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5:51:21

是炫耀自己的孩子进入了名校,因此联系上下文可填“炫耀”一词。(9)处应对既要突出对自己孩子的爱与自豪又要谦虚,又要符合语境。因此可填“这是我家的牛蛙”或“普娃普妈的普通生活”等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答案】答案:

示例1: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张假文凭,当了“洋博士”,“荣归故里”,自欺欺人。作者用 揶揄的笔调。讽刺了方鸿渐的虚荣。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爱慕虚荣、思想空虚的伪知识分子的代表。 示例2:林之洋。他在女儿国被迫入宫,缠足、穿耳洞,受尽折磨。作者借林之洋的遭遇,用悲喜杂揉的手法讽刺男性审美标准对女性的野蛮压迫,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表达了对女性的尊重与同情。

示例3:周进。他六十客岁依然是个童生,受尽嘲弄和冷遇,仍执着科举。是一个备受压抑,苦苦挣扎的老书生形象。周进在贡院电又哭又笑,丑态百出。作者借这个人物讽刺汲汲于富贵者,批判了科举制度。

示例4:别里科夫。他永远把自己藏在套子里,包得产严实实,他害怕一切新生事物和自由思想,只有对政府的告告示分外敏感,坚决维护。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别里科关胆小怕事、保守顽固的形象,对现实社会的保守势力进行了讽刺与批判。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根据平时阅读积累从方鸿渐、林之洋、周进、别里科夫中找一个自己有把握的人物分析,注意要抓住其讽刺意义分析。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名著考查的主要题型。面对这种题型,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

第9页,共19页

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 3.【答案】答案:

示例1:《西游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采用伏笔,增强故事的可读性。孙悟空借芭蕉扇被拒与孙悟空之前降服红孩儿有关。设置悬念,如唐僧在黄风岭被妖怪抓住即将被煮,命悬一线,另一边孙悟空正与黄风怪恶斗,孙悟空能否及时赶到令读者揪心。叙事的节奏快慢交替,重要的情节细细描述,无关紧要的内容一笔带过,贴合读者的阅读期待。

示例2:《水浒传》。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人物故事相互关联、环环相扣,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鲁智深展示武艺引出林冲,再集中写林冲的故事。善用伏笔,如前有林冲结交鲁智深的情节,后来才有鲁智深野猪林救林冲的情节。设置巧合,林冲因为大雪压垮栖身之所而夜宿山神庙,躲过一劫,恰好听到陆虞候等人的密谈,便怒杀仇人,上了梁山。一众好汉齐聚梁山,但上山方式各有不同,富有变化,如林冲被陷害,忍无可忍上了梁山,而武松则快意恩仇,手刃仇人后上了梁山。

示例3:《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不断设置悬念,情节起伏跌宕,如哈利与伏地魔争夺圣器“老魔杖”的过程一波三折,如同侦探小说,引人入胜。叙事中巧布疑阵,情节不断反转,结果出人意料,如哈利最终才明白邓布利多在欺骗他,而暗中保护自己的人原来是斯内普。矛盾冲突激烈,叙述节奏紧张,如伏地魔以哈利朋友的性命胁迫哈利,将哈利置于两难的处境中,故事扣人心弦。 示例4:《基地》。作者构思的巧妙在于:小说的故事环环相扣,五个故事独立又关联,前面的故事为后面的故事铺垫,一环套一环。叙事技巧高明,吸引读者参与情节的推理,如谢顿在审判中说出的内容,吸引读者寻踪觅迹一步步揭开谜底,故事充满探索的趣味。每个章节用“银河百科全书”提供背景信息,激发阅读兴趣。 【解析】

本题是对名著阅读的考查,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象细细品味,注意分析作者的构思技巧。构思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作者在孕育和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是在作者想象中形成的、贯穿着一定思想的关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总观念。又称“布局”。作答时,要结合作品的内容、情节、人物等要素,分析作者构思的特点和好处。比如:《水浒传》继承与发展了中国古代小说与讲史话本的传统特色。故事构思极富传奇性,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起伏跌宕,变化莫测。每一故事的高潮,都紧扣读者的心弦。如“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

