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苗族芦笙舞的起源与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苗族芦笙舞的起源与发展
作者:万斌
来源:《新一代》2018年第01期
摘 要: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苗族的鼓舞和芦笙舞都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的重要的舞种,传承着中国的舞蹈和历史文化。在这里,主要介绍了苗族芦笙舞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体会我们文山的苗族的魅力风采。
关键词:苗族;芦笙舞;起源;发展演变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相传原始社会的“三苗”或“又苗”就是苗族的祖先。苗族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拥有着丰富的歌曲和舞蹈。苗族独特的文化和习俗,传承着远古的文化意义。苗族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舞蹈,在民间流传着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和古瓢舞等各种舞蹈。而在苗族的舞蹈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芦笙舞,也是我们国家流传最广的苗族舞蹈,在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每年都举行着芦笙舞的盛会。芦笙舞表现出苗族的文化和习俗,凝结着苗族的文化精髓,传承者苗族的民族精神。 一、芦笙舞的起源
苗族的历史渊源由来已久,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的文化绚丽多彩,有着丰富的神话故事,而芦笙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是苗族历史文化的一个结晶。芦笙是文山苗族的主要乐器,也是苗族的符号和象征,苗族同胞们通过芦笙舞来表达思想感情,是苗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的支柱。关于芦笙舞的传说和起源也是多种多样的,增加了芦笙舞的神秘感,吸引着人们对芦笙舞的热爱。
在苗族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关于芦笙舞的起源,有着一个朴素的神话。据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那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大地上一片荒凉,寸草不生。那时,苗族的祖先是靠着对各种飞鸟走兽的狩猎来生存的,而当时存在着捕获的困难,而就在这时,有位心灵手巧的小伙子,在森林中砍下树木和竹子,就开始创造出芦笙来模仿鸟兽的鸣叫和动作,吹跳起来以引诱各类鸟兽。正因为有了芦笙和进行模仿的动作,所以人们每次出猎都能够收获很多的鸟兽,于是芦笙舞自然而然的就成了生活的必须而世代相传了。
而在有些地方也流传着,芦笙和芦笙舞的创造是源于两位女性同胞。据说在远古的时候在雷公山脚,有一苗族姑娘长得很漂亮,一天忽然被一野鸡精抢入洞穴中。在姑娘万般无奈之时,连续两天听见洞外有竹管声,姑娘在洞中用口哨声和竹管声对吹,最后被这个吹竹管的青年男子寻声找到洞内,并将分管交给这个女孩吹奏娱骗野鸡精,男孩侍机将野鸡精杀死救出女孩,之后;就将那根救了女孩性命的竹管制成了芦笙,这就是芦笙的起源。而芦笙舞蹈的起源,传说是某苗寨有一位很漂亮的姑娘,叫做葛仰香,她与一个穷苦的青年相亲相爱,然而有一恶霸财主想去霸占。一天葛仰香与这位青年双双相约远离他乡。但却被财主知道了,带着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