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民间儿童救助组织调查报告

民间儿童救助组织调查报告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0:40:08

2.家长制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间儿童救助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采用的是个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组织的领导人(通常是组织的创办人)居于最高层,拥有最终决策权,其他所有的工作人员与领导人直接联系。不可否认,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建立之初的民间组织而言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在这种超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领导人对组织的大小事务全权负责,不仅领导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领导人的个人意志指挥着工作人员的意志,而工作人员在把握领导人意志时难免会有偏差,因此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也就不可避免,从而造成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同时,这种管理模式把组织与领导人个人划上等号,组织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败俱败,这样的组织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个人拥有最终决策权,不仅难以发挥集体的智慧,更严重的是容易滋生贪污等一系列问题,因为“没有制约的权力是腐败的根源”。 3.财务管理有待加强。

民间儿童救助组织的资金几乎全部来源于社会捐助,建立一套系统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这些捐助资产进行管理十分重要。很多儿童救助民间组织在这方面做的很好,例如:北京智光特殊教育培训中心成立了公益资产管理委员会来管理社会捐资、捐物,完全做到财务公开;北京太阳村通过网络将儿童村每年的捐赠所得和支出向公众公开,接受公众的监督。自从胡曼莉事件和沈阳太阳儿童村事件发生之后,大多数民间儿童救助组织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的管理,防患于未然。财务管理混乱、

9

不透明已经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仍有一些民间组织没有清醒认识到这一问题。

4.专业化水平不高。

在任何领域求得发展都需要具备非常过硬的专业知识,经营公益事业同样需要具备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团队意识。只有这样,公益组织才可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目前,大量的儿童救助民间组织更多的是凭借个人的热情和爱心而创建起来的,创办人缺乏经营民间组织的专业知识,也没有接受相关的培训;工作人员大多是充满激情的爱心人士,没有在相关领域的知识储备。这样的民间组织注定不会走太远,因为公益也是一门事业,仅有热情和爱心是不够的,要把民间组织的规模做大,专业知识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三.对儿童救助民间组织的建议 1.不断提高组织的专业化水平 (1)组织机构

要建立理事会。建立理事会,对内能增加民主、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可以增加组织机构的透明度。我们可以从在组织结构上发展得比较好的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来看这种必要性。在组建理事会以前,红枫的组织结构呈超扁平化模式,实行主任负责制。王行娟主任作为领导人居于最高层,所有的工作人员与她直接联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领导人对红枫的大小事务全权负责,不仅领导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工作水平。在这种模式下,领导的意志指挥着工作人员的意志,而工作人员在把握领导人意志时难免会有偏差,因此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不可避

10

免,从而造成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2002年,他们开始转变思路,筹备成立了理事会,由理事会来管理组织,决策机构与执行机构分开,各司其职。成立理事会,把组织的命运与创办人的命运分割开来,是组织长期健康发展的前提。同时,成立理事会,由理事会对组织的财务状况进行监督,从而增加了组织机构的透明度,增加了组织在社会上的公信度。红枫的例子告诉我们理事会对NGO来讲是必要的。

时机的把握也是个问题。一些NGO已经建立了理事会,但是发展程度各有差异,比如“爱知行”和“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都反映,他们虽然有了理事会,但多留于形式,真正的决策作用并不大。作为国内知名的NGO,他们当然意识到一个完善、规范的理事会是一个NGO发展的必然,但是同时他们也都认为,目前在中国这还不是一个最紧要的问题,不应人为地形而上地追求组织结构的完整,等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要架起这样一个完整的结构。我们赞成红枫理事长王行娟女士给我们的答案:成立理事会必须是基于组织内部的需要,而非跟风。有很多民间机构的理事会形同虚设,理事仅仅挂名却无实际参与决策;个别理事凌驾于理事会之上,与领导人负责制并无实质区别,这是极其有害的。成立理事会必须是基于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和领导人的共识,在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建立理事会水到渠成。 (2)人员素质。

要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职业情操,并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进入到这个领域,譬如佟丽华律师跟我们谈到,她正是用相当于公务员的薪水和更多的机会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她的组织来工作的。当然,由NGO自身来独自解决人员素质问题还是很难,必须

11

与政府的工资、人事和社会保障制度结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2)加强能力建设。

NGO作为在西方已经发展得比较完善的一种组织形式,我们当然应该借鉴西方经验,具体渠道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很多领导人包括员工可以利用在国外学习、考察和交流的机会直接得到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

——国内NGO可以在与一些国外NGO的合作中逐步学习它们的一些经验,为我所用。——现在有很多组织比如中国发展简报、PACT、温洛克也都开展了相关的培训,国内NGO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多参加培训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 2.当地资源的充分动员 (1)人力资源

在对佟丽华律师的访谈中,她告诉我们:想做好事的人不只你一个,关键如何利用一个平台让更多人可以有机会发挥作用。我们知道大、中、小学生都是有寒暑假的,城市老人在退休后也基本上是闲置状态,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开发的人力资源。利用这些人力资源我认为民间组织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民间组织扩大宣传,让他们知道可以有这样一个机会去参与公益活动。

——让他们明确这种公益活动的意义,让志愿者可以在参与这种活动的同时,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对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设立奖励机制,主要给予精神奖励,如颁发奖状、给学校写表扬信;再辅以适当的物质奖励,如送志愿者纪念服、

12

搜索更多关于: 民间儿童救助组织调查报告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家长制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间儿童救助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不高,采用的是个人负责制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组织的领导人(通常是组织的创办人)居于最高层,拥有最终决策权,其他所有的工作人员与领导人直接联系。不可否认,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建立之初的民间组织而言不失为一种高效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在这种超扁平化的管理模式下,领导人对组织的大小事务全权负责,不仅领导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而且很难调动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不仅如此,领导人的个人意志指挥着工作人员的意志,而工作人员在把握领导人意志时难免会有偏差,因此领导人和工作人员之间的摩擦也就不可避免,从而造成一些优秀人才的流失。同时,这种管理模式把组织与领导人个人划上等号,组织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败俱败,这样的组织是不可能得到持续发展的。个人拥有最终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