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口算乘法的练习课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和两 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
2、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的进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确率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正确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红旗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70×70 60×90 80×50 11×40 30×80 20×70 40×60 31×20
2、学生们完成后,选两行学生按顺序每人一题订正结果,教师要统计学生口算的正确率,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及时鼓励表扬,有错误的学生要让其说出是哪道题错了。
3、老师选两个学生当代表到前面比赛,其他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学生按箭头的顺序分别把答案写在题目的两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夺得小红旗。 让学生一起订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对的学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红旗。(通过比赛让学生明白看,一味只图快,做的题不正确,是得不到红旗的)
二、探究新知
1、运用口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44页的第7题,这是一道图文结合的题。引导学生认真看题中的文字,还要认真观察图,看图中都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说一说,你从题中都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想:
(1)题中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2)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哪些数据信息?
(3)在充分分析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解答过程,订正结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红家的蚕子可产蚕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蚕子可产茧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茧能卖900元钱。
2、小象出生后,体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后这头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让学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题需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学生之间互相订正,互相补充。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后这头大象重4100千克.
三、课堂练习: 1、口算。
2、小明要买12本书,每本书19元,小明大约要带多少元钱? 3、教材第45页的第10题。
4、不计算,把估算结果写在括号里。 100×24 200×30 32×10 74×100 20×40 60×50 6×100 10×700 12×30 34×4 40×6+8 57×0+57
5、李叔叔平均每天组装19辆自行车,9月份大约共组装多少辆自行车?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2、笔算乘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笔算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 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具准备:
例1主题图、彩色笔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2×10 43×30 12×40 31×20 17×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7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 (1)(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2)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例:14×10=140(本) 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1)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
(2)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
(3)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 (4)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 2、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每步难点。在总结过程中提问: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得的结果怎么样? (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
(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
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
3、笔算下列各题。
2 1 1 2 2 4 2 2 ×1 3 ×1 4 ×1 2 ×3 3 4、列竖式计算。
33×33= 12×12= 11×26= 41×21=
5、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 6、每个教室需要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
四、作业:
练习册同步内容
教学反思:
2、长途电话的收费标准为每分钟1元2角,爸爸打长途电话共用了14分钟,应付多少钱?
3、明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第二个因数22个位上的2看成了5,写错的因数比第一个因数多出11这两个两位数的乘积应是多少?
第7课时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 过程与方法
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乘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