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临床实验室血培养指导原则
的皮肤消毒。
2.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操作(70%异丙醇酒精、含碘消毒剂、70%异丙醇酒精),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
3.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 4.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用真空采血装置能降低污染率。
说明:无论采用何种采血方法,血培养可接受的污染率通常是≤3%[15]
三. 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要求:1.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
2.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不得冷藏中冷冻。
说明:延迟血培养瓶放入血自动血培养检测系统可延迟或妨碍细菌生长的检测。不建议将血培养瓶放置于室温超过2个小时。血培养标本冷藏中冷冻会将一些微生物杀灭,将装着液体的容器冰冻也会使容 器破裂。溶解离心的血培养标本也不该放置超过8小时,超过这个时间会使特殊病原菌的降低分离率或生长延缓。
四. 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遇到下列血培养标本应拒收并且要求重新采集标本:
1、瓶子上贴的标签错误未贴标签; 2、血培养闰打破的、损坏的或渗漏 3、血液凝固
五. 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离的关键因素
(一) 采血量:
从血中最佳分离细菌和真菌依赖于培养适当量的采血量 [见第二节,一,(三)说明]
(二) 血肉汤比例
正常人体血液内包含有抑制生长的物质。其中有补体,溶菌酶,吞噬细胞,抗体,和抗生素(假如病人采血培养前正接受抗生素治疗)。为了减少这些抑制因子浓度从而降低其抑菌活性,通常血-肉汤比例为1:5到1:10.未按照这一比例将造成血培养的假阳性。而一些商品化血培养瓶使用的血-肉汤比例小于1:5,是因为在其中啬了与血中抑制因子结合并使其失活的特殊物质。儿科病人的血标本可以被接种入专为儿科设计的血培养瓶,这些瓶子可以接种较少的血容量却保持了血-肉汤比例。
(三) 培养基的选择
推荐使用商品化的培养基。
使用添加抗菌药物吸附剂(如树脂或活性碳)的血培养瓶有助于提高己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血培
养的检出率,增加细菌的分离速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污染菌的检出率。
(四) 孵育条件
温度:细菌和真菌血培养需要在标本采集和运输至实验室后孵育于35℃。全自动血培养仪器设置的温度一般为35℃。
空气:在商品化的需氧血培养瓶中加入了不同量的二氧化碳,厌氧培养瓶中加入了二氧化碳和氮气以利于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
(五) 血培养的培养周期
要求:自动化血培养仪的标准血培养周期为5天[16,17]。传统的手工方法,推荐孵育7天。全自动仪器培养5天后阴性血培养标本无需常规进行转种。
说明:有研究表明,95%-97%的有临床价值的细菌会在3-4天内被自动血培养系统检出,目前仍然推荐5天的培养周期。特殊情况可适当处长培养时间。如临床怀疑布鲁氏菌感染,可处长培养至28天,怀疑军团菌感染,可处长培养至10天等。
(六) 摇动
摇动血培养瓶,特别是在孵育的最初24小时内,能增加提高需氧瓶中微生物的检出率和检出速度。摇动厌氧血培养瓶不会对细菌生长不利。目前使用的全自动仪器是持续地摇动血培养瓶。
(七) 监控频率
以琼脂基质作为血培养瓶的组成部分的双向血培养瓶,需要每天进行目测检查来检测细菌生长。全自动血培养系统要求设定规律的10-24分钟时间间隔来监测需氧血培养瓶和厌氧血培养瓶中细菌生长曲线。当出现提示生长的阳性信号时进行次代培养。当自动化系统的阴性血培养的监控时间在5天以上时,常规、盲法和终末次代培养是不必要的
六. 几种特殊要求的血培养
(一) 真菌血培养
要求:怀疑真菌菌血症的患者采用需氧血培养瓶采集标本。
说明:研究证明,与厌氧瓶相比,酵母菌在需氧瓶中能够更好的分离。多数酵母菌和酵母样真菌能在孵能 2至5天被检测到,而一引起酵母菌(如光滑今珠菌,新型隐球菌)则需要更长时间的孵育。虽然双相真菌可以在多数商业化制备的需氧血培养上生长,但检测可以需要2至4周的时间。因此自动化血培养系统不能用于双相真菌的检测。一旦怀疑为双相真菌或丝状真菌感染,血液需经溶解-离心浓缩并接种于琼脂培养基上。
(二) 分枝杆菌血培养
要求:分枝杆菌血培养必需用特殊的商品化分枝杆菌血培养瓶。所有培养培养都必须
孵育至少4周。培养温度为25~30℃,
说明:虽然分枝杆菌并不是需要特别复杂复杂营养的微生物,但是从血标本中优化分离分枝杆菌,需要在肉汤培养基中补充脂肪(如,油酸),白蛋白,和二氧化碳。一些分枝杆菌种属(如,日内瓦分枝杆菌,嗜血分枝杆菌)需要像分枝杆菌,血红素,血红蛋白或枸椽酸铁铵这样的添加剂。
(三) 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CRBSI)
1、 短期外周导管
要求:通过静脉穿刺获得病人的两套外周血培养(双瓶双侧)。无菌操作拔云导管并用Maki半定量方法培养。
培养结果的解释:
