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英语新课标专项训练
英语新课标专项训练 1.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2.新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 4.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实施英语课程的关键。 5.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近性)和(持续性)特点。 6.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都应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需求。 7.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话题)、(功能 )五个方面的内容。 8.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日常教学中的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 9.(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 10.英语学习策略包括 认知策略 、调控策略 、交际策略 和 资源策略 等。 11.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 说 、 读 、 写 、 听 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 和 读 是理解的技能, 说 和 写 是表达的技能。 12.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以 小学3年级 为起点。 13.在九级目标体系中,一至五级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要求。其中,4年级 应完成一级目标, 6年级 完成二级目标。 14.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至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不少于 80~90分钟。 15.评价应采用 形成性评价 与 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过程,又关注结果,使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16.《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17.我们平常说的英语“双基”教学是指 英语基础知识 和 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 18.对话课教学模式一般教学程序是复习热身,新知呈现,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发展提高。 19.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人文性 双重性质。 20.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四年级应完成 (1) 级目标,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2)级目标。 21.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 和终结性评价 相结合的方式。 22.教学建议以(描述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为主线。 23.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 促进( 心智发展 ) ,提高 ( 综合人文素养 ) 。 24.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由: (语言技能、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和 ( 文化意识 ) 这五个方面构成的。 25.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 (语音) 、 (词汇) 、(语法 )以及用于表达常见 (功能 ) 和 ( 话题 ) 的语言形式。 26.《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设为九个级别。 27.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 ( 学习策略 ) ,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 (合作) 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 (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 ) 和创新精神;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 (终身学习 ) 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8.《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小学英语的终点目标是 ( 二 )级,二级目标在词汇方面要求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 个单词和 ( 50 ) 个左右的(习惯用语)。 29.小学英语语言技能一级的读写目标,除了能看图识字,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和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简单的小故事之外,还有一条是能正确书写字母和单词 。
30.我们平常说的英语“双基”教学是指 ( 英语基础知识) 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 31.对话课教学模式一般教学程序是(复习热身,新知呈现,巩固练习,拓展应用,发展提高)。 31.英语课程总目标由五个方面构成:(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32.在义务教育阶段,从 ( 三 )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的学校,4年级应完成( 一 )级目标,6年级完成 (二 )级目标,课时安排应尽量体现短时高频的原则,保证每周三~四次教学活动,周课时总时间80~90分钟。9 年级完成 ( 五 ) 级目标,周课时按照国家课程计划执行。
33.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 (工具性 和 ( 人文性)双重性质。
34.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 (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 35.《标准》中的情感态度指 (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 等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因素。
36.《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话题)。
37.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 (模仿)来进行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38.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二)级,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五)级。 英语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和 (先进的课程理念) 为指导,立足国情,综合考虑我国英语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义务教育阶段起,建立一个以(学生)发展为本、系统而持续渐进的英语课程体系。
39.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_听 说 读 写_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其中(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 (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 40.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 词汇 语法)以及用于表达常见 (话题)和(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
41、在九级目标体系中,小学四年级应完成 (1)级目标,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2)级目标。 42、评价应采用 ( 形成性评价)和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43、教学建议以描述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 为主线。
44、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促进(心智发展 ),提高( 综合人文素养 )。
45、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语言技能由( 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 学习策略 文化意识)这五个方面构成的。
46.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 话题)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