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经典版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经典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 16:32:46

模受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乌托邦对后来城市规划理论有一定影响。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

185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900名同志去实现。 二、 田园城市理论

三、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出突出问题。

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出最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大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

(1) 1912~1920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建筑规划,“卧城”

(2) 1918年,分局建筑师沙里宁在赫尔辛基新区提出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称为半独立式卫星城。

(3) 1928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采用在外为建立卫星城镇的方式。

(4) 第三代卫星城实质上是独立的新城 ,以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米尔顿。凯恩斯为代表。人口由5~8万扩大到25~40万人。

四、 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影响与《雅典宪章》

(一)柯布西埃的理论:大城市的主要问题是:(1)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过大,(2)交通矛盾;(3)绿地少; 因此要从规划着眼,以技术为手段,改善城市的有限空间,以适应这种情况,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

(二)赖特于1935年发表《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相信电话和小汽车的力量,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 以上两极端的规划理论,有共性:

1、 都有大量的绿化空间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

2、 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所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对城市产生影响。 (三)《雅典宪章》:

这个大纲集中地反映当时“现代建筑”学派的观点。

1、 《大纲》首先提出:城市要与其周围影响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改组、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

2、 《大纲》认为居住的主要问题是:密度大绿化低;太近工业区;公共服务设施少; 3、 《大纲》认为工作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地点无计划地布置, 4、 《大纲》认为游憩的主要问题是:绿地太少。

5、 《大纲》认为道路的主要问题是:宽度不够,交叉口过多, 6、 《大纲》还提出,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历史建筑。

7、 《大纲》最后指出,城市应按全市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五、 马丘比丘宪章

1、 1978年12月,一批建筑是在秘鲁德利马集会,对《雅典宪章》40年的实践作了评价,认为实践证明《雅典宪章》提出的某些原则是正确的,而且将继续起作用。

2、 认为《雅典宪章》的功能分区牺牲了城市的有机组织,忽略了城市中人与人之间多方面的联系,而应努力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3、 提出城市急剧发展中如何更有效地使用人力、土地和资源,如何解决城市与周围地区的关系,提出生活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无问题。

六、 邻里单位、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

1、 邻里单位:思想要求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幼儿上学部穿越交通道路,内部设置一些居民服务设施。

2、 二战后,在欧洲一些城市的重建和卫星城市的规划建设中,“邻里单位”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应用,并且在他的基础上,发展成为“小区规划”理论

3、 小区规划不限于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是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界线为界,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

4、 20世纪60年代后,城市规划领域中对城市的社会问题的认识逐步提高,居住区规划设计不再局限于住宅和设施等物质环境 ,社区规划的概念逐步取代了小区规划的提法,规划师的责任重心更趋多元化,给社区中弱者更多关怀。 七、 有机疏散理论

1、 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或技术性的指导方案,而是对城市的发展带有哲理性的思考

2、 把贫民窟比喻称“瘤”,城市是不断成长和变化的机体,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动态的。他认为对待城市的各种“病”,就像对人体一样,要动大手术,要从城市的结构和形态做起。

3、 他从生物的“细胞”成长现象中得到启示,认为有机疏散就是把扩大的城市范围划分为不同的集中点所使用的区域,这种区域内又可分成不同活动所需要的地段。

4、 他认为应该把联系城市主要部分的快车道设在带状绿地系统中,避免穿越和干扰住宅区等需要安静的场所

5、 1960年代以后,许多学者提出尖锐的质疑。 八、 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1960~1970年代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系统、理性和控制论

1、1952年,刘易斯凯博1952年出版《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全面阐述了当时被普遍接受的规划思想。城市规划的对象还主要局限在物质方面。

2、1970年代初,在城市规划中导入系统工程和数理分析,规划方案是对城市现状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推导的必然结果。但在理性主义使规划变得越来越严密的时候,城市规划专业也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大堆复杂的数理模型对城市发展的实际意义让人无法 理解。

3、理性主义理论对决策者的立场缺乏充分的认识,忙于细部的综合性总体规划往往放弃了最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 九、 城市设计研究

1、 1952年吉伯特《市镇设计》和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

2、 《城市意向》认为,城市空间景观中界面、路径、节点、场地、地标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并有基本规律可以把握,在塑造城市空间景观的时候,应从这些要素的形态把握入手,发现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3、 70年代吉伯特和林奇的有关物质形态的分析不仅被冷落,还受到众多攻击,城市规划为谁创造美成为规划师的根本立场

