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陇东学院《软件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陇东学院《软件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6 8:39:59

聚集关系是一种\整体-部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整体类和部分类之分。如下图所示:

4、说明动态模型的特征,说明事件,脚本、状态的含义。

动态模型是与时间和变化有关的系统性质,该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控制结构,它表示了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它关心的是系统的控制,操作的执行顺序,它从对象的事件和状态的角度出发,表现了相互行为。

事件是指特定时刻发生的某件事情,它是某事情发生的信号,它没有持续时间,它是一种相对性的快速事件。

脚本是完成系统某个功能事件序列,侧重于表达说明发生于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场景,用事件跟踪图表达。

状态是对象属性值的抽象。状态指明了对象对输入事件的响应。

5、说明功能模型的特征,比较功能模型的DFD和结构化方法的DFD异同。

答:功能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所有计算。功能模型指出发生了什么,动态模型确定什么时候发生,而对象模型确定发生的客体。功能模型表明一个计算如何从输入值得到输出值,它不考虑所计算的次序。功能模型由多张数据流图组成。数据流图说明数据流是如何从外部输入、经过操作和内部存储输出到外部的。功能模型也包括对象模型中值的约束条件。 6、说明三种分析模型的关系。

答:三种分析模型之间关系是这样的:功能模型指出发生了什么,动态模型确定什么时候发生,而对象模型确定发生的客体。 7、说明对象建模的过程。 答:对象建模的过程如下:

首先标识类和关联,因为它们影响了整体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是增加属性,进一步描述类和关联的基本网络,使用继承合并和组织类,最后将操作增加到类中去作为构造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副产品。 (1)确定类。构造对象模型的第一步是标出来自问题域的相关对象类,包括物理实体和概念。所有类在应用中都必须有意义。检查问题陈述中的所有名词,产生暂定类。然后去掉不必要的类和不正确的类。 (2)准备数据字典。为所有建模实体准备一个数据词典。准确描述各个类的精确含义,描述当前问题中的类的范围,包括对类的成员、用法方面的假设或限制。

(3)确定关联。两个或多个类之间的相互依赖就是关联。从问题中抽取所有可能的关联表示,把它们记下来,但不要过早去细化这些表述。

第17页 共22页

(4)确定属性。属性是个体对象的性质,通常用修饰性的名词词组来表示。只考虑与具体应用直接相关的属性,不考虑那些超出问题范围的属性,首先找出重要属性,避免那些只用于实现的属性,要为各个属性取有意义的名字。 (5)使用继承来细化类。 (6)完善对象模型。 8、说明动态建模的过程。 答:动态建模的过程如下: (1)准备脚本 (2)确定事件 (3)准备事件跟踪表 (4)构造状态图

9、说明功能建模的过程。 答:功能建模的过程如下: (1)确定输入、输出值 (2)建立数据流图

10、说明对象设计的步骤。

答:对象设计要确定实现用到的类、关联的完整定义,接口的形式以及实现操作方法的算法,可以增加实现必须的内部对象,对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优化。 (1)获得操作

(2)确定操作的目标对象 (3)算法设计 (4)优化设计 (5)控制的实现 (6)调整继承 (7)关联的设计

11、用面向对象方法建立一个现实问题的分析模型。 答:题目如下:

学校管理系统要存储下列数据: (1)系:系名,系主任

学生:学号,姓名,学生所属系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教师所属系 研究生:专业方向 教授:研究领域 课程:课程号,名称,学分

(2)学生每学期要选修若干门课程,每门课有一个考试成绩;莫个学期开设的莫门课程只有一个任教教师;一个教师只任教一门课;一个教师有能力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也可以有多位教师能够讲授;每个研究生只能跟随一位教授.

1)画出表示上述数据的对象模型(不必考虑服务) 2)给出实现这个对象模型的对象类设计. 解:暂无。 第11章

1、软件质量与软件质量保证的含义是什么?

答:从实际应用来说,软件质量定义包括三个一致性:

第18页 共22页

(1)与所确定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的一致性; (2)与所成文的开发标准的一致性;

(3)与所有专业开发的软件所期望的隐含特性的一致性。

软件质量保证是指确定、达到和维护所需要的软件质量而进行的所有有计划、有系统的管理活动。 2、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分为可以直接度量的因素(如单位时间内千行代码中所产生的错误)和只能间接度量的因素(如可用性和可维护性)。

3、什么是软件质量保证策略?软件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软件质量保证策略是指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过程和侧重点。 质量保证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点: (1)正确定义用户的要求。 (2)技术方法的应用。

(3)提高软件开发的工程能力。 (4)软件的复用。

(5)发挥每个开发者的能力。 (6)组织外部力量协作。 (7)排除无效劳动。 (8)提高计划和管理质量。

4、Boehm和McCall等人对软件质量度量的方法有什么异同? 略。

5、程序复杂性的度量方法有哪些? 软件复杂性的度量方法有:

1、代码行度量法:以源代码行数作为程序复杂性的度量。 2、McCabe度量法:一种基于程序控制流的复杂性度量方法。 6、什么是软件的可靠性?它们能否定量计算?

