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测试卷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测试卷
(1)3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_,4的中文名称是____________。 (2)碱基通过_______________连接成碱基对。 (3)通常DNA分子由条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 23.下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表示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的两条链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形成的。
(4)连接碱基对的化学键是________,碱基配对的方式如下: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配对。
(5)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规则的________结构。
(6)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则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____个,C和G构成的碱基对共________对。 24.如图是DNA片段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
5 / 10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测试卷
(1)图甲是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图乙是DNA片段的________结构。
(2)填出图中部分结构的名称:[2]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DNA分子中的两条长链是由______和________交替连接的。
(4)碱基对之间通过__________连接,碱基配对的方式为: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________与________配对。
(5)从图甲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是________的;从图乙可以看出:组成DNA分子的两条链相互缠绕成________的________结构。
25.请利用所给的含有大肠杆菌生长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分别含32P标记的核苷酸和35S标记的氨基酸)、大肠杆菌菌液、T2噬菌体进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实验过程:
步骤一:分别取等量含并编号为甲、乙。
步骤二:在两个培养皿中接入________________,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步骤三:放入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分别获得________和________的噬菌体。
步骤四:用上述噬菌体分别侵染________的大肠杆菌,经短时间保温后,用搅拌器搅拌、放入离心管内离心。
步骤五:检测放射性同位素存在的主要位置。 预测实验结果:
32
P标记的核苷酸和含
35
S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基装入两个相同培养皿中,
(1)在甲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2)在乙培养皿中获得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搅拌、离心后结果如________图。
6 / 10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测试卷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①正确;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一般情况下不含等位基因,若发生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也可能含有等位基因,①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可能含等位基因,①错误;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非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①错误。 2.【答案】D
【解析】烟草含有DNA和RNA,烟草花叶病毒只含RNA,噬菌体只含DNA,核酸的种类依次是2、1、1,故A错。DNA有4种脱氧核苷酸,RNA有4种核糖核苷酸,故核苷酸的种类依次是8、4、4,故B错。DNA含脱氧核糖,RNA含核糖,五碳糖的种类依次是2、1、1,故C错。DNA有4种碱基:ATCG,RNA有4种碱基:AUCG,二者有3种碱基相同,故含N碱基的种类依次是5、4、4,故D正确。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复制的条件、过程和意义。DNA复制的基本条件有原料、模板、酶和ATP。由于DNA中特有的碱基为胸腺嘧啶(T),所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可以测定DNA复制经历的时间。当营养不足时,会影响DNA复制的进行,但不会影响子代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因为它是由模板决定的。DNA复制过程中若发生差错,则会导致基因突变。 4.【答案】B
【解析】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复制过程需要脱氧核苷酸、酶、ATP等,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半保留复制方式。 5.【答案】B
【解析】依据题意,一个DNA分子中A=200个,设复制n次,消耗A 3 000个,则(2n-1)×200=3 000,所以n=4。 6.【答案】C
【解析】每个人的碱基序列不同,具有特异性。 7.【答案】C
【解析】DNA中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故A、D错误;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故B错误、C正确。 8.【答案】D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只有基因才能在另一种生物体内表达。 9.【答案】B
【解析】据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NA分子经过两次复制后,突变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
7 / 10
高中人教版本生物必修2第3章《基因的本质》考试测试卷
U—A、A—T碱基对,而另一条正常,正常链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中含有G—C、C—G碱基对,因此被替换的可能是G,也可能是C。 10.【答案】B
【解析】双链DNA分子中A=T、G=C,则T=1、C=1、T+G=1、T+C=1;对于不同的DNA分子A+T的比值不同,说明DNA分子具有特异性。 11.【答案】C
【解析】DNA分子中含有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对G—C之间有三个氢键,A—T之间有两个氢键,故3和4只能是G—C;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1、2、3构成的是一个完整的脱氧核苷酸分子。 12.【答案】D
【解析】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碱基排列顺序中。DNA分子上一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构成特定的基因,所以说DNA的遗传特异性取决于它的碱基排列顺序,正确选项是D。其余选项,在不同的DNA片段之间没有区别,即所有DNA片段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嘌呤总数和嘧啶总数的比值都是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都是A、T配对,G、C配对,因此A、B、C三项都不可能成为DNA遗传特异性的根据。 13.【答案】B
【解析】每个噬菌体共有2条被标记的DNA链,n个被标记的噬菌体DNA经复制后被标记的DNA链进入2n个子代噬菌体内,所以被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m。 14.【答案】A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会导致细菌裂解,细菌的性状受到影响,A正确,D错误;噬菌体无核糖体,B错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 15.【答案】D
【解析】DNA 的复制过程需要DNA 模板、DNA聚合酶、游离的脱氧核苷酸等基本条件,核糖核苷酸是合成RNA的物质。 16.【答案】A
【解析】碱基A的数目为x,比例为y,则全部的碱基数是x/y,故A正确。在双链DNA分子中A和T数目相同,G和C数目相同,碱基C的数目是(x/y-2x)/2,故B错误。嘌呤与嘧啶比例是1,故C错误。碱基G的比例是(17.【答案】C
【解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它们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8.【答案】B
-y),故D错误。
G+C
A
G
A+C
A+G
8 / 1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