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三生物高考冲刺回归课本整理
起 ,减少 ,从而使 的散热量减少。同时,有关神经是兴奋还可促进 和 激素含量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使肌肉和肝脏的产热量增加。
8.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炎热刺激 ,其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入 ,进而引起 ,增加 ,也使 增多等,从而使 增加。当然人的体温调节能力是 的,当在寒冷环境中和炎热环境停留过久,人的生命活动都会发生障碍。
9.体液调节是指 。在体液调节中国, 调节最为重要,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还有 和 。在动物的行动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是 调节作用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10.下丘脑:不仅能够传导 ,而且能够分泌 促进 中激素 和 ,是机体调节 的枢纽。 11.下丘脑的具体作用有:
,该中枢通过神经直接作用于 ,调节 的分泌:
,调节体温的恒定。
,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改变,从而调节 平衡。
12.激素调节的特点: ; 运输;作用于 。激素既不组成 ,又不 ,也不起 作用,只是使鞭细胞 发生变化。
13.协同作用是指 。这可以通过 和 对生长发育的作用来说明。诘抗作用是指 。这可以通过 和 对血糖含量的调节来说明。 14.内分泌的调控关系以及反馈调节示意图:
25
十三、免疫
1.免疫可分为 和 ,前者包括 等组成的第一道防线,以及 等组成的第二道防线。后者主要是指 。
2.在特异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 。它是由 分化、发育而来的。部分细胞随血液进入 发育成T细胞,部分细胞在 发育成B细胞。 3.人体的免疫系统由骨髓、胸腺、脾和淋巴结等 ; 和 等免疫细胞;以及 、 等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
4.抗原是指使机体 的物质,如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 。
5.抗体是机体受 刺激,由 产生的,并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 功能的 。
6.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主要是T 细胞起作用)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
,最后被 吞噬消化。
7.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吞噬细胞也能抗识别抗原,但 ;抗体虽能识别抗原,但不属于细胞,浆细胞 。
8.二次免疫特点:与初次免疫相比,反应 ,产生抗体量 ,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 。
9.当免疫功能失调时,可引起疾病,如免疫功能过强时,会引起 和 。免
26
疫功能过低时会引起 。
10.过敏反应是指 的机体在 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其特点是 ;一般不会 ,有明显的 。预防过密反应的主要措施是 。 11.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 和 。
12.免疫缺陷病指由于 引起的疾病。该病可分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艾滋病的全称是 ,是由 引起的,其病毒能够攻击人体 系统,特别是 。 十四、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1.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依靠植物的 ;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有 、 和 ,其中 处于主导地位。
2.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是结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生长的部位 。
生长素的运输是只能从 向 运输。生长素运输与 状况密切相关,为 方式。
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能从 一侧转移到 侧,促进 一侧的生长,横向运输的位置是 。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 。
生长素不能透过 ,而琼脂片对生长素的运输和传递 。
3.植物体内,生长素主要在 和 中产生。由 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形成。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植物体 :根>芽>茎
27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 ; 5.顶端优势是指 的现象。 6.植物激素的概念: 。
7.除生长素外,植物体内还存在 等植物激素。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 ;能促进果实发育的激素是 ,能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 。 8.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 ,乙烯合成部位: 。 十五、种群与群落
1.种群是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 的所有个体。种群是 的基本单位。
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 。其数量变化主要是由 两队因素决定的。预测其数量 变化的指标是 ,它通常分为 三中类型。
3.增长率是指在一段时间内, 。①种群增长率= (也可理解为:增长率= 。②当>1时,种群密度 :种群增长速率是 ,公式可表示为V=)t。 4.调查种类密度的方法: (1) , 以求 估计总体密度的方法。 (2)标志重捕法:N(该种群的个体数量)= 5.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1)条件:在 、 、 和 等理想条件下
(2)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 时,种群个体数量将 ;种群增长率 ;
28
)/ =-1,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