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京市海淀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反馈)--含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物理反馈试题 2016.11
A 30° 1A.如图1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同种轻质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 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B沿水平方向,A端、B端固定。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 A ) A.必定是 OA B.必定是 OB
C.必定是 OC D.OA、OB、OC同时
O C B 图1
1B.如图1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
A 重物使其静止,其中OA绳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θ, OB绳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若分别用FA和FB表示OA和OB绳上的拉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
θ O 的是( B ) B C A.FA=mgcosθ B.FB=mgcotθ m C.FA=mgsinθ D.FB=mg/sinθ 图2-12
1C.如图1所示,用三段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OA、OB、OC共同悬挂一重物使其静止,其中A端固定,OA绳与水平之间的夹角为θ。最初 OB绳是水平的,现保持θ角不变,将OB绳的B端逐渐向上移动,在B端到达O点正上方的过程中,若分别用FA和FB表示OA和OB绳上的拉力大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D ) A A.FA先变大后变小,FB先变小后变大 B.FA先变小后变大,FB先变小后变大 θ O B C.FA一直变小,FB先变大后变小
C m D.FA一直变小,FB先变小后变大
图2-12
2.在2016年的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跳水运动员获得多枚奖牌,为祖国赢得
a 荣誉。高台跳水比赛时,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最后沿竖直方向进
入水中。若此过程中运动员头部连续的运动轨迹示意图如图2中虚线所示, a、b c b、c、d为运动轨迹上的四个点。若这四个点曲线的切线均沿竖直方向,关于运
d 动员头部经过这四个点时的速度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经过a、b、c、d四个点的速度方向均一定竖直向下
水面 B.只有经过a、c两个点的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C.经过b、d两个点的速度方向可能竖直向下 v
图2 D.只有经过c点的速度方向是竖直向下
物理2P7
3.如图3甲所示,光滑平直轨道MO和ON底端平滑对接,将它们固定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轨道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它们的上端M和N位于同一水平面内。现将可视为质点的一小滑块从M端由静止释放,若小滑块经过两轨道的底端连接处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且无机械能损失,小滑块沿轨道可运动到N端。以v、s、a、Ek分别表示小球沿轨道运动的速度、相对M点的位移、加速度和动能这四个物理量的大小。图3乙中能正确反映小滑块由M端释放至第一次到达N端的运动过程中v、s、a、Ek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 A )
v s a Ek N α β O t O t O t O t O A B C D 甲
乙
图3
v
4.如图4所示,一辆可视为质点的汽车以恒定的速率驶过竖直面
图4 内的凸形桥。已知凸形桥面是圆弧形柱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D ) A.汽车在凸形桥上行驶的过程中,其加速度保持不变
B.汽车在向凸形桥最高点行驶的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在最高点时处于失重状态 C.汽车从桥底行驶到桥顶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外的力的冲量的方向向右下方 D.汽车从桥底行驶到桥顶的过程中,其所受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为零
5.如图5所示,物体A放置在物体B上,B与一轻弹簧相连,它们
A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以O点为平衡位置做简谐运动,所能到达相对于OB Q 点的最大位移处分别为P点和Q点,运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P O
图5
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B的质量为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系
统的振动周期为T,振幅为L,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物体B从P向O运动的过程中,A、B之间的摩擦力对A做正功
B.物体B处于PO之间某位置时开始计时,经T/4时间,物体B通过的路程一定为L C.当物体B的加速度为a时开始计时,每经过T时间,物体B的加速度仍为a D.当物体B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M (m)kx
M?m Q
