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 图文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的闸阀,按操作规程启动压缩机烃泵。槽罐内的液化石油气经过滤器、叶片泵、直接进入贮罐。装卸完毕后将连接软管内的残气吹扫干净,保持槽罐内有一定的压力。
第三节 安全机构与设施
一、安全机构
该液化气站成立有安全(消防)领导小组,人员构成如下: 安全领导小组组长: 组 员: 二、安全消防卫生设施
(1)消防设施器材:35kg手推式干粉灭火器4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2具,消防水带2条、消防水池400m3,消防栓2个,喷淋装置1套,消防水泵两台,石棉毯2床,消防沙2 m2,拥有自打水井。
(2)防护用品:劳保手套、耐低高温手套2双:防静电工作服等。 (3)职业安全卫生设施:该站贮存区、充装间通风采光较好,设有可燃气体自动报警装置2套,探头3只,避雷针1座,液位计3个,温度计3个,压力表5个,安全阀3个。
襄樊锦正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9
XXX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第三章 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析
第一节 储存、充装化学品特性
XXX液化气站涉及危险品主要是液化石油气。其主要危险、有害因 素等化学特性分析见下表:
第二节 液化气站危险及危害因素分析
按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规定,灭火器配置的生产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1)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
10 襄樊锦正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2)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3)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按如上划分该液化气站各场所危险等级举例见表3-1。
表3-1液化气站各场所危险等级举例
这说明该液化气站液化石油气罐区、充装区、叶片泵房场所危险等级级别较高,危险性较大。
此外从本章第一节中可归出纳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爆炸、毒性及其危险参数如表3-2。
表3-2液化石油气的火灾、爆炸、毒性及其危险参数
对于该液化气站而言其主要和最大的危险就是火灾、爆炸,因液化石油气火灾危险类别为甲。,危险性极大,现就可能导致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一、火灾、爆炸
XXX液化气站界区内的火灾危险性为甲级,液化石油气极易燃,气体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5'0^'33%,遇火源,热源有着火、爆炸危险,因此在日常管理、作业及检修时,应注意防止火灾的可能性。
液化石油气站的火灾事故,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作业事故和非作业事故
襄樊锦正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11
XXX液化气站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两大类。
(一)、作业事故主要发生在卸载、充装、清罐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都使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接触,如果液化石油气蒸气在空气中遇到激发能源,就会导致燃烧爆炸事故的发生。
1、在装卸液化石油气作业中,常见事故有:
a、液化石油气漫溢。卸载时设备出现异常或人员操作失误时液位监测不及时易造成跑冒。溢出罐外后,周围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的浓度迅速加大,达到或超过爆炸极限,遇到火星随即发生燃烧爆炸。在漫溢时,开启电灯照明观察,甚至开窗通风,均会无意中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b、泄漏。由于卸气管破裂、密封垫老化破损、接头紧固栓松动、充装作业后残液流出、储罐和管道腐蚀穿孔等原因,使液化石油气泄漏,遇火花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c、卸载过程中遇明火。在卸载过程中,密封不严,流程切换失误,或者机械故障、人工检查不及时、失误等造成大量蒸气从卸载口溢出,当周围出现烟火、火花时,就会产生爆炸燃烧。
d、操作失误造成管道或管件阀门等超压损坏,破裂而漏气。 e、管道焊接不良、法兰连接未紧固好或垫片老化造成泄漏。 f、由于外力拉损装卸管造成泄漏。
2、充装时发生火灾。充装时,接口出现泄漏,大量液化气外泄,加之操作不当等原因,在充装口附件形成了一个爆炸危险区域,一旦遇明火等诱发因素,如现场吸烟或违章动火都可导致火灾。
3、清罐时易发生火灾。在液化石油气罐清洗作业时,由于没有彻底清除液化石油气蒸气和沉淀物,残余液化石油气遇到电火花等都会导致火灾。 (二)、非作业事故又可分为与液化石油气相关的火灾和非液化石油气火灾。
12 襄樊锦正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