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如何进行专题学习鲁迅专题学习定向定题

高中语文如何进行专题学习鲁迅专题学习定向定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12:59:01

生(十三号):新的启蒙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吴:这回我听清楚啦,清晰啦。好,哪一位同学帮她点评一下或者出出主意。有没有?哪一位呢?你同桌呢?哎呦,又是你。(生笑)好,你来说,陈周红。 生(十号):我看到她写的一些资料了。我觉得她不是说对这个《狂人日记》怎么样,而是说狂人的那种行为就能体现她所说的什么追求真理性和启蒙。 吴:其实,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狂人,首先狂人肯定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要搞清楚作者的这种表达的意图。然后,作者是通过这个精神病患者来代表新的人物。这种新的人物有新的思想,这种新的人物在庞大的社会现实当中却被扼杀了。因为老师说过前面的那一段,怎么描写呢?就是那段文言文的交代,和后面《狂人日记》那个白话文的写作是有一个鲜明的冲突,有一个对比。这里面体现作者鲜明的意图。你们两个先请坐。下面,我来问一下这边的同学了。从十号全是那边的,这边就这样吧,从一号开始,有请,你说。

生(一号):我主要是研究《药》。在网上也看了很多帖子,主要都是说它的细节描写,还有老师之前也用了叙述学、符号统计学来分析,我觉得除了这些之外,比较特别的是它后面提到了花环。契诃夫说过:“小说创造的时候,如果在前面章节设置一把枪,那么必定在后面章节说到怎么用到这把枪。”这个花环在“《呐喊》自序”的时候,鲁迅说过是凭空放上去的。我主要是想针对他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花环。鲁迅在描绘这么一个绝望、病态的社会,又留给人们一点希望。本来这篇文章的颜色、基调都是比较暗的,后面又出现了花环,就有一点亮色了,就说明有一点希望了。我主要是抓住这一条线去说。孔子说社会的问题的时候说到要回到古代,而鲁迅在说我们现在的社会的问题的时候,要创造一个新的未来。 吴:那么也就是说孔子要“回到后面”,对不对?鲁迅是要我们“往前走”。明白你的意思,这个区别他看出来了,我觉得很不错。因为老师在之前说过,就是孔子和鲁迅是中国最伟大的两位思想家。他们两个的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呢?就是孔子是在封建社会末世的时候崛起的一个思想家。那么鲁迅呢,是在专制社会末世的时候崛起的一个思想家。他们都有对现实的深入地观察、思考和批判。刚才你想说孔子是要回到过去的周代的社会,对吧?但是鲁迅没有说回到过去,鲁迅是把眼放到将来。那你说,这样一个问题,和你的花环有什么关系? 生(一号):花环,我只要是抓住它的颜色,就是前文都是比较悲凉的颜色,血,还有什么乌黑的天这样的。然而花环是红白的,还是有一点鲜明的色彩,就有一点希望。这花环是谁加上去的?是后面的那些其他人,就说明虽然夏瑜死了,可是后面的人还是会建立起一个新的中国。这似乎是迅希望的。

吴: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成语,叫前仆后继,是吧?嗯,是这个意思。好,说完了吗?

生(一号):也算说完了。

吴:也算说完了?(生乐)我们让别人帮你出出主意。给你这思路再打开一点,谁愿意帮帮她呢?哪一位来说说看。那就是下一位嘛。你来评一下刚才她说的。 生:那个,很好啊。

吴:很好啊?(生乐)你是研究什么的 —— 呀? 生:孔乙己的。(生乐)

吴:好,我们研究孔乙己的不跟《药》打交道。谁研究《药》啊?举举手看。谁还研究《药》的?好,庄扬同学。你来点评一下。

生(庄扬):我觉得,因为都是研究《药》的嘛,我也注意到了她谈的问题。我觉得花环这个东西很有意义。如果说她单单从希望这个角度来说,并不能把范围扩得很大,而且我也不是很同意她的观点。 吴:哦,你不是很同意她的观点?怎么呢?理由呢? 生(庄扬):就是她说希望,但是 —— 吴:她说花环就是希望。

生(庄扬):对。毕竟她前面也说那是鲁迅一个人凭空的在上面插上去的而已,并不是说任何人送的,而且跟后面的乌鸦也一样,也并不是说有什么特殊的跟封建迷信有什么关系。并不是鲁迅在现实中的希望,只是很绝望。

吴:很无奈的那种绝望,不是希望。她跟你唱反调哦。对不对?庄扬,你研究《药》,你的方向是什么?研究什么呢?

生(庄扬):我的打算也是从花环开始引起,但是专门写那个夏瑜,大家对他的评价。

吴:哦,就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周围的民众对他是不理解的。OK ,你坐下。我来说一下,其实,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感兴趣。关于《药》的结尾的花环以及《药》的结尾的乌鸦,我们可以查到很多文章。大家可能也看到,这个人说是这个意思,那个人说是那个意思,我也谈谈我的意思。关于花环,鲁迅在《呐喊》自序里面,刚才我们有个同学也说过,他是要给人一点希望,也就是说夏瑜死了,在现实生活中是没有人给他送花环的,那么这个花环在小说里面就属于艺术虚构,对不对?鲁迅之所以要这样艺术虚构,他在《呐喊》自序中说是要给一点亮色,给人们以希望。那么这个花环象征着一点希望,我还是同意的。当然庄扬她不同意,可能有的同学也不同意,那么我们不要说它有什么象征、寓意吧,我们只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就是作为一个革命者,别人那么不理解他,当他死了,连他母亲也不理解他,这个时候却在他的坟茔上出现了一点花环,至少说明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有人来祭拜过他,有人还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只不过这些人非常的微茫,非常的少,对不对?因为在整部《药》里面,我们看都是阴冷的,所以,我是同

