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九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40分) 1.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
B.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这是凝华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小的露珠,这是熔化现象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①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②物态变化中,熔化、汽化、升华是吸热的;凝固、液化、凝华是放热的.
【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干夏天使用空调时,常看到出风口冒“白汽”,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需要放出热量.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的现象.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 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解答】解:A、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B、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 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
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 故选B. 【点评】(1)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 (2)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9
3.下列现象,需要吸热的是( ) A.下雾 B.下霜 C.降雨 D.结冰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在六种物态变化中,有三个吸热,三个放热.熔化、汽化和升华需要吸热;凝固、液化和凝华需要放热.
(2)明确选项中的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解答】解:A、下雾,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下霜,属于凝华现象,要放热;
C、降雨的过程中,高空的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吸热,熔化成水滴,符合题意; D、结冰属于凝固现象,需要放热.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的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4.我国随着航天事业发展需要,正在研制大功率液氢发动机.这种发动机主要是因为氢是有( )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 C.较高的热值 D.较低的沸点 【考点】燃料的热值.
【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单位质量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燃料的热值越高,在质量相同时,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大.
【解答】解:火箭燃料燃烧,必须释放很大的能量.根据这个需要,选择液氢来做燃料,原因就是热值比较大.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值定义的掌握情况,需要根据火箭的具体应用来分析.
5.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小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A、一切物体都有内能,组成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当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有关.
D、根据水的比热容比其它物质的比热容大的特点进行分析和判断. 【解答】解:
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故A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故B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故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10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可作为冷却剂.故D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分子动理论、温度影响内能的掌握及水的比热容比其它物质的比热容大的特点的应用,知道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吸收的热量多.是热学的难点,是中考的热点.
6.如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大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图像综合题. 【分析】(1)首先掌握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2)晶体在凝固前处于液态,凝固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凝固完后处于固态; (3)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不断放热,内能减小; (4)任何物质的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内能不可能为零. 【解答】解:(1)t4时刻物体温度为零,但其分子仍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具有内能,故A错误;
(2)t2时刻物体内能与t3时刻的温度相同,但是从t2时刻到t3时刻,物体要放出热量,因此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时大,故B、C错误;
(3)t1时刻温度比t2时刻温度高,所以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的特点及图象的分析,同时考查了对内能的理解及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解答】解: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体膨胀向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所以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合题意.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是通过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符合题意;
11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缸内气体,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不合题意.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对铁丝做功,铁丝的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物体的内能,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判断哪种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关键是看是能量的转化还是能量的转移,发生能量转化的是做功的方式,发生能量转移的是热传递的方式.
8.如图是某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对图象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0~t1时间内该物质一定是固体 B.T2一定是物质的沸点
C.0~t1时间内物质的分子热运动加剧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 【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1)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的特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需不段吸热,内能不断增大; (3)掌握液体沸腾时的特点: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解答】解:
A、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所以0~t1时间内该物质也可能是液体,A错误.
B、根据图象,开始吸热温度升高,最后温度不变,可能是晶体熔化图象,也可能是液体的沸腾图象,T2可能是沸点也可能是熔点,所以B错误;
C、0~t1时间,物体的温度不断升高,所以分子运动加剧,C正确;
D、t1~t2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仍需吸热,所以内能增大,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温度时间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特别是晶体熔化图象和液体沸腾图象有相似的地方,其中液体沸腾过程和晶体的熔化过程温度虽然不变,但由于不断吸热,内能增大,此点也是容易出错的地方.
9.如图所示实验,在橡胶塞受到水蒸气的压力而冲出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气体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