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教育教学能力评价标准
一级 二级 指标 指标 观测点 分值 10 5 10 专业专业面向,人才需求,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校企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模建设 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开发;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课程地位,课程目标确定方法,课程目标(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定位开发 是否准确,课程改革与创新思路,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的具体举措。 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教学载体选择的思路及具体内容,相关资源的设计教学与选取是否具有齐备性、适用性、先进性、特色性,是否充分发挥行业企内容 业专家或专业人员参与教材和相关资源开发的作用。 教学设采取体现工学结合的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等“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的具体体现,案例分析、项目计能力 教学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仿真模拟等教学方法的灵活选用,方法 实验、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是否合理设计,时间分配和教学进度是否科学合理,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是否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创设教学场境,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有效的教学资源。 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涵盖学生质量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合理设计教学反馈环节,评估教学保障 效果,有效运用教学反馈。 教学对学生了解清楚,教学准备充分,教案课件齐全,教具准备恰当。对学生准备 进行了管教管导,注重课堂的组织。 教学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准确;注重职业培养;突出能力本位;教学目标 设计符合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 教学教学内容取舍合理、科学;讲解、操作熟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突出教学实内容 职业行动导向。 施能力 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有选择地采用行动导向等教学过程 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教学教态亲切、自然;课堂驾驭能力强;师生互动充分发挥;板书、课件设计态度 科学,文字使用规范。 功底 仪表大方,普通话标准,语言简练、清晰,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PPT表现 效果好。气氛活跃 研究申请项目的层级、数量,项目结题的层次、数量,成果鉴定的层次与数量 项目 研究发表论文的数量、层次,引用情况,收录情况 教学研论文 究 研究参加次数、级别 活动 获奖获奖级别、数量 成果 合计
10 5 5 5 10 10 10 10 3 3 2 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