软件可靠性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概率。

衡量软件可靠性的两个常用指标是平均失效等待时间MTTF和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就是说可以定量计算。

7、为什么要进行软件评审?软件设计质量评审与程序质量评审都有哪些内容?

答:因为软件生存期每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可能引入人为错误,如果某一阶段的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传播到开发的后结阶段,引出更多错误,因此,进行软件评审是必要的,评审可以揭露软件中的缺陷然后加以改正。

设计质量评审的对象是在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数据需求规格说明,在软件概要设计阶段产生的软件概要设计说明书等。主要内容有: (1)评价软件的规格说明是否合乎用户的要求。 (2)评审可靠性。

(3)评审保密措施实现情况。 (4)评审操作特性实施情况。 (5)评审性能实现情况。

(6)评审软件是否具有可修改性、或扩充性、可互换性和可移植性。 (7)评审软件是否具有可测试性。 (8)评审软件是否具有复用性。

程序质量评审的重点在于软件本身的结构、与运行环境的接口、变更带来的影响而进行的评审活动。

第19页 共22页

8、说明容错软件的定义与容错的一般方法。 答:容错软件的定义有四种,指规定功能的软件, (1)在一定程度上对自身错误的作用具有屏蔽能力的软件。 (2)在一定程度上能从错误状态自动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软件。

(3)在因错误而发生错误时,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预期的功能的软件。 (4)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容错能力的软件。

实现容错技术的主要手段是冗余。冗余通常分为四类: (1)结构冗余,又分为静态、动态和混合冗余三种。 (2)信息冗余 (3)时间冗余 (4)冗余附加技术

第12章

1、管理包括哪些内容?答:软件工程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开发人员、组织机构、用户、文档资料等方面的管理。

2、软件项目计划中包括哪些内容?答:软件项目计划内容包括:范围进度安排成本估算计划

3、软件开发成本估算方法有哪几种?答:软件开发成本估算的方法主要有:自顶向下估算方法自底向上估算方法差别估算方法以及专家估算法、类推估算法、算式估算法等几类方法。 4、画出表示软件任务开发并行性的任务网络图。见教材2-3。

5、什么是软件?什么是基线?答:软件配置管理,简称,是指一组管理整个软件生存期各阶段中变更的活动。软件配置管理技术可以使软件变更所产生的错误达到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基线: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定点,它的作用是把开发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使本来连续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以便于检查与肯定阶段成果。

6、请叙述软件工程过程中版本控制与处理过程。答:本题可见教材2-7和12-8。

7、软件工程化的意义是什么?都有哪些软件工程标准?答:软件工程标准化可以为软件工程各个阶段的活动提供统一的行动规范和衡量准则,使得各种工作都能有章可循。软件工程标准根据其制定机构与适用范围,可分为:1、国际标准2、国家标准3、行业标准4、企业规范5、项目规范

8、请说明的作用?软件开发项目生存期各阶段包含哪些文档?答:软件文档的作用是:提高软件开发过程的能见度;提高开发效率;作为开发人员阶段工作成果和结束标志;记录开发过程的有关便于使用与维护;提供软件运行、维护和有关资料;便于用户了解软件功能、性能。软件开发项目生存期各阶段应包括的文档包括如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测试计划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操作手册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程序维护手册 第13章

1、什么是软件开发环境?请列出其发展情况。

答:软件开发环境是指在计算机的基本软件的基础上,为支持软件的开发而提供的一组工具软件系统。具体地说,软件开发环境是一组相关工具的集合。这些相关工具按一定的开发方法或一定开发处理模型组织起来的,这些相关工具支持整个软件生存期的各阶段或部分阶段。 软件开发环境的发展阶段:

(1)70年代,软件开发与设计方法出现了结构化分析技术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的SA-SD的方法学。与此相适应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技术则主要由开发孤立的软件工具而逐步向程序设计环境的开发和使用方向发展,出现了第一代的基于正文的CASE工具。

(2)80年代中期与后期,主要是实时系统设计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的发展,它克服了结构

第20页 共22页

搜索更多关于: 陇东学院《软件工程》习题参考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聚集关系是一种\整体-部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有整体类和部分类之分。如下图所示: 4、说明动态模型的特征,说明事件,脚本、状态的含义。 动态模型是与时间和变化有关的系统性质,该模型描述了系统的控制结构,它表示了瞬时的、行为化的系统控制性质,它关心的是系统的控制,操作的执行顺序,它从对象的事件和状态的角度出发,表现了相互行为。 事件是指特定时刻发生的某件事情,它是某事情发生的信号,它没有持续时间,它是一种相对性的快速事件。 脚本是完成系统某个功能事件序列,侧重于表达说明发生于系统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特定场景,用事件跟踪图表达。 状态是对象属性值的抽象。状态指明了对象对输入事件的响应。 5、说明功能模型的特征,比较功能模型的DFD和结构化方法的DFD异同。 答: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