6.2013年12月6日,“嫦娥三号”携带月球车“玉兔号”运动到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时做近月制动后被月球俘获,成功进入环月圆形轨道Ⅰ上运行,如图6所示。在“嫦娥三号”沿轨道Ⅰ经过P点时,通过调整速度使其
轨道Ⅰ 轨道Ⅱ 地月转移轨道 P 图6
进入椭圆轨道Ⅱ,在沿轨道Ⅱ经过Q点时,再次调整速度后又经过一系列辅助动作,成功实现了其在月球上的“软着陆”。对于“嫦娥三号”沿轨道Ⅰ和轨道Ⅱ运动的过程,若以月球为参考系,且只考虑月球对它的引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由于轨道Ⅱ与轨道Ⅰ都是绕月球运行,因此“嫦娥三号”在两轨道上运行具有相同的周期 B.“嫦娥三号”沿轨道Ⅱ从P到Q的过程中,月球的万有引力做正功,速率不断增大
C.由于“嫦娥三号” 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速度,因此在轨道Ⅱ上经过P的加速度也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P的加速度
D.由于轨道Ⅱ与轨道Ⅰ都是绕月球运行,因此“嫦娥三号”在这两个轨道上运行时具有相同的机械能
7反.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1=0时刻波传播到x=2.0m处的C质点,此时x=0.5m处的A质点正在负最大位移处,其波动图象如图所示。当t2=0.2s时,质点A运动到正的最大位移处,则(ABCD)
y/cm A.该简谐波的波速可能等于15m/s 2.0 B.t2= 0.2s时,位于x=2.0m处的质点C一定在平衡位置处沿yC D B 0 1 x/m 3 2 轴负方向运动
-2.0 C. t2=0.2s时,位于x=3.0m处的质点D将要开始振动,之后A
图7
与x=1.0m处的质点B完全同步 D.当x=1.0m处质点B在开始计时后第一次出现在正最大位移处时,x=2.0m处的质点C一定具有沿y轴正方向的加速度
8.将一质量为m的排球竖直向上抛出,它上升了H高度后再落回到抛出点。设排球运动过程中受到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大小恒为f的空气阻力作用,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且f A.排球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了mgH B.排球上升过程中的加速度始终大于重力加速度g C.排球上升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下降过程重力做的功 D.排球下降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变大 v0 v 9A.如图8甲所示,两个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水平传送带以恒 定的速率v运行。现使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沿与水平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以初速度v0(v0 v0 如图8乙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BCD ) 0 t0 2t0 t A.0~ t0时间内,物体相对于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越来越大 乙 B.0~t0时间内,物体的动能增量对时间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图8 C.若减小物体的初速度v0,则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一定大于2t0 D.若减小物体的初速度v0,则物体被传送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一定增加 9B.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 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 ( B )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 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 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9C.如图14所示,两个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v运行。将质量为m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经时间t后,A的速度变为v,再经过时间t后,到达传送带右端。若增大传送带运行的速率,则 ( AB ) A.物体被送到右端的时间一定小于2t v A B.物体到传送带右端时的速率可能小于传送带的速率 C.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运动的时间仍为t 图14 D.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相对位移不变 10.交警正在调查发生在无信号灯的十字路口的一起汽车相撞 2.5m 事故。根据两位司机的描述得知,发生撞车时汽车A正沿东西大道灯柱 A 向正东行驶,汽车B正沿南北大道向正北行驶。相撞后两车立即熄 B 6.0m 火并在极短的时间内叉接在一起后并排沿直线在水平路面上滑动, A 北 最终一起停在路口东北角的路灯柱旁,交警根据事故现场情况画出 P 东 了如图9所示的事故报告图。通过观察地面上留下的碰撞痕迹,交 警判定撞车的地点为该事故报告图中P点,并测量出相关的数据标 B 注在图中,又判断出两辆车的质量大致相同。为简化问题,将两车 图9 均视为质点,且它们组成的系统在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根据图 中测量数据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汽车A的动量变化较大 B. 发生碰撞的过程中汽车B的动量变化较大 C. 发生碰撞时动能较大的汽车和动能较小的汽车的动能之比约为12:5 D. 发生碰撞时动能较大的汽车和动能较小的汽车的动能之比约为144:25 物理3-5P19-P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