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级财务会计习题
④2006年初收到2005年度的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应收利息 300 000 2006年末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3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 351 投资收益 254 649 ⑤2007年初收到2006年度的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300 000
贷:应收利息 300 000 2007年末计提利息时:
借:应收利息 3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7 622 投资收益 252 378 ⑥2008年初到期兑付并收回2007年度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5 3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5 000 000 应收利息 300 000 8.
(l)2007年1月 2日: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1000×4%)
贷:银行存款 1012.77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7.23 (2)2007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3)2007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5%=48.64(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8.64-1000×4%=8.64(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64
贷:投资收益 48.64 (4)2008年1月 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5)2008年12月31日: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972.77+8.64)×5%=49.07(万元)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9.07—1000×4%=9.07(万元)。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07
贷:投资收益 49.07 (6)2009年1月5日:
借:银行存款 40 贷:应收利息 40 (7)2009年 12月 31日: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23-8.64-9.07=9.52(万元) 投资收益=40+9.52=49.52(万元)。
29
借:应收利息 4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9.52
贷:投资收益 49.52 (8)2010年1月1日:
借:银行存款 104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000 应收利息 40 9.
(1)该债券年票面利息=20 000 ×6%= 1200(万元)
(2)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21 909.2-20 000×6%-20 000=709.2(万元) 2002年投资收益=(20 000+709.2)×5%= 1035.46(万元)
2002年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差额的摊销额=20 000×6%-(2 000+709.2)×5%=164.54(万元) 2003年投资收益=(20 000+709.2-164.5)×5%=1027.23(万元) 2003年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差额的摊销额
=20 000×6%-(20 000+709.2-164.5)×5%=172.77(万元)
2004年投资收益=(2 000+709.2-164.5-172.77)×5%=1018.60(万元) 2004年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差额的摊销额
=20 000×6%-(20 000+709.2-164.5-172.77)×5%=181.40(万元)
2005年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差额的摊销额=709.2-164.5-172.77-181.40 =190.53(万元) 2005年投资收益=1200-190.53=1009.47(万元)
(因为以前年度的数据保留了小数位数,不是精确数据,最后一年如果再按上述公式来计算,各年摊销的差额之和就会与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总差额有误差,所以最后一年的数据倒挤) (3)①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 000 应收利息 12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709.2
贷:银行存款 21 909.2 ②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应收利息 1200 ③借:应收利息 12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54 投资收益 1035.46 ④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应收利息 1200 ⑤借:应收利息 12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2.77 投资收益 1027.23 ⑥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应收利息 1200 ⑦借:应收利息 12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81.40 投资收益 1018.60 ⑧借:银行存款 1200 贷:应收利息 1200 ⑨借:应收利息 12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90.53 投资收益 1009.47 ⑩借:银行存款 21 200 贷:应收利息 1 200
30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 000 10. (1)
借:在建工程 1700 累计折旧 20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00 贷:固定资产 2 000 借:在建工程 715 贷:工程物资 400 原材料 200 应付职工薪酬 50 银行存款 66 借:固定资产 2 416
贷:在建工程 2 416 (2)
2008年厂房计提的折旧额=(2 450-50)÷20=120(万元) 借:制造费用 120 贷:累计折旧 120 (3)
2009年12月31日厂房的账面价值=2 450-120×2 =2 210(万元) 借:投资性房地产 2 450 累计折旧 240
贷:固定资产 2 4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40 (4)
2010年 12月 31日
借:银行存款 18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8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2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 11.
(1)2007年 6月30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8250 累计折旧 1191.43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00 贷:固定资产 82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 1191.43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00
截至2006年12月31日折旧=(8 250-250)/20×2.5=1 000万元,2007年 l-6月折旧=(8250-1000-300-250)/17.5×6/12=191.43万元,折旧合计1 191.43万元。 (2)2007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
惜:其他业务成本 191.43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91.43 (3)2008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
31
借:其他业务成本 382.86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82.86 借:资产减值损失 184.28 贷: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84.28 折旧=(8 250-1000-300-250)/17.5=382.86万元,账面价值=8 250-(1 191.43+191.43+382.86)—300 =6 184.28万元,未来可收回金额=6 000万元,计提184.28万元减值准备。 (4)2009年 12月 31日
借:银行存款 6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370.97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37097 折旧=(6000-250)/15.5=370.97万元
账面价值=8250(1 191.43+191.43+382.86+370.97)-(300+184.28)=5629.03万元 未来可收回金额=5 900万元,减值准备不转回。 (5)2010年6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3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300 借:其他业务成本 185.48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85.48 借:固定资产 8 25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2 322.17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484.28
贷:投资性房地产 8 250 累计折旧 2 322.17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84.28 折旧=1 191.43+191.43+382.86+370.97+185.48=2 322.17万元
账面价值=8 250-(1 191.43+191.43+382.86+370.97+185.48)-(300+184.28)=5 443.55万元 12
(1)2007年 7月 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2 800
贷:开发产品 2 5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0 2007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50 (2)2008年12月 31日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0(2 720-2 75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3)2009年 12月 31日
借:银行存款 2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70(2 650-2 720) 贷: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70 (4)2010年6月30日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