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无机化学教材a
,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甲烷单加氧酶、紫色酸性磷酸酶
及最近发现的催化硬脂酸转化为油酸的脱氢酶等均为重要的非血红素铁蛋白。
而各种锰酶(绿色植物光系统Ⅱ中的氧释放配合物、含锰过氧化氢酶、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锰核糖核苷酸还原酶等)在生物催化行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铁蛋白质的活性中心一般都为氧桥联的双核铁结构。而锰酶多为由桥配体连接的锰的双核或多核配合物,其桥配体主要是O2-、RCOO-及RO-离子, 它们以多种形式(μ2-, μ3-)形成单桥、双桥及三桥的配合物。
本课题组模拟合成了多种不同氧化态的氧桥联的双核铁配合物;
不同类型配体的不同氧化态的双核及多核锰的配合物。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光谱、磁性能等,在阐明金属离子和生物大分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与生物功能的关系、揭示生物体中金属酶的催化氧化还原过程作了一点工作。
下面示出其中三种:
氧桥联双核铁配合物
三核锰配合物,其中有一个μ3-O
双核锰
配合物
值得一提的是无机生物固氮,现在知道固氮酶是由铁蛋白和钼铁蛋白构成的。在这些蛋白中,Fe、S、Mo都是功能元素。通过模型化合物的研究发现:Fe、Mo蛋白的结构是由组成为MFe3S3的两个开口“网斗”口对口地被三个S原子相桥联。附图中上半部那个MFe3S3(口朝下)的M为Fe原子,而下半部那个MFe3S3(口朝上)
M则为Mo原子。结的
构中存在一个由6个配位不饱和Fe原子组成的三棱柱体,Rees等认为N2分子是在三棱柱体空腔中与Fe原子形成六联N2桥物种而活化并被还原的。图中
的Y在最先的报道中是个未知配位体,现在则认为也是S原子。
无机固体化学
无机化学与作为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能源、信息)之一
的材料有密切关系,无机固体化学在材料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例如, 超导材料的研究离不
开无机化学。
☆1911年Onnes发现Hg在4.2K温度下具有零电阻的特性;
从l911年开始算起的75年中, 将临界温度逐渐提高到23K (平均每10年提高3K)。
☆1986年Bednory和Muller 发现镧、钡、铜的混合氧化物在35K 显示超导性;这一发现开辟了陶瓷超导研究的新路,导致他们获得了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