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0 4:15:11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第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进而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在这天下三德中,知耻居于最深层次,它对好学、力行乃至其他种种行为发挥着重要影响。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思想,倡导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修养方法。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成为他们立身行事的楷模,造成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刚正之气,形成一种刚直不阿、特立卓行、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再次它崇尚操守,褒扬气节。由于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因而形成中国古代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其具体内涵就是指廉洁正直、守志不辱的人生品行,最终则是在这种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气节观。

从向外的方向看,耻感文化对人的一个基本行为要求就是改过迁善,见贤思齐。这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内省机制的外化,知耻则有所不为,进一步做到改过迁善、见贤思齐、最终而达到至善的崇高境地。其次是建立于耻感文化基础上的社会道德评价机制。特定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是耻感发生的外在依据,因而以何为耻是个具有鲜明时代性的问题,它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念有着密切’。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凡是缺乏道德、丧失廉耻之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无德、无耻之徒都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耻感文化的生理基础在于人的物质个体对外界的反映和反应;它的心理基础在于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它的社会基础在于人们对社会行为规范所达成的共识。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由于古人早已认识到人的内省和自律对控制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因而才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也认识到无耻之徒为一已私利而不惜、不怕损害社会的利益,因而也违背了人们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所以,必须发掘人的羞耻之心,从根本上使人达到道德上的完善,这在今天尤其值得大力继承和弘扬。 (选自《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强调个人的修身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对数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包括人的个性修养和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

C.孔子所提出的好学、力行、知耻被称为天下三德,其中知耻很重要,它对好学和力行都有很大的影响。

D.耻感文化能激发人的奋斗精神,使人为实现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是奋

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耻感文化起源于尧舜禹时期,是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要求个人要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来正人。

B.违背了共同认可的社会公德和普遍的行为规范的人,都会遭到全社会的谴责,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C.耻感文化既强调个人修身,又崇尚操守,褒扬气节,在对耻感文化追求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气节观。

D.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形成崇尚操守、不媚时俗的道德品格,是因为耻感文化能使人从内心控制自己的行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之所以特别强调礼、义、廉、耻,是因为我们传统文化中有知耻而勇、知耻则有所不为的论断。

B.由孔孟所倡导的人生理想和实践,为中国历代志士仁人所认同,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向层面的展示。

C.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行为要求,以及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评价机制,是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外向层面的展示。 D.《世说新语》中周处除三害的故事说明耻感文化对中国人的行为有着巨大的作用,有助于人道德上的完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晁补之,字无咎,济州钜野人,太子少傅迥五世孙,宗悫之曾孙也。父端友,工于诗。补之聪敏强记,才解事即善属文,王安国一见奇之。十七岁从父官杭州,稡钱塘山川风物之丽,著《七述》以谒州通判苏轼。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绝人远甚,必显于世。由是知名。

举进士,试开封及礼部别院,皆第一。神宗阅其文曰:是深于经术者,可革浮薄。调澶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章惇当国,出知齐州,盗昼掠途巷。补之默得其姓名,囊橐皆审,一日宴客,召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坐修《神宗实录》失实,降通判应天府、亳州,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立,复以著作召。既至,拜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党论起,为谏官管师仁所论,出知河中府,修河桥以便民,民画祠其像。徙湖州、密州、果州,遂主管鸿庆宫。还家,葺归来园,自号归来子,忘情仕进,慕陶潜为人。大观末,出党籍,起知达州,改泗州,卒,年五十八。 补之才气飘逸,嗜学不知倦,文章温润典缛,其凌丽奇卓出于天成。尤精《楚词》,论集屈、宋以来赋咏为《变离骚》等三书。安南用兵,著《罪言》一篇,大意欲择仁厚勇略吏为五管郡守,及修海上诸郡武备,议者以为通达世务。

注:安南:古代对越南的称呼。五管:现在的岭南地区。唐称广、桂、容、邕、安南五府为岭南五管。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

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B. 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C. 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D. 元祐初为太学正/李清臣荐堪馆阁召试/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子监是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同时作为当时国家教育的主管机构,隶属礼部。

B.我国古代名与字之间大致有三种:一是古人的字是对名的解释,二是古人的字与名之间是同义关系,三是古人的字与名之间有相反关系。

C.在古代,常用迁徙等字表示升官,如文中徙湖州、密州、果州即表官职升迁。 D.封建社会等级制度森严,死亡也有专用词语。《礼记。曲礼下》载: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故晁补之去世称为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晁补之少年英才,备受苏轼赞赏。晁补之少年时就擅长写文章,十七岁时随父亲到杭州做官,写了一篇集中描绘钱塘风物的《七述》去拜见苏轼,苏轼大加赞赏。

