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生物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河东区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生物试题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7:43:00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10.天花病毒对人体来说是 ( ) ①抗原;②抗体;③传染源;④病原体 A.①、② C.③、④ 【答案】D 【解析】

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由于病原体的分布比较广和散播能力比较强,所以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流行也很难治愈。天花病毒属于病原体。

抗原是指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所以,天花病毒是抗原。故D符合题意。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B.如果你直臂提一桶水,易感到累,因为肱二头肌收和肱三头肌都处于收缩状态 C.当你端起茶杯喝水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D.把铅球推出去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答案】C 【解析】

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A正确;双手

B.②、③ D.①、④

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易感到累,B正确;当你端起茶杯喝水时,上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肱②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C错误;在掷铅球时,处于伸肘状态,因此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D正确。

12.肝炎病毒、炭疽杆菌、青霉、乳酸菌的营养方式分别是( ) A.寄生、腐生、寄生、腐生 C.寄生、寄生、腐生、腐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细菌和真菌的营养方式既有营腐生生活的也有营寄生生活的,病毒的营养方式只有寄生。 【详解】

肝炎病毒只有寄生在人的体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炭疽杆菌为细菌,靠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故营养方式为寄生;青霉菌利用长长的菌丝吸取枯枝落叶中的有机物,故营养方式为腐生;乳酸菌能将糖分解为酸,故营养方式为腐生;C正确。 故选:C。 【点睛】

注意区别一些常见微生物的生活方式。

13.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 A.光 【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4.下列进化关系,正确的是

B.温度

C.水

D.空气

B.异养、自养、腐生、寄生 D.腐生、自养、腐生、寄生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C.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B.结构复杂→结构简单 D.体型小→体型大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

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A正确; 生物从结构简单→结构复杂,不是结构复杂→结构简单,B错误

生物进化是从水生生物→陆生生物,不是陆生生物→水生生物,C错误;

高等生物也有体型较小的如蜂鸟,因此体型小→体型大不属于生物进化的趋势,D错误。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5.人们利用根系分布的特点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其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答案】A 【解析】 【分析】

在山坡和沙地造林、种草的目的是利用植物的根系来固堤保土。 【详解】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可谓“根深叶茂”,“树大根深”,可见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范围大的特点,植物的根系牢牢抓住土壤从而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系的分布特点。 16.下列现象或活动,与真菌无关的是( ) A.制作豆腐乳 C.脏衣服受潮发霉 【答案】D

B.发面蒸馒头 D.幼儿患手足口病

B.绿化环境

C.放牧牲畜

D.增加经济效益

【解析】 【分析】

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有的对人类有害,据此作答。 【详解】

A、制作豆腐乳主要用到毛霉等真菌,不符合题意。

B、发面蒸馒头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衣物上有一定的水分和营养物质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就会“长毛”发霉,“毛”是真菌的菌落,不符合题意。

D、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以手、足、口腔发生疱疹为主要特征,与真菌无关,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只要掌握了真菌的相关知识,就能正确答题。 17.在研究生命起源的过程中,米勒的实验可以说明( ) A.原始地球能形成原始生命 B.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在原始地球条件下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D.在紫外线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原始生命 【答案】C 【解析】

米勒的实验如图,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原始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向人们证实了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A正确;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C错误;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难度中等,属于理解层次。 10.天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