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永清镇政府工作报告(含中医)
2012年永清镇政府工作报告
——在第六届永清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2012年1月24日) 党委副书记 廖大军(提名镇长)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现在,我代表永清镇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代表们审议,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过去五年是永清镇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临国内经济因国际金融危机等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的冲击,面对“5.12”汶川和“4.14”玉树特大地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加之国内房地产等固投和货币信贷投放政策的不稳定性,县委、县政府“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镇政府团结带领近4万永清人民,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团结奋进,锐意创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
——五年来,我镇社会生产力、综合实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克服各种经济困难和自然灾害,狠抓经济发展,胜利完成第五届政府和“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人民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全镇生产总值实现4.89亿元,比2006年(下同)的2.58亿元增长89.53%,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1.14亿元,年增长9%;第二产业0.77亿元,年增长24%;第三产
1
业0.67亿元,年增长17%。粮食总产2.2万吨,增长34%,财政总收入1100万元,增长56%。
——五年来,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0.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 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14%;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民生得到全面改善。
——五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一定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经济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对外交流面不断扩大,开放型经济水平有所提升。
——五年来,我镇影响力在全县显著提高。我镇在安岳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产业发展、城镇扩张、基础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成效逐年凸显,经济排位由全县第11位提升到第8位,社会影力进一步提高。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提质增效。我们积极探索符合我镇实际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路径和发展机制,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由44:30:26调整为34:35:31。
1、积极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一是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实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1万亩,狠抓科技创新,千方百计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围绕农民增收,积极发展柠檬1.2万亩,青花椒0.65万亩,银杏0.4万亩,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日趋突现。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充分发挥“六方合作+保险”机制作
2
用,加快发展生猪、小家禽,适度发展肉牛等特色养殖。2011年预计出栏生猪3.7万头,小家禽48万只,实现产值1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三是探索创新利益连接机制。围绕“引业主、育大户、带农富”的思路,充分发挥农业保险、“柠檬产权+信贷”的作用,不断完善产业利益连接机制。培育生猪养殖大户35户,发展规模生猪养殖场8个、养鸡场1个、养牛场1个;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2个,其中柠檬8个,青花椒5个,养猪8个,养兔1个,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四是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扎实落实中央惠民政策,全面兑现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1213万元,能繁母猪补贴5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160万元,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48万元。大力实施“五创工程”,以场镇建筑业、服务业、乡镇企业为基本单元,鼓励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拉动内需,支持发展。以提高农民工素质为重点,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和扶贫培训工程。全面实施“回归工程”,鼓励返乡人员带资金、技术、人才回乡创业。五年来共输出劳动力6万余人次,劳务收入4个亿。
2、狠抓市场培育,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惠民政策,优先发展机械、预制、地产等重点行业;依托特色农业,突出生态观光、特色消费、风貌塑造等重点领域。万和、文辉等特色餐饮业发展迅速,年经营额1000万元以上;累积建成商品房10万平方米,从业人员3000人以上,实现产值5600万元,年均增长20%。
3、注重培育引资两手抓,着力发展中小企业。坚持规模与
3
质量相统一、发展与环境相协调、培育与引资相结合。一是积极培育企业。引导企业调整产业结构,狠抓技术改造,拓展产品市场,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狠抓招商引资。依托资源优势,突出项目带动,实行项目对接招商,促进外来资金投入。农机具厂、“四绣”机砖厂、荣华鞋厂、预制件厂、四川通世达责任有限公司永清房地产项目部等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安岳县金钢洞农牧开发公司意向协议入驻我镇三元村,预计投资1000万元以上。五年来,共引进外资2个亿以上,2011年全镇工业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3亿元,增长119%。
(二)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功能,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我们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着力构建城镇框架、交通网络、水利格局,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
1、以解决路、水问题为重点,加快构建交通、水利网络。一是积极争取通达、通畅、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农业综合开发、新村扶贫、国土整治等项目,投资0.3亿元建成村级公路146公里,其中通达公路106公里,通畅公路40公里,基本实现“社社通达、60%的村通畅”。投资300余万元整修永灌路和场镇过境公路。永清至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快捷通道(永兴路快捷通道)已完成放线,招投标即将结束,2011年底破土动工。“烽石”路(安岳—永清—石羊)已成功立项,规划方案基本确立,可望明年进入实施程序。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4600万元,完成“红层找水”打井2590口,新建山坪塘5口、蓄水池50口,整治山坪塘60口、石河堰12处、提灌站2座,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