第10页,共19页

“宋江杀惜”、“武松打虎”、“血溅鸳鸯楼”、“江州劫法场”、“三打祝家庄”等等,数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但《水浒传》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故事情节的离奇而迎合群众的,而是紧紧围绕着“官逼民反”这一思想,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合在一起。

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对作品的人物、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的把握,能够从表现主旨、情节安排、刻画人物、技巧方法等方面赏析作品的高明之处。

4.【答案】这道题的考查内容包括诗歌的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

能力。因而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准确。作答此题只要找到三首诗的共同点,谈其中一点即可。可从感情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来谈;也可从映衬手法表达情感来谈;也可从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意来谈;也可从借景抒情来谈。 答案:

示例1:三首诗都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枕石》中诗人枕在山石上。静听流水,遥望白云,忘却时间,忘记身形。享受自然带来的美好。《竹里馆》中诗人独坐、弹琴、长啸,和明月相伴,感受隐居生活的美好情趣。《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漫步古寺。在内静谧祥和的氛围中参悟出禅意。 示例2:三首诗都用映衬手法表达情感。《枕石》中的钟磐声使暮色中的深山更显幽深。传递出诗人断绝尘世的心境。《竹里馆》中琴声、长啸与竹林的幽静相互映衬。诗人内心的淡定与环境的幽静自然融合在一起。《题破山寺后禅院》的钟磬音使清晨的古寺更显清幽,诗人淡泊的情怀,内心的感悟随着钟磬音起伏飘扬。

示例3:三首诗都通过多种角度的描写表达情意。《枕石》中诗人看悠悠的白云、清澈的流水,产生物我相触之感;听若有若无的钟磬声,断绝尘想,神往物外。《竹里馆》中诗人看明月,听琴音,德觉月华如水荡涤胸杯。淡然自适。《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诗人看古寺、高林、曲径,体味远离尘世的快乐:听袅袅钟磬音,参悟禅意。 参考译文: 《枕石》

我的心同流水一般纯净,我的身体如同云一般轻盈。

我陶醉在那迷人的晚景之中,只听到了断续的微弱的钟声。 《竹里馆》

月夜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解析】

这三首诗都通过描写恬静的生活,通过描写优美宁静的景物来抒发了远离尘世的快乐。

第11页,共19页

找诗歌的共同点应从诗歌的写作技法、内容、意境、思想感情等多个方面下手,读懂每一首诗歌,找到相同的地方。

5.【答案】阅读文段可知,⑤句首先指出“王朗与华歆”,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④

句写出了故事的开端,“华歆宴请子侄”。①句写了王朗学习华歆,注意“亦”这一提示信息。②③句紧跟上句,张华对王朗的评价。“说此事”“张曰”有明显的时间先后顺序。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⑤④①②③ 答案:⑤④①②③。 【解析】

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题需要细读文段,在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排序。

解答语句排序型试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内容。其次,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6.【答案】【小题1】D 【小题2】 【小题3】

【解析】

(1)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从分析语法结构入手解释词义。有些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不但意义不同,它的词性和语法功能也不同,如能明确它在句中作什么成分,有什么语法功能。 A.死,去世/最终,最后,故A不同; B.正赶上/聚集,汇集,故B不同; C.认为/把它当作,故C不同; D.曾经/曾经; 故选:D。

(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答题时应注意,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或者通过对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从几个侧面总结。杜衍的家庭和经历非同寻常,他是遗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财追杀等悲惨之事,充满传奇色彩:幼年时,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

第12页,共19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是炫耀自己的孩子进入了名校,因此联系上下文可填“炫耀”一词。(9)处应对既要突出对自己孩子的爱与自豪又要谦虚,又要符合语境。因此可填“这是我家的牛蛙”或“普娃普妈的普通生活”等 对联的基本要求: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2.【答案】答案: 示例1:方鸿渐。他是旧中国一个精神无处安放的读书人,他有读书人清高的一面,却买了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