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知识点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第二单元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相关知识)
1.国家性质:
2.政府的性质: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3.政府的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④加强社会建设 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型政府:各级政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政府履行基本职能,有效发挥作用,并不意味着政府包办一切。我国正在建设服务型政府,其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4.政府的作用:管理与服务——便民利民的政府
公民应怎样处理与政府的关系(公民对政府的正确态度):
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的帮助,监督政府的行为,是我们的公民意识强和政治素养高的体现。
5.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注意把握其三个表现) 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③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了多种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裁决制度等。
公民要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助于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6.依法行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1)是什么:依法行政就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由法律授予,行使权力必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2)为什么:
①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也决定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因此,我国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②必要性: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③意义:政府依法行政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
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不变质,提高政府的权威; 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3)怎么办: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7
7.审慎行使权力 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1)是什么:政府权利的行使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等环节。 (2)为什么:政府的决策关系国计民生。 (3)怎么办:
①政府必须审慎行使权力,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A科学决策: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B民主决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C依法决策: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②为减少决策的失误,我国政府正在建立健全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
8.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为什么;怎么办) (1)为什么: ①必要性: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我国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就必须对权力进行监督和制约;
B权力是把双刃剑。政府权力运用的好,可以指挥得法、令行禁止、造福人民;权力一旦被滥用,超越了法律的界限,就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为了防止权利的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C重要性:政府接受监督是坚持依法行政、做好工作的必要保证。 a才能更好地合民意、集民智、聚民心,作出正确的决策; b才能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
c才能防止滥用权力,防止以权谋私、钱权交易等腐败行为,保证清正廉洁; d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造福人民,建立起一个具有权威的政府。 (2)怎么办:
①有效制约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这个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 A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的监督政府权利的运行。 B要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官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利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②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 A行政系统外部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社会与公民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B行政系统内部的监督:
上级政府的监督、法制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的监督、监察部门的监督。
8
9.政务公开
(1)是什么:政府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为什么: ①必要性:
A实施政务公开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B实行政务公开是政府勇于接收群众监督的表现,是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②意义:
A有利于规范政府极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B更好地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便于公民监督政府的工作,维护自己的地合法权益。
10.政府威信(为什么;怎么办)
(1)含义:政府的权威,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形成的得到人民认可的威望和影响。
(2)政府有无威信的决定因素:一个政府能否具有威信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
(3)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这是区别政府有无威信的标志。
(4)有权威与无权威的政府行使权力的不同结果: ①有权威的政府得到人民的信任,能够:
有令则行,有禁则止;造福人民;群众认可并接受。 ②无权威的政府,与群众有隔阂,必然会导致: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不到保障;群众不满和失望。 (5)树立政府的威信:
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完善社会管理、优化公共服务,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
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应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脚踏实地的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
③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
9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