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高考语文三轮冲刺专题05文学类小说阅读之人物环境(讲)(含解析)
我说:“好的,我去。”
**······* 过了几天,我带着写好了的字,就到他家里去了。老谢住的还是原先的职工宿舍。两间小屋,外屋就是展览室,一进屋,就看到,满墙的像章。按着大小,一个个排列整齐,全都镶在玻璃镜框里。真的好壮观啊。我鼓励他说:“你干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让人们不忘那段历史。”他笑着点点头,又补充一句:“应该建个‘像章博物馆’,让人别忘了毛主席呀!”
**······**“毛主席像章展览室”通州区吕先生的书法,果然遒劲,飘逸。老谢见了挺高兴。就很麻利地放进镜框里,我帮着他,挂到了门口。牌子挂出来了,屋里也布置也像模像样的。我相信们会有好多人来参观的。
**······**可是,我没想到,就在一个月后,我偶然见到他,就问:“来家参观的人很多吧!”他显出特别失望和无奈的神色说,:“唉!现在的人,忘本,没有人去看呀!”
**······**好久未见,我顺路去看看他。一进屋,我就觉得冷冷清清的。原来老谢病了,是让骗子气的,看来病的不轻。小屋里,老谢正躺着,老伴用小勺给他喂药、老伴说:“那天,几个骗子,把他的几个像章骗走了,他就一病不起了。我让他去医院,他死活不去,他不放心屋里的这些宝贝呀!”
**······**我攥着老谢的手说:“怎回事呀?”老谢吃力地说:“他们说是大运河艺术馆的,要挑集美像章展览三天,还留了张借条,你看看!”我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借像章五枚,三天归还。落款是:大运河艺术馆 武士水···看到这儿,我就知道老谢是被骗了。一是通州没有这个艺术馆,二是落款的“武士水”分明是:‘我是谁’是意思。我劝老谢:“别急,先看病,我帮你报案,公安局会给你找回来的。行吗?”他使劲睁开眼说:“找不到了,那么好的像章哪儿去找?你知道,那可是瓷的,少见呀·····”
**······**我劝不了,只好去医院找来大夫,费了好多唇舌,老谢终于去医院了,我每天都去看他。他的病却不见好。而且越来越瘦了。大夫对我说:“他是心病,药物不好治了!”
**······**果然,不到三个月,老谢带着遗憾走了,给他送葬那天,我心里难受,想说一句,一路走好,可是我早已哭成个泪人了,什么也说不出了……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采用外貌描写的手法,用笔细致,让老谢寒酸落魄的形象跃然纸上,与后
文老谢的能干和执着形成了对比。
**······**B.老谢是一个认真负责、乐观友善的人,踏实能干是个多面手,朴实热情好交朋友,
虽然文化不高,却很喜欢看书。
**······**C.文中写老谢积极筹建博物馆,却因无人去参观而失望与无奈,实则是为了表现出老 谢
对人们淡忘过去的失望与不解。
**······**D.本文语言质朴,故事情节生动,作者主要采用外貌、语言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
执着的平凡人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17
【答案】A
【解析】题干是“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
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A项,“与后文老谢的能干形成了对比”分析有误,作者开篇写老谢其貌不扬主要是为了表现老谢的执着精神。衣着寒酸与否和是否能干并无逻辑关系,故而不能构成对比。
**······**(2)老谢的“执着”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
【答案】①老谢干活很执着,把自己力所能及的都修理好才作罢;②老谢对女儿婚姻以及女
儿出走的态度也是一种执着;③老谢收藏5000余枚毛主席像章,追忆那个年代,这也是一种执着;④老谢在家筹办 “毛主席像章展览室”把像章分门别类排列的整整齐齐,也是一种执着;⑤老谢对珍贵像章被骗耿耿于怀以至于生病去世,也是执着的体现。
**······*【解析】题干是“老谢的‘执着’在文中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本题考查欣
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点睛: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
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
18
分析)。比如本题,可以抓住老谢的表现来分析其特点。
**······**(3)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答案】①老谢因为执着于像章被骗而生病致死是情节发展的必然,使得故事情节略有波澜,
形成了小说的高潮;②这样的结局符合老谢执着的人物形象,使得老谢这一形象更具典型性;③这样的结局升华了小说的主题,促使读者反思“执着”的意义。
**······**【解析】题干是“小说设置这样的结局,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分
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点睛:文章的结尾主要有“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直接点明主
旨”“急转直下”“环境渲染”等方式,作用分别“结构严谨、悬念丛生”“留下回味、想象的空间”“中心突出”“富有戏剧性”等,还要结合人物的塑造,主旨的表达进行进一步分析。小说阅读结尾题出题格式:1.这篇小说的结尾令人印象深刻,请赏析它的妙处。2.谈谈你对这篇小说结尾的看法。3.有人说这篇小说的结尾很震撼人心,有人说还是去掉结尾好。你认为怎样更好?为什么?小说结尾分析答题角:1.情节角度,①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②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 基调一致。2.主题角度:深化主题+结合内容具体分析(讽刺,揭露……)。3.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1)情感角度,悲剧性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喜剧性结尾,符合主人公的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考向二: 环境描写 【真题典例】
1.【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天 嚣 赵长天
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 19
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巡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有人敲门!” 他喊起来。
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门别开得太大!” “找根棍子撑住!”
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