4、 80年代中期,城市设计又一次在规划理论的论坛中被提起,重新出现关于城市物质形态设计的研究成果。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机理,再现城市生命力。1990年以后,城市设计在新的层面上被看作是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工具之一。 十、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1、《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简 .雅各布斯,

2、卡斯泰尔斯《城市问题的马克思主义探索》, 3、《女权主义与规划理论:认识论的联系》 十一、从环境保护到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 20世纪70年代,保护环境从一般的社会呼吁逐步在城市规划界称为思想共识和一种操作模式。 2、 80年代环境保护的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90年代,在国际城市规划界出现了大量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理论的文献。 十二、全球城和全球化理论 对城市发展新趋势的讨论。

第三节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 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一)、由单向的封闭型思想方法转向复合发散型的思想方法 单向:否定思维过程中思维的后一阶段对前一阶段成果的作用。 封闭:否定该系统外的环境对系统的作用

复合:要求有多条思维途径,这里包括反馈思维、平行思维 发散:要考虑系统外因素的作用。

(二)、由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思想方法转向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

动态过程的思想方法要求把城市规划工作的对象确定为动态过程,城市规划工作的成果是一种动态过程的控制和引导方法,城市规划管理的控制手段也是一种动态过程。 (三)、由刚性规划的思想方法转向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 刚性的规划思想方法特征即缺乏多种选择性。

造成刚性规划思想方法的原因之一是机械的社会观,之二是把规划与设计混为一谈,以设计工作的思想方法代替规划工作的思想方法。

弹性规划的思想方法在城市规划工作中表现为规模的必要弹性、时效期的必要弹性、用地形态上的必要弹性。

(四)、由指令性的思想方法转向引导性的思想方法

规划决不是在实际城市发展中起指令性控制作用的中心枢纽。

引导性的思想方法也是一种控制论思想,它强调各系统发挥自身的选择性,强调规划在城市发展进程的引导性控制作用,城市规划是向各系统提供正确的发展选择的引导者。 二、 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 (一)、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分析的广泛性:数据收集、分析角度、分析对象的多样性 论证的严谨性:思想方法、论证手段

成果的弹性:不仅仅是一套规定的图纸,规划成果通过非图纸表达的方式会有新发展。 (二)、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1) 规划技术论证工作是一项科学技术性工作,其内部的工作传递方式是横向的,复合的。 (2) 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是确认规划的法律效果。 (3) 组织开发经营活动的传递关系是相互配合性的。 三、 城市规划面临城市发展趋势的挑战 (一)、城市全球化

(二)、空间市场化

(三)、信息网络化

(四)、全球城市化 作业:

1、 阐述一下理论的主要思想:田园城市理论、雅典宪章、有机疏散理论 2、 简述卫星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 3、 简述的当代城市规划思想变革的内容

第三章 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编制程序

§1、城市规划的任务和原则

1.1 城市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的意志。 关于城市规划的任务,各国由于其社会、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和侧重,但其基本内容是大致相同的 。

1.2 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1) 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2) 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

(3) 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相和谐的原则 §2、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

2.1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内容是依据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根据区域规划等上层次的空间规划的要求,在充分研究城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技术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发展战略,预测城市发展发展规模,选择城市用地的布局和发展方向,按照工程技术和环境的要求,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设施,并提出近期控制引导措施。

2.2 城市规划工作的特点

(1) 综合性 (2) 法治性、政策性 (3) 地方性 (4) 长期性、经常性 (5) 实践性

§3、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与基础资料

3.1 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 3.2 城市规划的基础资料

搜索更多关于: 城市规划原理教案经典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模受到控制,以免城市与乡村脱离。乌托邦对后来城市规划理论有一定影响。 (2)康帕内拉的“太阳城” (3)罗伯特。欧文“新协和村” 1852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3万英亩土地,900名同志去实现。 二、 田园城市理论 三、 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20世纪初,如何控制及疏散大城市人口出突出问题。 恩维在田园城市理论基础上提出最大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市,以疏散大城市人口,控制其规模,在1922年提出一种理论方案。 (1) 1912~1920年,巴黎制定了郊区的居住建筑规划,“卧城” (2) 1918年,分局建筑师沙里宁在赫尔辛基新区提出一个17万人口的扩展方案,称为半独立式卫星城。 (3) 1928年编制的大伦敦规划方案中,采用在外为建立卫星城镇的方式。 (4) 第三代卫星城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