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梯形棚架棚安全技术措施
五 里 堠 煤 业 公 司
下组煤集中回风下山(南)架棚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中煤二处五里堠项目部 二○一二年十二月
下组煤集中回风下山(南)架棚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下组煤集中回风下山(南)开口段巷道采用炮掘按-20°下山施工,施工至104m时以270°方位角进入下组煤集中回风下山(南), 开口段采用炮掘施工,待巷道进入15#煤后采用综掘沿15#煤层顶板施工,根据地质资料及矿方钻探资料分析,巷道向前施工时会揭露DX14陷落柱,为确保施工安全,项目部决定在开口段向里施工6m后开始架设梯形棚,为确保能安全、优质、快速的施工,特编制本措施以指导施工。要求参与施工人员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 二、水文地质条件
该巷道根据矿打钻资料分析:向前施工巷道沿15#煤层顶板掘进,施工至30m时揭露断层,断层向前施工50m巷道岩石为中粒砂岩然后揭露15#煤,巷道沿煤层顶板施工,煤层顶板向上依次为中粒砂岩、泥岩、K2石灰岩,含水。
根据资料分析,现工作面以接近DX14陷落柱,顶板岩石破碎、有涌水。
三、施工方案及工艺 (一)施工方案
待将巷道施工至6米时,采用12#矿用工字钢架棚,施工时将原设计矩形断面5300×3650mm,改为梯形断面4700\\6000×3650mm,梯形棚采用12#矿用工字钢加工,梯形棚在地面按照图纸加工成型,架棚时在井下拼组安装。矿用工字钢棚规格为:顶部(梁)×墙部(腿子)=4600mm×3650mm,梯形棚每架棚间距为750mm,若顶板较为破碎时,棚间距可缩小为600mm(视现场情况而定),若顶板压力较大,
要在现有支护棚架之间进行套棚以加强支护,全断面用金属网紧贴岩面,网片采用16#铁丝双股双丝孔孔相连,然后顶、帮用背板背实(插花背设),背板采用规格为1500×50×70 mm,顶部距梁头900mm处上撑杆,安装棚腿时需挖下150mm深的腿窝,安装完成后灌注350mm深的C20混凝土台,每架梯形棚,必须采用锚杆、钢板将两帮腿子分别固定牢固,每架梯形棚顶梁和棚腿之间采用8#槽钢配合U型卡连接,梯形棚顶梁与棚腿之间的岔角为100°,然后棚腿与棚腿之间采用连接板配合U型卡固定,连接板采用8mm厚的钢板加工,以固定棚腿。拉杆采用Ф20mm圆钢加工,棚与棚之间采用8根拉杆固定,架棚施工长度根据现场岩层情况确定,待全断面进入煤层后使用锚网索+梯子梁支护。
(二)炮掘工艺流程:
交接班、安检→打眼→瓦检→装药→洒水降尘→瓦检→爆破→通风吹炮烟→洒水降尘→瓦检→敲帮问顶→永久支护、架棚→文明生产→进行下一循环。
1、打眼:采用YT-28型气腿式风钻,配备Φ22mm×2200mm的中空六角钢钎杆及Φ42mm一字形活钎头湿式凿岩,炮眼孔径为45mm。
2、装药:
使用3#煤矿许用防水乳化炸药,药卷规格为Φ35×200mm,重150g,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引爆,毫秒延期电雷管的最后一段延时不超过130ms。装药时必须使用水炮泥且长度不得小于0.5m,水炮泥之外剩余部分必须用粘土炮泥封实。
3、联线:
采用串并联方式联线。井下使用专用高频起爆器。联线时必须切断电源。放炮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只能由经过专门培训的班队长协助
进行。但是爆破母线的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爆破员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工作面。人员全部撤至警戒范围外安全地点(直巷放炮地点距警戒点不小于100m,弯道放炮地点距警戒点不小于70m)
4、爆破:
采用全断面一次起爆的的方式进行爆破。爆破员、班组长、瓦检员都必须在现场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必须使用合格的发爆器,发爆器的引爆能力不得小于100发。
1)、一炮三检制:在装药前、放炮前、放炮后检查放炮地点附近20m以内瓦斯浓度,(瓦斯浓度小于1.0%),瓦斯超限严禁爆破。
2)、三人联锁放炮制:
①放炮前,放炮员将警戒牌交给班组长;
②班组长派人警戒,下达放炮命令,同时将自己携带的放炮命令牌交给瓦检员;
③瓦检员检查瓦斯合格后,再将放炮牌交给放炮员,放炮员发出放炮口令进行放炮;
④放炮后三牌各归其主。 (三)架棚施工工艺
安全确认→前移前探梁→清理顶帮活矸、出矸→架设顶梁→挖腿窝→架设棚腿→加固、背帮接顶→安全检查。
1、掘进清理出矸
冒落区矸石采用人工配合风镐清理,清理出的矸石由人工转运至原皮带机运输系统输送至地面。
2、架棚施工工艺
(1)上梁前,首先按照中线检查巷道断面宽度,测量巷道高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必须先进行处理。
(2)上梁时,先将顶梁一头放在前探梁上,然后用力上抬顶梁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