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学
20个人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而心理发展对生理发展具有能动作用。
21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顺序性(针对这个特点,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发展);
阶段性(针对这个特点,教育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不均衡性;(这个发展特点决定教育者要善于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给予合适的教育) 差异性;(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
互补性。(要求每个教育者都要努力发挥青少年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22青春期中学生的时代发展特点有:生理成熟提前;思维活跃但学习兴趣不高;价值观念多元化具有较高的职业理想和务实的人生观;心理问题增多。
23影响人的发展的主要观点有哪些?:
人的发展是一个多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在历史上人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很多,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是有单因素决定论,双因素决定论以及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论等。单因素决定论认为在众多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只有一个是起决定作用的。即内因,人的自然性的决定作用,如遗传决定论,成熟决定论等。多因素多层次相互作用论事把发展主体的自身作用也列入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之中。如皮亚杰把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归结为: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及内部机制的平衡化。
24学界较普遍的把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归结为: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25遗传素质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体现在: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对人的年龄特征有影响作用;正确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26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环境包括两种: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7学生原有的知识、学习方法、师资水平、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外在的因素都可以影响到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
5
28实现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条件:教育自身的状况;家庭环境因素;社会发展状况。
教育自身的条件包括哪些:教育主导作用发挥的程度和效果取决于教育自身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教育的物质条件,教师素质。管理水平等。
29教育目的的内部结构包括:对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指明受教育者要实现的社会价值。
30教育目的的外部结构包括哪些?
第一层次是国家的教育目的,简称教育目的。 第二层次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的。 第三层是教师的教学目标
31教育目的的实际依据有哪些?
包括:a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的性质直接决定于社会的政治性质。B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
32我国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实质是什么?
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其基本精神实质是一致的。首先是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其次,要求人才要全面发展。第三,要求人才具有独立个性。
33中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教育内容是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基本技能、基本行为规范以及学习生活的基本习惯。
34中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教育奠定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基础。
35教育制度有哪两个基本方面?
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二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
36就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而言,教育制度通常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教育的施教系统;二是教育的管理系统。
6
37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或终身教育制度。
38学制的类型大致分为三种:双轨制、单轨制和分支型。美国的学制是典型的单轨制。前苏联的学制是典型的分支型学制。
39壬寅学制”是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是1902年清朝官学大臣张百熙模仿日本学制而拟定的。
“40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
41现代学制的发展:从纵向学校系统分析,双轨学制在向分支型学制和单轨学制方向发展; 从横向学校阶段看,每个阶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42教师职业的理解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是一种职业人员;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人员。
43中学教师的职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对社会的价值和对个人的价值。
44中学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好学生。 中学教师的基本任务:教好功课。
忠诚教育事业,献身教育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45中学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哪些方面?精深的基础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扎实的教育理论知识;从事教育活动的能力素养。
46中学生的教育原则是:全面教育原则;发展的教育原则
47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包括:(1)组织管理能力(2)语言表达能力(3)自我调控能力(4)教育科研能力
7
48中学师生关系主要包括:教育关系、心理关系以及道德关系。
49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主要有:教育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
50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 课程与教学虽然有关联,但又是各不相同的两个研究领域。 第二,课程与教学肯定存在着相互依存的交叉关系, 第三,课程与教学虽是可以进行分开研究与分析的领域。
51影响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52中学课程的文本表现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
53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教材包括教科书和相关辅助资料:教科书,辅导资料,补充材料,课程包。
54隐形课程特点
(1) 隐形课程的影响具有弥漫性和普遍性 (2) 隐形课程的影响具有持久性
(3) 隐形课程的教育影响既可能是积极性,也可能是消极的。
55显性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显性课程主要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综合课程。
56综合课程的类型是多样的,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
57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课程课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58课程结构: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59课程内容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时代性
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