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反思
作者:胡永平
来源:《成才之路》2010年第11期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要落实于课堂教学中。学习方式是课堂教学中重要一环,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并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途径。传统的过于注重接受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严重阻碍素质教育的推行,不利于新课程的推广和实施。为此我们必须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自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任务”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以交流合作式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总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已经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实施,它已成为新课程中十分时髦的学习方式,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道菜”。下面,结合我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实践,就这种学习方式谈谈几点反思。
一、 以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传统教学的弊病在于由教师控制着整个教学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学什么,怎么学都由教师掌控,这种教学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学生只知道学了什么,而不知这些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忽略了知识的生成过程。事实上,知识不是靠外界强硬灌输到人的大脑中去的,而是主动接受和建构的过程,离开了学生的积极主动地学习,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学方式,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以高中信息技术《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为例,这节课我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课前我设计一个任务,就是通过网络查找目前世界上濒危动物华南虎的数量,要求看谁用时少。这样就开展“竞争”,并就各种查找方法进行优化比较。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我总结出获取网络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这种学习方法学生非常喜欢,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达到了课堂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气氛,师生感情要和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承认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综上所述,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自身的条件来选择学习方法,调控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 二、 建立小组合作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以竞争性的学习为主,这种竞争的结果是一个人的成功意味着另一个人的失败。学生间也多是以个人学习为主,学生间的合作很少。这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新课程强调的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合作学习是利用课堂教学中交往、互动,形成师师、生生、师生间的合作互动,让学生在合作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