,加快发展地方工业,提高经济效益。

走跨省区、大范围的“联合、兼并、租赁”等路子,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观念。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经科学论证,遴选出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部门,加快人才、资金等投入、依靠技术改造,走特色化、规模化的经7#路子。对设备老化、技术落后、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坚决“关、停、并、转”。通过内涵挖潜改造,外延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业经济效益。

加快发展支柱产业的培育。按照目标明确,集中突破,注重提高的原则发

展实施,形成规模经济,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其成为带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龙头”。

——地毯产业要以地毯总公司为龙头,“十五”期间按19.5%的速度发展,

到2005年产量达到7.5万平方米,产值达到2500万元,上缴税金250万元。

——淀粉产业要以飞天粉丝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通过实施洋芋工程,新

上淀粉深加工项目,培育发展两个产值过千万元的骨干企业,开发系列产品,形成产业化经营,带动本地洋芋、豌豆、玉米资源的转化增殖。

——建材产业要以富强建材公司为龙头,以水泥预制件、砖瓦、汉白玉板

材、铝塑钢门窗生产厂家为主,以开发新型建材为重点,力争到2005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上缴税金100万元。

——草编加工产业,要发挥优势,重点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及加

工、贩运大户,加大扶持,使其发展为龙头企业,并带动千家万户草编生产的共同发展。

——温泉地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十五期间争取完成3000万元投资,实

现产值5500万元,税金440万元。

——味精扩产,十五期间争取完成投资2661万元,新增产值1240万元,

利税182万元。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 17〃· —

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要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强地方综合实力,增加财政收入,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多渠道,多形式地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加快其发展步伐,扩大城乡劳动者的就业门路。抓住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力争每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保持在15%左右。

加快市场建设,搞活流通,繁荣城乡经济。形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乡镇为骨干,边远山区集贸市场为依托,专业与综合配套,批发零售相结合,沟通城乡,联接内外,功能齐全,辐射力强,全方位开放的市场体系。同时放手发展个体私营企业,鼓励和引导他们跨领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开展横向联合等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流通体系。

大力发展商业、贸易、交通邮电通信业、金融保险业和旅游业。建设一批中型商贸企业,定期举办区域性物资交易大会,确立县城的县域中心地位;重点改造县乡公路和通信设施,以民建公助等多种形式筹集建设资金,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建筑、建材、运输等);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并积极扶持发展保险业;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二、县城发展策略

“十五”期间,县城建设要全力实施“工业推动、三产带动、基础拉动”战略,以实现城镇化、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为目标。

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力争到2020年把县城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安定、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富有现代意义的小城市。

(一)、关于社会经济发展策略

根据《关于制定通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说明》和《通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及通渭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县政协对其规划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研讨,通渭县城在规划期社会经济发展重点为:

1、功能定位:将通渭县城建设成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通及信息等中心。充分利用已有社会经济基础条件,成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扩展源。

2、经济发展策略:建设以当地的农产品为原料基础,以地毯、食品加工、轻纺等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县域经济中心。

3、社会发展策略:以户籍制改革为突破口,争取到规划期末,县城人口达到8万,形成相当规模的就业、生产群体和消费群体。提高人口素质,以科教强县,谋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依法治县,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

4、环境发展目标:严格控制各类污染源,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全面绿化南、北两山,防止水土流失,全面整治牛谷河、西河河道,提高规划区的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05年达到7.15平方米,规划期末达到8.94平方米。

5、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充分抓住城镇建设大发展的有利时机,全方位开放,

— 18〃· —

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增强县域城镇综合实力,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居住和投资环境,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商贸、流通等职能的建设。 (二)、关于县城建设目标与策略

规划确定了县城建设目标与策略的7个方面,现分别简述如下: 1. 基本建成以中心区为中心,以主要路网为骨架,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相结合,为县城发展奠定基础。

2. 县城规划布局结构是总体规划一系列安排的基础,其特点是较为长久,三个功能区的划分,将影响到县城发展的土地利用与配套设施的安排。并将对县城建设与发展产生长远影响。本次规划要建立能适应县城长远发展的布局结构,并在规划期内各项设施和用地规划中进行落实。

3.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集约利用,在利用已有城建用地满足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用地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整治牛谷河、西河河道。保护水源地并做好南北山的生态建设用地。将规划区内的农村居民点纳入县城建设。

由于土地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且县城建设投资巨大,集约利用土地,既可以提高县城建设用地的投资密度,创造完善的人工环境,为县城的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牛谷河、西河的整治正是此目的。南北两山的生态建设是在规划期内改善其环境的重大举措。

4. 以“居者有其屋”为目标,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符合居民身心健康需求的住宅和居住环境。“安居乐业”是人的基本生存条件,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对住宅的数量、结构将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在规划中要提供足够并满足居民对住宅充分选择的居住用地。

5. 建立健全完备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县城物质文明程度、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其功能运行的基础条件。目前的通渭县城的已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已影响到其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完备的县城基础设施和公用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是社会经济与县城建设同步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

6. 继续发扬其文化传统,光大书画艺术和田径之长。

通渭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书画艺术有非常之群众基础,田径人材辈出,是文化部命名的“书画之乡”和原国家体委命名的“田径之乡”,在县城规划时对此给予了足够重视。 7. 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扩大全方位开放格局,增强县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吸引、辐射作用,带动全县的经济发展。

(三)、实现县城建设目标的战略步骤

(1)近期(2001~2005年):增加县城建设资金投入,在改造中区的同时,积极开发西区,优化资源配臵,形成县城的主体框架。

(2)远期 (2006~2020年):全面推进经济高迅增长,强化县城的各项职能,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形成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社会文明的富有现代意义的小城市。

— 19〃· —

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城镇体系现状分析

(一)、城镇体系概况

通渭县总面积2908.5 KM2,总人口454700人(2000年底),人口密度较小(156.33人/KM2)。城镇体系发展与地域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也影响着城镇地域空间上的布局。由于自然条件制约,通渭县域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居民点集中分布于川台沟谷地带。全县现辖23个乡镇,这其中只有两个建制镇,即县城(平襄镇)和马营镇,此外,还有13个乡政府所在地设有集镇,城镇密度(含集镇)只有5.16个/千KM2。

表3.1:建制镇基本状况一览表(2000年底)

名称 平襄镇 马营镇

总人口(人)

2,6499 4700

农业 人口 1,4328 4300

非农业人口 1,4171 400

非农人口比率(%)

53.48 8.5

县城6.67%建制镇6.67%集镇86.67%(二)、通渭县域城镇体系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1)通渭县域城镇呈现典型的河谷型带状分布。由于本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而河谷地带地势相对开阔,国道310线等主要交通线都沿河谷通过,经济较为发达,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故主要城镇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沿河谷、沿交通线分布的特点。

— 20〃· —

搜索更多关于: 总体规划说明书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通渭县城总体规划(2001—2020) 2010年达到42520万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十五”末控制在8.0‰, 2010年控制在6‰以内; ——加快城乡住宅建设,2010年县城居民60%的家庭拥有单元式住宅;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县城环境。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卫生、体育等社会各项事业。 (二)、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 1)在调整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第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常抓不懈地改善农业基本条件。改造中低产田,使中产田到2010年达到100万亩,高产田达到35万亩。第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使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提高到65∶35。积极引导发展集雨节灌农业,提高农作物经济附加值。第三,健全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