B.晁补之才华横溢,久负盛名。宋神宗读了晁补之的文章非常欣赏,认为他的文章可以革除浮浅轻薄的文风,于是任命他掌管国子监。

C.晁补之深受朋党之争之害。比如,晁补之被谏官管师仁弹劾,被贬出京城担任河中府知府,任职期间,晁补之在黄河架桥方便百姓,深受百姓爱戴。

D.晁补之晚年思慕前贤,心向山林。他厌倦仕途,羡慕陶渊明的为人,但对朝政非常关心,曾写过《罪言》,时人评论他能够洞悉国家局势。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轼先欲有所赋,读之叹曰:吾可以阁笔矣!又称其文绝人远甚,必显于世。(5分) (2)一日宴客,召曹以方略授之,酒行未竟,悉擒以来,一府为彻警。(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秋怀 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 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 鹿车何日驾? 归去颍东田。

8.颔联是如何描绘秋景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赏析.(5分) 9.诗人以秋怀为题 ,所感怀的有哪些方面? 请结合该诗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填写下列诗句的空白部分。(6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

的观点是一致的。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作以 ,

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仪的高官厚禄的否定态度。 (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从侧面写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題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学习蒲松龄 莫言

从我家西行三百里,有一个地方叫淄川。三百年前,在淄川蒲家庄的一棵大柳树下,坐着一个白胡子老头。他面前摆着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茶壶、茶碗、烟笸箩、烟袋锅。来来往往的人如果渴了或是累了,都可以坐在小桌前,喝一杯茶或是抽袋烟。在你抽着烟或是喝着茶的时候,白胡子老人就说:请讲个故事给我听吧。随便讲什么都行,奇人奇事,牛鬼蛇神……随便讲什么都行……他虽然老了,但眼睛却像三岁孩童的眼睛一样清澈,让人无法拒绝他的要求,何况还喝了他的茶水抽了他的烟。于是,一个个道听途说的、胡编乱造的故事,就这样变成了《聊斋》的素材。这个白胡子老头当然只能是蒲松龄,一个右胸乳下生着一块铜钱大黑痣的天才。

我爷爷的老老老老爷爷是一个贩马的人,每年都有几次赶着成的骏马从蒲家庄大柳树下路过。他喝过蒲松龄的茶,抽过蒲松龄的烟,自然也给蒲松龄讲过故事。《聊斋》中那篇母耗子精阿纤的故事就是我这位祖先提供的素材。这也是《聊斋》四百多个故事中唯一发生在我的故乡高密的故事。阿纤在蒲老前辈的笔下很是可爱 ,她不但眉清目秀、性格温柔,而且善于囤粮

,当大荒年里百姓绝食时,她就把藏在地洞里的粮食挖出来赈济灾民。当然娶她为妻的那个穷小子也因此发了大财。阿纤夜里睡觉时喜欢磨牙,但这也是天性使然,没有办法的事。 得知我写小说后,这位马贩子祖先就拉着我去拜见祖师爷。祖先骑一匹白马,我骑一匹红马。我们纵马西行,跑得比胶济铁路上的电气列车还要快,一会儿就到了蒲家庄大柳树下。祖师爷坐在树下打瞌睡,我们把他老人家惊醒。祖先说:快跪磕头!我慌忙跪下磕了三个头。祖师打量着我,目光锐利,像锥子似的。他瓮声瓮气地问我:为什么要干这行?!我在他的目光逼视下,嗫嗫不能言。他说:你写的东西我看了,还行,但比起我来那是差远了!蒲大哥,我把这灰孙子拉来,就是让您开导开导他。祖先在我屁股上踢了一脚,大喝:还不磕头认师!于是我又磕了三个头。祖师爷从怀里摸出一只大笔扔给我,说:回去胡抡吧!我接住那管黄毛大笔,低声嘟哝着:我们已经改用电脑了……祖先踢我一脚,骂道:孽障,还不谢恩!我又给祖师爷磕了三个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写蒲松龄摆茶摊,听故事,意在说明《聊斋》的故事都是道听途说,胡编乱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 第卷 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耻则有所不为 耻感文化是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它萌芽于早期国家形成的尧舜禹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对数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耻感文化,立足于人的个性修养,延展到整个社会的道德评价机制,具体表现为向内和向外两个层面。从向内的方向看,首先,它强调个人的修身,要求内省、慎独、反求诸己,通过正己而达到正人,这一点构成了耻感文化的核心内容。其次它激发人的奋斗精神,行己有耻,它使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道德实践而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进而形成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孔子有言:好学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