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陈民福结合八年湖南职高对口高考试题绘制的《幼儿教育学》书中案例分析题复习专题
湖南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师范课题组组长陈民福老师结合八年高考四稿精心编制
B作息制度及生活管理方式不同
幼儿园教育事业的生活节奏是宽松的。游戏时间较多,生活管理没有强制性,没有出勤的要求,教师对幼儿在生活上照顾的比较多;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而紧张,作息制度严格。游戏较少,教师对孩子的照顾较少。
C师生关系不同
幼儿园教育事业教师与幼儿个别接触机会多,时间长,涉及面广,关系密切、具体;小学阶段师生接触主要在课堂上,个别接触少,涉及面窄。
D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
幼儿园阶段的教师的环境布置生动活泼,幼儿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中,有丰富的玩具和材料供幼儿操及摆弄,幼儿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由的选择游戏及与同伴交往;小学阶段教室环境的布置相对严肃,教师的桌椅摆放固定,教师没有玩具,学生自由选择活动的余地较少。
E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社会及成人对幼儿要求相对宽松,给幼儿一个快乐的童年全社会都认可。幼儿园的孩子学习压力小,也没有来自完成学习任务的苦恼;小学的孩子压力较大,自由少,孩子为了完成家长的期望不得不奔波在学习中。
(二)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规律
儿童的成长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有一定的阶段性,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特点。比如儿童的思维发展,前一阶段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小学后就是以逻辑思维的发展为主。但是各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前、后两个阶段之间存在一个兼具两个阶段特点的交叉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既保留了上一阶段的某些特征,又拥有下一阶段刚刚出现的某些特点,这一时期教育学上被称为过渡期。两类教育机构都比较重视阶段性,而忽视阶段之间的过渡,这是造成幼儿园与小学不衔接的根本原因。
★2.幼小衔接工作的的意义与任务
A使儿童能够尽快地适应新生活; B为儿童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工作内容与注意事项) 1.幼小衔接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A培养主动性 B培养独立性
C发展人的交往能力
D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A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园合作,严格一致)
B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学习兴趣、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 C丰富感知经验,发展基本能力(反对重知识轻思维能力的培养) ★2.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一)幼小衔接工作应贯串于整个幼儿期 (二)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
(三)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
(四)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1
湖南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师范课题组组长陈民福老师结合八年高考四稿精心编制
三.儿童上学后面临的主要困难及教育策略
(一)身体适应方面
(1)主要困难表现:疲劳、食欲不振、睡眠不足、体重下降,甚至频频生病等。
(2)教育策略与措施: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其幼儿掌握自我服务的技能与方法,增强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
(二)社会适应方面(列表比较) 主要困难表现 主要原因 教育策略与措施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还给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并多给幼儿正面鼓励,组织一些专门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与能力。及时进行检查和评价。 制定班级规则以幼儿为主体,平时多与幼儿做约定,定下来的事一定要做,从小养成对规则的关注和遵循的习惯。了解一些风俗习惯以及特定社交场合的交往规则。多正面强化,经常与幼儿分享自己交往中的心得。 加强家园合作。创造机会,从小处教育,严格要求。及时鼓励,正确强化。教给予幼儿正确和安全的行为方式,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观察了解,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规范教育者的行为,树立榜样;帮助幼儿学会正确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教育的同情心;教给一些人际交往的方式方法。 缺乏任务意识 包办过多,幼儿独立完和完成任务的成任务的机会少,教育者过分能力不足 关注幼儿完成任务的结果。 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薄弱 不知道规则或对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包办过多,幼儿独立完成任务的机会少,教育者过分关注幼儿完成任务的结果。 情绪不能自控,没有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规则和方法。 独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 人际交往能力缺乏 (二)学习适应方面
(1)主要困难表现在其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包括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注意力、坚持性、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而不是在智力与知识上。表现在:
--------有的不会翻书、上课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写字姿势不正确,写作业时间太长(边写边玩)等。
(2)教育策略与措施:
A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B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 C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 D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四、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它是为小学教育打基础的。所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就是要向幼儿园下放小学及其以上的教学科目和内容,这样才能为幼儿入学做好全面准备。请分
22
湖南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师范课题组组长陈民福老师结合八年高考四稿精心编制
析:
(1)这一观点是否妥当?
(2)如何做好幼儿园课程与小学课程的衔接工作? 答案:不妥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A衔接工作应该由双方共同完成。幼儿园课程必须考虑小学需要,而小学课程,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课程,必须考虑以幼儿园课程为基础。(学前班课程)
B两者都必须站在整个基础教育甚至终身教育的高度,把价值追求共同指向于人的今后的发展。
C幼儿园教育为幼儿入小学做准备,最根本的是素质方面的准备,以有利于幼儿进入小学之后持续学习和发展。
D幼儿园课程要促进幼儿各方面全面发展。(身心发展、体智德美、知情意行)
五、2010年/48题:某幼儿园很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幼儿园大班的活动都是为促进幼儿“智”的发展而开展,让大班小朋友认识汉字,学拼音,做算术题。结果,在这个幼儿园毕业的幼儿进入小班后还是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请分析:
(1)幼儿进入小学后不能适应的原因是什么?
(2)幼儿园应怎样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才能让幼儿适应小学生活?
六、根据下面幼儿入学不适应性的困难,提出你的教育策略。
1.儿童入学不适应小学连续上课的方式,感到比较疲劳,每天喝水很少,睡眠不足,体重下降,甚至生病等。要克服此类困难,你应该怎么办?
2.许多新入学的儿童缺乏完成任务的成就动机和责任感,缺乏独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毅力,缺乏完成某些任务的能力。为此,幼儿教师应采取什么策略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
3.儿童规则意识淡薄、执行规则能力较差有多种表现:上课随便说话、玩东西、搞小动作,甚至上课打斗、吵闹等。幼儿不遵守规则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4.在幼儿学习和生活中,常反映出幼儿独立性方面的问题,自己能做的事却依赖父母,不会照料自己的生活,不会保护自己。对于此类问题应该怎么办?并谈谈具体的教育措施。
5.一些幼儿不能与伙伴友好和睦相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没有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的规则与方法。要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应怎么办? 6.幼儿之间冲突发生的原因常常是什么?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个好的人缘?
7.有的幼儿初上学有诸多在学习适应方面的困难:读书时不会翻书、上课坐不住、写字姿势不正确、写作业耗费的时间太长。面对如此问题,如何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23
湖南永州综合职业中专学校师范课题组组长陈民福老师结合八年高考四稿精心编制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