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学发展阶段考试题
云南省2015年上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育
学发展阶段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节气中列在阴历十一月份的是() A:小雪 B:冬至 C:小寒 D:立冬
2、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阶段。 A.直观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前概念思维 D.抽象逻辑思维
3、我国的中小学教师享有进修提高的权利,同时这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这是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规定的
D.国家最高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文件所规定的 4、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____ A:最优化教学 B:范例教学 C:发展教育 D:终身教育
5、成功教学法主张对学生实施() A:终结性评价 B:绝对性评价 C:鼓励性评价 D:鉴定性评价
6、人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称之为__ A.绘画技能 B.创造技能 C.心智技能 D.操作技能
7、提出掌握学习的心理学家是____ A:问题解决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 D:接受学习
8、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E:重视个别差异
9、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____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0、婴幼儿长骨骼的必需条件是。 A:营养和阳光 B:铁和磷
C:维生素C和钙 D:维生素 11、()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 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12、教师的教育工作能力不包括。 A:分析与综合的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C: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D:与学生的交往能力 13、师生间的相互态度表现为教师以领导者自居学生采取服从态度。这属于师生关系类型中的() A:民主型 B:依赖型 C:对立型
D:自由放任型
14、生成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对所阅读或听讲的内容产生一个__ A.新的理解 B.不同的见解 C.认知策略
D.类比或表象等
15、下面有关操作的特点正确的是() 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 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 C: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 D: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 16、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所提出的教育目标中,“培养儿童活泼开朗的性格”属于____目标的范畴。
A:智育 B:体育 C:德育 D:美育
17、一项实验显示,那些免疫系统功能较差的人,比起那些免疫系统功能一般或较强的人,在进行心理健康的测试时记录明显较差。因此,这项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者得出结论,人的免疫系统,不仅保护人类抵御生理疾病,而且保护人类抵御心理疾病。上述结论是基于以下I哪项假设?()
A:免疫系统功能较强的人比功能一般的人,更能抵御心理疾病 B: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一定患有某种相关的生理疾病 C:具有较强的免疫系统功能的人,不会患心理疾病 D:心理疾病不会引起免疫系统功能的降低 18、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__。 A.阶级性 B.道统性 C.专制性 D.多样性 E.刻板性
19、常常用砖头垒砌,却没想过可以用它来画线,这种情况是。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E:重视个别差异
2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它集中反映了__。 A.教育性质 B.教育任务 C.教育规律 D.教育内容
21、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语速控制在 A.每分钟100字以下 B.每分钟100—150字 C.每分钟150—200字 D.每分钟200字以上
22、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__。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试误法
23、根据一节课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__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理论课和实践课
24、担心“学生喜欢我吗?”、“同学们如何看我?”的老师处在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____ A:关注生存 B:关注情况 C:关注学生
D:关注教学材料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根据教学的任务,可将课分为() A:新授课 B:巩固课 C:技能课 D:检查课 E:练习课
2、掌握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四边形”概念对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影响属于() A:垂直迁移 B:水平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E:一般迁移
3、凯洛夫的“知识教育”思想中提出了教学的“三中心”,这里的“三中心”分别指() A.教师 B.学生 C.课堂教学 D.活动 E.教科书
4、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我国的____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朱熹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通过的时间是____ A:1986年4月12日 B:1986年9月1日 C:2006年6月29日 D:2006年9月1日
6、依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可以把人的性格分为__。 A.外倾型 B.理智型 C.情绪型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