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施工方案
检查电动机、电磁铁、接触器、继电器、电阻器等电气元件的绝缘性能,用兆欧表测量其绝缘电阻,如低于0.5MΩ,应进行干燥处理,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使用。
检查电动机碳刷与滑环间的压力,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触头间的压力,是否符合各自的规定,加压力过大或过小应予以调整。
检查操纵室、控制屏(箱)、电气元件内部接线情况,如有松动或脱落等现象应予以消除。
按照电气总图或其他安装用图所示意的位置,安装全部电气设备和元件。
安装在走台上的控制屏(箱)、电阻器、发电机组等较重的设备应尽量使支架牢固地搭接在走台大拉筋上,安装位置允许按图示尺寸做适当的调整。电阻器应尽量靠近控制屏(箱)使连接导线最短。
控制屏(箱)安装后,屏面的倾斜度不大于5度,以保证屏上元件正常工作。控制屏(箱)前面的通道宽度应不小于0.5m(一般应保持0.6m,后面的间隙应不小于100㎜,以保证维修正常进行。)
电阻器叠装时不超过4箱,挂装时应不超过7箱,以免电阻过热。电阻器应沿着平行主梁的方向放置(电阻元件应平行于起重机运行方向),以减少振动和利于通风。
角钢或圆钢滑线在安装前应校直,安装时应保持水平。滑线的固定点的距离(即电柱间距)一般应在1.5-2.5m范围内。滑线端部自支架伸出部分的长度应小于0.8m。
滑线和集电器分别安装后,将无负荷的小车处于起重机中间位置,调整导电架,使集电器滑块处于水平状态,并使滑块中心与滑线中心重合。在起重机试运转中,不允许集电器有跳动现象。如有跳动,应检查原因并予以消除。
起重机上带电部分之间、带电部分和金属结构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起重机运行时,可能产生相对晃动的带电部与金属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40㎜,接线盒内接线端子之间的电气间隙大于12㎜。
- 15 -
起重机所有带电设备的外壳、电线管等均应可靠接地。小车轨道、操纵室等均应与主梁焊接接地。降压变压器低压侧的一端应接地。接地线可用截面不小于75㎜2的扁钢,10㎜2的铜线,或30㎜2的圆钢。操纵室与起重机本体间的接地用4㎜×40㎜以上的镀锌扁钢,并且不少于2处。接地线应用电焊固定,或采用设备上的接地螺钉,固定处应清除锈渍,擦净表面。不允许用捻结或锡焊等方法来连接接地。
起重机上任何一点到电网中性点间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4Ω。
在主滑线供电端(或起重机受电端)应配备熔断器,它的可熔片额定电流应为起重机或供电滑线的最大计算电流(考虑最大一台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和部分电动机的额定电流之和)的0.63倍。
※ 电气设备的调整 1、电气元件的调整
1)过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的整定:保护单台电动机的过电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I整定=2.25I额
式中 I额----被保护电动机的额定电流。总过流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按下式计算 I整定=2.25 I1额+I2额+I3额……
式中 I1额----功率最大机构的所有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如抓斗起升和开闭机构,应将两台电动机的额定电流相加)。
I2额、I3额……----其他可能同时工作的机构所有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如主钩和副钩的起重机,副钩起升机构不必计入,因主副钩同时工作是不允许的)。
2)延时继电器的整定:PQR系列控制屏延时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按表3-1值整定。平移控制屏各延时继电器列出了两种整定值,数值大者适用于惯性较大的门式起重机,数值小者适用于惯性较小的桥式起重机。
- 16 -
表3-1 延时继电器整定值 单位:S
平移控制器 继电器 三级启动电阻 1LSJ 2LSJ 3LSJ 4LSJ 5LSJ 6LSJ 7LSJ 8LSJ 3 1.5 2 1 四级启动电阻 3 1.5 0.75 2 1 0.5 起升控制屏 三级 启动电阻 0.6 0.2 0.6 0.3 四级 启动电阻 0.6 0.2 0.6 0.3 0.15 抓斗控制屏 三级 启动电阻 0.2 0.2 0.6 0.6 0.3 0.3 四级 启动电阻 0.2 0.2 0.6 0.6 0.3 0.3 0.15 0.15 3)调整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等的触头元件的开距、超程和触头压力: 开距:当触头完全分开后,动、静触头间的最短距离。
超程:当触头完全闭合后,如将静(或动)触头移去时,动(或静)触头所能移动的距离。
初压力:动、静触头开始接触的瞬间的压力。 终压力:动、静触头闭合终了时的压力。
按照表3-2所列的数据对所有触头元件进行调整。
表3-2 触头的调整数据 型号 KT10-25J/□ KT10-90J/□ CJ12-100 CJ12-150 CJ12-250 CJ12-400 CJ12-600 CJ12副触头 CJ10 开距(mm) 8-12 10±2 不小于9 10-12 12-14 14±1 16±1 4 超程(mm) 3±1 1.8±0.3 5-6 5-6 8±0.5 10±0.5 2-3 初压力(N) 不小于13.5 21.5-26.5 36-44 60±6 95±10 不小于1.5 终压力(N) 5±1 8±2 <24 29-35 50-60 90±9 135±14 >2 - 17 -
CJ10-20 CJ10副触头 JT3 JL5 CJ2-75 CJ2-150 CJ2-300 CJ2副触头 常开不小于4 常闭不小于3.5 不小于1.5 不小于0.7 不小于0.9 0.59-0.62 4)调整控制器和接触器各触头的动作一致性:为了减少控制器和接触器主触头接通与分断的弧光,延长使用寿命,必须保证各主触头通断时的动作一致性,即同时接通和同时分断。在不供电的情况下,转动控制器手柄或推动接触器衔铁,观察主触头动作情况,如发现动作不一致,应予调整。通常各主触头不同时接通或分断的距离限制在0.5mm以内。
5)控制器触头开闭顺序的检查与调整:按照电气原理图的要求,逐挡转动控制器手柄,观察触头的开闭是否与开闭表相符。如有不符应予以调整或更换凸轮片。
6)电阻器的调整:检查所有电阻器的接线是否正确,各段电阻的数值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可根据电阻元件的规格数量作简单的判断,必要时可用电桥进行测量(此时应拆除所有与电阻相连的导线)。按照标准的规定,各段电阻和总电阻的数值与所要求的数值相比,误差在±15%以内都是允许的。
双电动机拖动的机构,2台电动机所用的电阻器:其各段电阻应比较接近,软化级电阻(包括连接导线电阻在内)应尽量相等。
7)限位开关的调整:检查所有限位开关的接线是否正确,其所保护的机构到达极限位置后,触杆是否将限位开关撞开。对于LX7型开关(一般装在卷筒的尾部),必须调整触头的角度(调节范围12度-300度)以保证吊钩上升到极限位置时断电。角度调整好后,应将凸轮片压紧,以免运行过程中松动。
2、电气线路的调整:电气元件按要求整定完毕后,进行电气线路的检查与调整。首先
- 1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