意这个说法的。至于那个乌鸦,刚才庄扬把乌鸦和花环联系起来说,过去有人说,乌鸦是革命者的 —— 看过这个资料没有?革命者的象征,因为那个乌鸦“突然箭一般地飞向那个天空”,对不对?但是呢,我觉得乌鸦就是乌鸦。为什么呢?坟茔里面、坟场里面什么鸟最多呢? (众生:乌鸦)

吴:乌鸦。至于这个乌鸦像铁柱子一样立着不动,这也还是乌鸦,因为坟场上的乌鸦就是这样。然后突然间窜向天空,是不是它就变成革命者了?也不是。它还是乌鸦。因为坟场上这样窜(的乌鸦)我亲眼见过。其实乌鸦也好,整个坟场也好,包括枯树也好,它是在营造一个氛围,一个阴冷的氛围。仅此而已。这是老师的看法。好,下一位同学。

生(二号):我是研究《孔乙己》的。

吴:哦,你研究《孔乙己》。《孔乙己》的话,初中就研究过了,我看你研究个什么?好,说说看。

生(二号):我看了很多遍文章,我觉得孔乙己一直在追求着一些东西。 吴:嗯,很有意思。孔乙己有追求。

生(二号):我觉得他想要在社会中享有一些地位。这可以从文章中看出来。文中说: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为什么他是穿长衫,而且他的长衫很破了,十几年都没有洗。可是他是站着喝酒的,是在短衣帮之中,跟短衣帮聊天。他觉得只有在短衣帮中才有一些地位。 吴:才有一点点地位,才能找回一点点尊严。

生(二号):是。可是要建立怎样的地位?只要穿长衫就可以了?在封建社会中,科举制度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孔乙己就决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众笑) 吴:天天向上。(生乐)出人头地。

生(二号):对,出人头地。可是又中不了秀才,他就去酒店那里,跟他们天天说那些文言文。跟那些短衣帮再聊。 吴:跟那个小伙计也聊。

生(二号):是,然后我想就是写他追求的那个东西在一点一点地灭亡。 吴:追求的东西,追求的希望在一点一旦地灭亡。嗯,挺有意思的。

生(二号):文章中有很多个部分都写别人在笑他。第一个部分就是在酒店里,别人笑他偷东西,然后他说出那些文言文,别人又笑,“充满了快乐的空气”。

后面,别人又笑他中不了秀才。文章也说孔乙己知道自己不能和他们聊天了,便转向孩子说话。他觉得他在酒店里面的地位 ?? 呃 ?? 吴:想找回地位找不回来。 生(二号):很难找。

吴:于是他就想办法从哪里找回来呢? 生(二号):从孩子那里找。

吴:从孩子那里找回来,刚才她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大家想想祥林嫂,她开始的时候也是跟大家在说,说着说着别人都不理她了。她跟谁说呢? (众生:天空)

吴:跟天空说对不对?哎呦,这太有意思了。你继续说。

生(二号):他给酒店里的小伙计“我”说的时候,小伙计也是很看不起他。然后他又很失望。

吴:小伙计已经不是小孩了。你们发现小伙计这个角色很有意思,对不对?这个小伙计在这个酒店里已经完全世故化了。他已经不“小”了,应该叫他“伙计”就可以了。对不对?但是叫他“小伙计”。 生(二号):但是他只有 12 岁。(众生乐)

吴:嗯,但是他只有 12 岁,这个也可以引起我们思考。鲁迅是不随便给人们安年龄的呀?你知道吗?有人曾经在考证祥林嫂的年龄是多少多少岁,最后推推推,四十多岁,也就是四十岁上下,那么也就是说三十五六七,四十一二三,对不对?这样头发都白得一塌糊涂对不对?“黄中带黑的脸”。那么,你看小伙计,如果仅仅是个“小”,我们不知道他小多少?但是这里面就给了他一个定义,多少岁呢?

(众生:12 岁)

吴:12 岁,12 岁的一个小伙计对不对?照理说,这 12 岁的孩子已经刚刚脱离童年,进入青少年。按照我们今天的标准,十一二岁正进入青春期,这个小伙计已经很世故了。这让我们想起了《药》里面一个什么样的年轻人? (众生议论)

吴:二十多少岁呢?驼背五少爷,没说他是多少岁对不对?但是他是“少爷”,少爷大概也应该年纪也不大。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也“恍然大悟”。好,你继续说。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生(十三号):新的启蒙并不被当时的人们所理解。 吴:这回我听清楚啦,清晰啦。好,哪一位同学帮她点评一下或者出出主意。有没有?哪一位呢?你同桌呢?哎呦,又是你。(生笑)好,你来说,陈周红。 生(十号):我看到她写的一些资料了。我觉得她不是说对这个《狂人日记》怎么样,而是说狂人的那种行为就能体现她所说的什么追求真理性和启蒙。 吴:其实,我们在课堂上讨论过狂人,首先狂人肯定不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要搞清楚作者的这种表达的意图。然后,作者是通过这个精神病患者来代表新的人物。这种新的人物有新的思想,这种新的人物在庞大的社会现实当中却被扼杀了。因为老师说过前面的那一段,怎么描写呢?就是那段文言文的交代,和后面《狂人日记》那个白话文的写作是有一个鲜明的冲突,有一个对比。这里面体现作者鲜明的意图。你们两个先请坐。下面,我来问一下这边的同学了。从十号全是那边的,这边就这样吧,从一号开始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