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2020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卷(含解版) 新人教版
【详解】(1)本题考查对国学经典的认识。要熟知国学经典常识,平时注意积累。国学经典,包括蒙学及经、史、子、集等。“蒙学”是指启蒙教育,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经”是指古籍经典,如《易》《书》《礼》《春秋》《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史”指一些史学著作,包括《史记》《汉书》《三国志》等;“子”是指中国历史上创立一个学说或学派的人物文集,包括《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集”是历史上诸位文人学者的总集和个人的文集。包括《楚辞》《全唐诗》《宋词》《李太白集》等。除《论语》《宋词》外,任写两个即可。(2) 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做好本题,考生首先仔细阅读题干所给的情境“赞国学”,然后根据对联上下联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的要求,对照上联,从题目设定的情景中选取或组织词性相同的词语,对出即可。上联的“读经典”是动宾短语,且内容上与国学有关,可用“爱国学”“品美文”等来对,“丰富人生”是动宾短语,内容上是前一个短语意思的结果,可用“完善自我”“润泽心灵”等来对。(3) 本题考查的是口语交际中的劝说他人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第一步要分析情景,明确题意。本题要求通过劝说小杨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第二步要正确、得体地表达。首先要礼貌地称呼对方;然后可以先肯定他的想法,再向他讲明读国学经典著作的好处;注意语气要委婉,可以加上象征性的征询,如“你说对吧”“你认为呢”等。语言表达要简明、通顺、连贯、得体。
阅读下面的现代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乡 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5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9.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与“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10.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怎样实现这一转化的?
【答案】9.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修饰“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以小见大,反衬出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浓,对祖国怀念之切。
10. 以“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意象表现作者对祖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词语角度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要赏析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是运用了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都是一些小题材、小事件,反映的却是由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家国之思的主题,是运用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其次从以小见大的手法的作用——反衬的角度分析。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一枚小小的邮票”“ 一张窄窄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体现了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浓,“一湾浅浅的海峡”“大陆”等词体现了作者情感由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家国之思,表现了对祖国怀念之切。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解诗歌主题。要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具体分析。“乡愁”的四个阶段: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即四个意象, 这四个意象把抽象的“乡愁”物化、具体化,“邮票”“船票”“坟墓”分别对应母子分离,夫妻分离,母子死别,表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海峡” 对应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表现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白 鹭 郭沫若
6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出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或许有人会感着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11. 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12. 文中赞美白鹭,为什么还要写白鹤、朱鹭、苍鹭?
13. 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文学评论的写作方法,如果让你给《白鹭》写一篇评论,你将拟一个怎样的题目?
【答案】11. 内容上:以“诗”喻写白鹭的美,但内涵比开头更深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深化主旨。结构上: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
12. 用白鹤、朱鹭、苍鹭和白鹭形成对比,突出白鹭的形体、颜色适宜的自然美。 解析:本文赞美的对象是白鹭,所以描写白鹤、朱鹭、苍鹭的目的是突出白鹭的特点。 13. 示例:精练的语言 深远的意境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散文尾段的作用的能力。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散文尾段内容上的作用常常有:画龙点睛,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深化主旨等。结构上的作用常常有:总结全文,点题,首尾呼应,使结构更完整等。要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具体分析。开头喻白鹭为“精巧的诗”, 具体从“色素”“身段”“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外在形象解说,最后一段,更深一层,不只是外在,
7
而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所以是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结构上,开头喻白鹭为“精巧的诗”,结尾强调白鹭“实在是一首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首尾呼应,这样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能力。本文赞美的对象是白鹭,喻白鹭为“精巧的诗”“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具体从“色素”“身段”“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写其形体、颜色适宜的自然美。描写白鹤、朱鹭、苍鹭“太大”“生硬”“大了一些”“太不寻常”,与白鹭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是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回答对比的作用用“突出了……”的格式,结合分析可知突出了白鹭的形体、颜色适宜的自然美。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学评论和拟标题的能力。拟标题时,结合自己文学评论的角度极其特点,精练地整合。文学评论的角度包括:赏析主题,赏析写作手法,赏析语言,赏析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意境,赏析构思技巧等,任选角度即可。如果从语言角度赏析,本文语言精练,如用词上,“雪白的蓑毛”“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 青色的脚”寥寥数语点出了白鹭形体、颜色适宜的自然美,句式上,句式整齐,语言精练,如“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可拟题为“精练的语言”;如果赏析文章的意境,本文意境深远,如画面富有诗意美,“清水田”的“嵌在琉璃框里的画面”,“晴天的清晨”的“孤独地站立”“悠然”,“黄昏”的“低飞”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意境深远,情感表达含蓄,自然有机地渗透在具体生动地对白鹭的形象的描述之中,达到形神兼备,意境深远的效果,故可拟题为“深远的意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夜色清凉 尹卫巍
①夜悄悄地临了。白昼的喧嚣知趣地退让到幽暗昏黄的角落。晚饭须早些吃才好,以便茫茫夜色把心带进另一个天地里。
②无论这夜有没有月亮,我都愿意在夜色里走走,凉风习习,步子漫漫,渐渐让清凉的夜色渗透身心。 ③雅雅夜韵,滋养了多少文人墨客才华横溢的诗情。 ④茫茫夜色,萌发了多少风流人物叱咤风云的气魄。
⑤唐朝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眼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是一幅何等雅致的夜间美景。正是因为昏暗朦胧了视线,天地才变得如此美丽,竹林里归来的浣纱村姑的笑闹声,渔船满载而归撞开绿茵如盖、碧叶接天的湖面的声响,飒飒地进入他的耳鼓。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