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2海底世界 两课时的教学设计思路
22海底世界(第一课时)
重点:读通课文、读准字音、学会生字、初步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过程:
一、回忆《赶海》,导入新课
1.还记得我们前面学过的《赶海》一课吗?谁能说说大海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那你们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随着作者去海底游览一番,看看海底究竟是个怎样的世界,好不好? 3.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2海底世界 二、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2.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导朗读。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思考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2.欣赏海底世界图片,说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 3.你能从找出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吗? 4.理清首尾句子关系,了解课文内容。
四、学习生字(重点指导识记书写“窃、缩、旅”)
22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重点:学习课文的2、3自然段,感受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的丰富。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一步认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难点:学会围绕中心写一段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并及时反馈: 窃窃私语 伸缩 长途旅行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吗?(出示句子齐读)
3.过渡:这是全文的总结,也是全文的中心。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随着作者的语言潜入海底,看看海底的景色有多奇异?物产有多丰富?
二、学习第二段,感受声音的奇异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奇异,很特别? 2.出示第二段,指名说说。
3.师:海底的景色可真是奇异,当海面上——(引读)海底——(引读),我们一起来看看。
4.出示海面、海底的画面:
①看到海面的情景,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惊涛拍岸、波浪滔滔、大浪滔天、波涛汹涌??)海面波涛汹涌,可是海底却——瞧,小动物们—— ②多么鲜明的对比,多么奇异的景色啊!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5.那么,海底是否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呢?引读第三四句,你发现这两句有什么特点?像这样自问自答的句子还记得叫什么句吗?(设问句)
6.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它们说什么,我们用耳朵能听到吗?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课前老师让你们查词典的,谁来说说?你们能表演一下窃窃私语的样子吗?你还能用这个词说句话吗?
7.怎么才能听到这声音?引读(如果——就——)
8.快戴上水中听音器,看看能听到哪些声音?用笔画出表示声音的词语,并交流。想不想听听这些声音?出示画面听声音,是不是觉得挺有趣啊?作者是怎么把这些声音写出来的?(用排比句、和熟悉的事物的声音作比较)那你能通过朗读把这种趣味表现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9.海底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声音呢?你从哪看出来的?瞧,标点也会说话哟,所以我们平时写话时可不能小看标点哟!那你还能想象一下仿照这样的句式说说其他的声音吗?(练习说话)
10.(继续出示第二段)不同的海底动物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可真奇特!不过更神奇的是同一种动物在不同时候还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呢?引读下文。 11.小结本段:那么多的小动物在海底小声地交流着,这是多么有趣的情景啊!难怪作者说,海底真是个——
12.海底还有哪些奇异的景色呢?让我们继续去探索。 三、学习第三段,感受活动的多样
1.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第三段,画出中心句和动物的名称,并交流。
2.这些小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那他们是怎样活动的呢?请大家再读课文,选择你最喜欢的动物,记住他们的活动特点,待会请你们来介绍,可要好好准备哟!
3.(出示动物图片)学生练习介绍,并相机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朗读,说说感受,学习写法。副板书: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①海参: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感受到的?把“只”去掉比较句子不同。 ②梭子鱼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写的? ③乌贼和章鱼活动方式很特别,你能表演一下吗?
④贝类:“巴”是什么意思?作者把他们当做什么来写的?多么有趣。 ⑤深水鱼:作者用什么方法来介绍的?把他们比作什么?
4.出示第三段,总结:回过头来看看,这一段围绕第一句话采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方法,向我们介绍了几种动物不同的活动方式,真的好奇特。其实,海底还有好多动物的活动方式很特别,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查资料了解一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段文字,感受一下海底动物奇异的活动特点。老师读第一句,你们读后面的句子。指出:像这样的写法叫做——(先总后分)
5.小练笔:你们能用这样的方法来写一段话吗?学生练笔,交流评价。 四、总结本课所学。
这节课,我们游览了海底世界,听到了海底动物窃窃私语的声音,看到了他们各不相同的活动特点,从中也感受到了海底景色的奇异和动物之多。其实,海底还有很多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探索。 五、机动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四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