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8:19:38

环境;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精神文化的源泉。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什么? 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

(1)整体有用性: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是单个或部分要素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而是各组成要素综合成生态系统之后,表现出来的有用性。

(2)空间固定性:生态系统是在某个特定地域形成的,因而生态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使用价值,也具有地域性,或称空间固定性。

(3)用途多样性: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在提供木材产品的同时,它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和观赏旅游等多种用途。

(4)持续有用性:生态资源只要利用适度,其多种使用价值可以长期存在和永续使用。 (5)共享性:生态资源使用价值是生产者与非生产者、所有者与非所有者都可共享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6)负效益性: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如果投入不当,就会使生态系统恶化或污染,这样生态资源使用价值既可以表现对人类有益,又可以表现为有害,前者是正效益,后者为负效益。

第六章 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恢复

一、选择题 D、 D、C、C 二、名词解释

1、干扰:群落外部不连续存在、间断发生的因子的突然作用或连续存在因子超“正常”范围的波动,这种作用或波动能引起有机体、种群或群落发生全部或部分明显变化,使其结构和功能受到损害或发生改变。 三、填空题

1、自然、人为;2、破坏性、增益性;3、突然、波动;4、自然、人为 5、质变、位移;6、环境、植物 四、简答题

1、干扰的生态学意义是什么?

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 2、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答:恢复生态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包括:

①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生态系统内在的生态学过程与相互作用机制。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力、生产力、恢复力与可持续性研究。 ③先锋群落的发生、发展机理与演替规律研究;

④不同干扰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受损过程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⑤生态系统退化的诊断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⑥生态系统退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模拟、预警及预测研究。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对5分。 3、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关键技术体系研究; ②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及其调控技术研究; ③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技术; ④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 ⑤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技术;

⑥典型退化系统恢复的优化模式试验示范与推广研究。 [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全对5分。 4、适度干扰在生态学上有哪些积极作用?

答:从积极的角度看,干扰的生态学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1)干扰有利于促进系统的演化(1分)。一般来说,经常遭受干扰且出现大斑块的群落,干扰后的演替早期,生物的多样性增加甚至最大,;而在缺少干扰的情况下,随时间的推移多样性下降。在很少遭受大尺度干扰得群落中,生物多样性最大值则出现在演替的后期(1分)。(2)干扰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的因子(1分)。一般来说,经常处于变化环境中物种

要比稳定环境中生存的物种更可能忍受环境压力(1分)。(3)干扰能调节生态关系(1分)。

5、简述生态恢复理论中的自我设计理论与人为设计理论的差异。

答: 自我设计理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退化生态系统将根据环境条件合理地实现自我组织并会最终改变其组分(1分)。人为设计理论则认为,通过工程方法和植物重建,可直接恢复退化生态系统,但恢复的类型可能是多样的(1分)。后一理论把物种的生活史作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并认为通过调整物种生活史的方法可加快植被的恢复(1分)。两者不同点是,自我设计埋论是在生态系统层次来考虑生态恢复,未考虑到缺乏种子库的情况下,其恢复只能靠环境条件来决定生物群落;而人为设计理论是在个体或种群层次上考虑生态恢复,这种生态恢复的方向和结果可能是多种的(2分)。

第七章 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一、填空题

1、相加作用、协同作用;2、消化道、呼吸道;3、还原、结合; 4、50%、毒性;5、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微核试验;6、生长、发育; 7、呼吸道、肾脏;8、有机、蓄积;9、镉硫、肾 二、简答题

1、简要叙述环境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

答:环境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为: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致癌、致突变试验;中毒作用机理及动物体内代谢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现场劳动卫生学与人群流行病调查;农药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2、环境污染物一般毒性评价包括哪些类型?

答:环境污染物的一般毒性评价包括急性毒性评价、蓄积毒性评价、亚慢性毒性和慢性毒性评价。

3、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分为哪几类?

答:外来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作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Ⅰ相反应(1分),亦称降解反应(degradation reaction),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这类反应直接改

变物质的基团,使之分解(1分);第二类为Ⅱ相反应(1分),也称结合反应(conjugation reaction),即毒物本身或它的代谢产物与某种内源性化学物或基团的生物合成反应(1分)。 大多数化学物先经Ⅰ相反应,增强水溶性并为Ⅱ相反应形成适当的底物,再经Ⅱ相反应,即与某些极性强的物质(如葡萄糖、硫酸、氨基酸等)结合,进一步增加其水溶性,以利于排出;少数化学物可直接进入Ⅱ相反应(1分)。 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包括哪些程序? 答:食品安全性毒理学毒性评价程序包括:

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1分)

第二阶段蓄积性毒性、致突变试验;(1分) 第三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2分)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包括致癌试验)试验。(1分) 5、简述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

答:多种外来生物活性物质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作用于集体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可以与其中任何一种物质单独分别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完全不同(1分)。环境污染物的联合作用包括如下类型:

(1)独立作用(independent effect):即多种化学物各自对机体产生不同的效应其作用的方式、途径和部位也不相同,彼此之间互无影响(1分)。

(2)相加作用(additive effect:)即多种化学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是各种化学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1分)。

(3)协同作用(synergistic effect):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生物学作用的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1分)。

(4)拮抗作用(antagonistic effect):两种化学物同时或在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学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两化学物输入机体时强度的总和(1分)。

6、举例说明污染物的生物富集现象?

搜索更多关于: 环境生态学课程试题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环境;感官、心理和精神益处;精神文化的源泉。 2、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什么? 答: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特征是: (1)整体有用性: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不是单个或部分要素对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而是各组成要素综合成生态系统之后,表现出来的有用性。 (2)空间固定性:生态系统是在某个特定地域形成的,因而生态资源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其使用价值,也具有地域性,或称空间固定性。 (3)用途多样性:例如森林生态系统在提供木材产品的同时,它还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固定二氧化碳和观赏旅游等多种用途。 (4)持续有用性:生态资源只要利用适度,其多种使用价值可以长期存在和永续使用。 (5)共享性:生态资源使用价值是生产者与非生产者、所有者与非所有者都可共享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 (6)负效益性: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投入越来越多的劳动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