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考行测片段阅读之主旨概括题解题方法
样的一个过程,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做新题,很容易1-2-3不断重复,怎么也走不到5,所以要回过头来,在以前的答案上下功夫,很容易发现自己的不足。有考友问我要我的申论修改和习作。我很愿意分享,但其实意义不大。因为你看到的是我第一遍写的很烂和第二遍写的更好,但是其中的过程是最重要的,这个要自己思考练习,看别人的东西看不出来。
别让看热点、看范文让成为重复无用的劳动。有考友问我,平时看范文吗?看什么热点?在哪看?其实我就看了教练给的资料,加上打开度娘,输入“申论范文”或者“申论热点”,出来啥看啥。我的经验是,选择看啥没那么重要,因为但凡是热点、范文都有可借鉴之处,关键是你会用吗?看任何东东都要有目的的。 1、思考>背诵>Ctrl+C。
网上看到好的东西第一反应都是复制粘贴,朗读背诵什么的,这有用吗?我不知道,我之前这么做过,不过后面集中冲刺的时候基本没这样做过了。因为这个办法不适合我,觉得效率低。我的办法是,看任何热点和范文,带上分析的眼光。看完一篇好的,把眼睛移开,回忆这个资料讲了什么,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讲了什么问题,哪些我懂,哪些我不知道,不懂的,赶紧百度去。用这种办法看资料,自己的分析能力会提高得很快,知识储备也会增加。 2、先织一张网,然后触类旁通。
申论做多了,很容易发现,申论的话题就那些,而且话题与话题之间有很多联系。因此,要在心中把你的申论知识有意识的织成一张网。当你看热点看范文的时候,思考的时候,多调动这张网上的其他储备,触类旁通。答题写作的时候,更要如此。有考友问我,为什么吃不透材料,为什么申论没开窍?我的认为是,这张知识网没有织好,每个点了解得不深,点与点联系不够。这张网织好了,做题踩得分点啊,归纳分类啊什么的要容易得多。胡教练(MRHU)引导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大大节约了和精力。 3、拿来主义。
本人大学是文科类专业,之前也从事过文字类工作,所以对范文里面好的结构好的语句比较敏感。建议考友像我一样,看到好的立马“拿来”。我说的拿来,不仅仅是Ctrl+C,+V,而是在你看到好东西的时候,立马用起来,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换个情景,套在别的主题上,变成你自己的。比如你看到一个写关注农民工的华丽丽的大排比,你立马抄了下来,放在一边。NO!请在抄之前,思考下,这个句子改一改还能用在哪些地方,马上默念下,把它变成关注青少年的,关注留守儿童的……然后再记录,
甚至不记录。这样,好语句才算是“改嫁”真正随了你。多这样练习,申论语感会大大提高。
最后一些补充。还有考友问我一些比较具体的技术性问题。有的问题我自己也没遇到过,我建议这类问题请教群里的教练最好。我备考时间短,基础不厚,主要还是得益于方法得当。建议复习时间还长的,尽早打基础,复习时间紧的,赶快调方法。我有分享价值的东东主要就是这些了。再一次感谢笔试备考期间教练胡教练(MRHU)的辅导监督,感谢群里不少小伙伴的陪伴支持,面试我会继续努力!也预祝大家早日成公!
小碗一汤 2014年3月28日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