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永清镇政府工作报告(含中医)
努力,把永清建成安岳中部优势突出的产业大镇。
(四)建设增长极,拓展竞争优势。依托永兴路快捷通道,以永清、永隆场镇为重点,科学规划,相向发展,打造镇域核心经济增长极,依托烽石快捷路和关刀桥水库打造永清关刀桥水库生态旅游区。一是按照“工业经济园区化、园区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集群化”的思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鞋业、机砖、农机、预制等支柱企业,培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外资投入5个亿。二是按照“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思路,以餐饮、旅游为重点,挖掘特色产业文化、生态休闲、旅游资源、文物资源,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建设特色餐饮业和生态旅游业,带动地产、房产高质量运行,服务业增加值达0.5亿元以上。三是按照“布局科学化、功能区域化”的思路,大力实施政治中心西移工程,高标准建设流湖商住区、西部商住区,着力打造登岗坡生态公园,建成西部新区文化中心和西部新区商贸中心,完善水电气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总投资2.3亿元。力争场镇面积达2.4平方公里,比现在翻一番。
与此同时,高度观注民生民本。坚持教育优先,加大投入,提高质量,实现学前教育、普通教育、特殊教育以及各种技能培训协调发展,小学、中学成功创建市级示范小学和县级示范中学,中心幼儿园成功创建三级幼儿园,同时容纳幼儿1000名以上,永隆九义校建成人民满意的学校。完成中心卫生院改扩建工程及24个村级卫生站建设;完善覆盖城乡低收入、困难家庭的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及各项专门救助制度,有效解决
13
特困群众生活无保障,以及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难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素质得到明显提高。完善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敬老院建成“星光老年之家”,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狠抓“新农保”、“新农合”保障政策“四个全覆盖”。推进全面创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完善镇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初步实现全民开放、全民就业、全民致富。加强社会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不断完善镇村调解体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做到统筹镇村的机制体制基本建立,镇村差距明显缩小,公共服务基本均衡,人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三、2012年工作重点和措施
2012年是永清镇第六届政府的开局年,也是十二五发展的承接年,更是我镇公路大建设、城镇大开发、产业大发展、经济大跨越的开局年,我们必须紧紧围绕第六次镇党代会精神和确立的目标,采取“重点突破,激活全局”的手法,分领域、分行业、分项目确立突破方向、找准突破路途、加快突破步伐,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政府的工作重点和措施是:
(一)以科学的规划和重大的项目为支撑,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努力形成支撑长远发展的硬件体系。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完成投资0.3亿元。永兴路快捷道完成主体工程,配合敲定烽石路快捷通道规划方案,力争完成规划放线;整合通达工程和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14
项目,完成通畅工程20公里;抢抓省道、县道布局调整机遇,积极争取我镇更多道路列入县道路网。加强道路、过境公路管护,尽可能提高通行能力。
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配合规划永清关刀桥水库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启动挂石沟水库建设的申报立项和永隆至永清河流整治立项;积极争取更多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健全防洪减灾与抗旱服务体系,探索完善水利设施运行新机制,充分发挥水利设施功能。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整合土地挂钩、中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扶贫新村重大项目等,新建排灌渠系500米,山坪塘(囤水田)10口,小微型水利设施20处,电灌站1处,“红尘找水”打井800口;整治排灌渠系800米,山坪塘10口,小微型水利设施40处,电灌站2处,石河堰3处;加大渠系清淤力度,确保不误农时;依托新农村建设,逐步完善通社公路、入户小板路。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造林绿化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42%。推进村级阵地、文化体育等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做好农村广播电视、电力、通讯设施日常维护,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以创新的手法和关键的措施为突破,坚定不移地加快镇村建设步伐。加快拓展场镇建设规模,完善配套功能,提升城镇化水平,着力建设安岳中部经济区域中心城市。
狠抓小城镇建设。围绕“两极、五重、两轴”总体部署,依托永兴路快捷通道、关刀桥水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
15
融入地域特点和文化元素,进一步完善、优化永清、永隆场镇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永清政治中心西移和土地挂钩项目,拉大水巷街、青龙街、李家街框架,力争在城镇扩张上率先破题。完成青龙街硬化200米,完善水、电、气及垃圾堆放、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场镇面积扩大到1.5平方公里。
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依托土地挂钩、扶贫新村建设项目,规范提升石碾村、流湖村新农村发展示范区,打造全镇新农村示范亮点。坚持连片建设新农村原则,采取规划在前、启动在后,积极争取项目,集中资金启动新农村示范片建设,着力打造产业鲜明的新村亮点。依托关刀桥水库建设、农村风貌集中建设项目,建成岳林路永清段新村示范带。真正起到示范效果。
(三)以科学的布局和灵活的机制为关键,坚定不移地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合理布局三次产业经济板块,建设现代农业,发展新型工业,拉长三产短板。
推动现代农业基地提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5.4万亩,总产2.4万吨。坚持“业主带动、大户推动、农民全动”的发展路径,“以点带面、以点连线、板块推进”的手法,全面建设永兴路快捷通道沿线柠檬产业带;巩固提高现有柠檬产业基地,探索推广农民依托产业增收致富发展模式,全年标准化定植柠檬0.2万亩;整合现有柠檬专业合作社,顺利加入安岳柠檬专业联合社,推动我县组团式开拓柠檬销售市场。按照“查漏补缺、适度扩张”的原则,稳步发展银杏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和青花椒特色产业基地,加强管理,创新机制,实现基地提质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