一 假如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且导管片段也是阳性(半定量≥15个菌落)并且为同一菌:提示
CRBSI。
一 假如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而且导管片段阴性:不可以下定论;但是如果结果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或念珠菌属,而且排除其他任何可鉴别来源的感染则提示CRBSI。
一 假如血培养阴性,而且导管片段阳性,尽管有菌落计数,仍然提示导管定植而非CRBSI。 一 假如血培养阴性,而且导管片段也是阴性,则不可能是CRBSI。
2、 中心静脉导管及静脉留置口(VAP)
(一) 方法一
要求:对怀疑患CRBSI的病人采集至少两套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采集来自外周血静脉穿刺并做好标记,另一套应该从导管口或VAP隔膜无菌采集,采集时间应与外周血血培养相近,并做好标记。
培养结果的解释: ? ?
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并排除其它任何来源的感染,提示为CRBSI
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种细菌,而且来自导管的血培养报阳时间比外周静脉血培养早120分钟,提示为CRBSI。如果排除其他任何来源的感染,两套血培养报阳差异时间小于120分钟,并且为同一种耐药谱一致,也提可能为CRBSI ?
如果两套血培养阳性,而且来自导管的血培养细菌数量为至少5倍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的CFUs/ml,如果排除其他任何来源的感染,也提可能为CRBSI(适用于手工定量血培养系统,比如溶解/离心浓缩方法) ? ? ?
假如只有从导管抽血的那套是阳性的:不能得出CRBSI的结论,提示导管定植菌或者是培养采集过程中的污染
如果仅来从外周静脉的血培养是阳性:不能定义为CRBSI,但如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排除其他任何来源的感染,则提示可能为CRBSI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阴性,不是CRBSI
(二) 方法二
要求:通过独立的外周静脉穿刺点无菌采集两套血培养。
拔除可疑的导管,将导管片段远端5cm无菌剪切并将其交付于实验室进行Maki,s半定是滚碟法培养或
振荡或超声之后进行定量培养。
培养结果的解释 ? ?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同时导管末端培养为阳性,而且根据鉴定结果和药敏谱两种培养结果为同一种细菌,提示可能为CRBSI
如果一套或多套血培养阳性,同时导管末端培养为阴性,如果培养结果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属且缺乏其它感染的来源则提示可能为CRBSI,其确认可能要求额外的血培养阳性结果且是同一种细菌作为结果支持 ? ?
假如血培养阴性,而导管末端培养阳性,提示导管定植菌,不是CRBSI 如果两套血培养均为阴性,导管末端培养也为阴性,不是CRBSI
(四) 感染性细菌性心内内膜炎
1、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要求:在经验性抗生素用药前30min之内采集血培养。最初采集3套血培养。假如这些血培养在24
小时之内结果是阴性的,再采集2套血培养,总共是5套。
2、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要求:需在30分钟至1小时之内连续抽取血培养,可以证明持续性菌血症,并为临床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最初采集3套血培养。假如这些血培养在24小时内结果是阴性的,再采集2套血培养,总共是5套。
说明:在采集怀疑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人血培养时皮肤消毒是相当重要的。在具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人工心脏瓣膜的病人,主要的病原菌是皮肤菌群,比如凝血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因此,特别重要的是血培养需要通过静脉穿刺获得,而不是通过留置于血管内的装置。来源于导管的血培养增加了的污染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错误结论。
有研究表明(18):造成感染性心内膜炎“培养阴性”的另一个可能原因是被称为:营养变异的链球菌”(NVS)的存在。因此特别需要强调需氧和厌氧瓶的同时采集。
建议采用正确的皮肤消毒,从不同的外周静脉部位分别采集血培养,不能从留置的导管采血。
(五) 真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要求:可参见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说明:对细菌性心内膜炎诊断的许多技术同样也可以用于诊断真菌性心内膜炎。许多常规的手工或自动化血培养系统的培养基可以满足酵母菌的生长需要,如念珠菌的生长。假如这些常规血培养是阴性的,那么使用特殊的“真菌血培养”是需要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