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新旧对比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新旧对比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8:49:28

类别按表 8.1.6 采用地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模 量 Evd 和孔隙率 n(或压实系数 K)三项指标控制。化学改良 土压实质量应符合表 8.1.6 中改良细粒土的规定,无侧限抗 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 8.1.6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项 目 改良细粒土 110 ≥40 —— ≥0.95 压 实 标 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40 <28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40 <28 —— 地基系数 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孔 隙 率 n (%) 压实系数 K 新标准 9.1.9 基床底层普通填料、物理改良土压实标 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 9.1.9 规定的地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 模量 Evd 和压实系数 K 三项指标控制。 化学改良土压实标准按 表 9.1.9 采用压实系数 K 和 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控 14 制。站场站线路基基床底层的压实质量应符合设计和相关验 收标准的要求。表 9.1.9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指 标 地基系数 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压实系数 K 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qu (kPa) 化学改良土 —— —— ≥0.95 ≥350(550) 压 实 标 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40 ≥0.95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40 ≥0.95 —— (3)级配碎石基床表层压实标准取消了孔隙率指标, 增加了压实系数指标 K≥0.97。 10、路基支挡工程

(1)老标准套用《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14-2003),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 (2)重力式挡土墙取消了浆砌片石。

(3)重力式挡土墙对泄水孔有明确的要求,老标准 8.7.7 泄水孔孔径尺寸、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排水 畅通。新标准 10.1.33 泄水孔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位 应按上下左右间隔 2-3m 交错布置,墙背易积水处及反滤层 最低处必须设置,最低一排泄水孔应设于反滤层底部,其向 外排水坡不应小于 4%,进水口应用透水土工布包裹,并确保 排水通畅。

(4)新标准中增加了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10.1.30 挡土墙墙身、隔水层混凝土混凝土和墙后泄水孔无砂透水混 凝土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10.1.35 墙后反 滤层袋装砂卵砾石层、透水土工布、反滤层最低处隔水层的 15 设置位置、构造尺寸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0.1.51 墙 后反滤层透水土工布搭接方式和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搭接 宽度允许偏差 0-+50mm。

( 5 ) 新 标 准 对 钢 筋 保 护 层 提 出 了 要 求 。 10.1.44 、 10.8.21 桩身钢筋骨架允许偏差中增加了钢筋保护层厚度 允许偏差 0-+10mm。10.1.52、10.2.27、10.3.26、10.4.27、 10.6.39、10.9.20 钢筋原材料、加工、安装及保护层的允许 偏差及检验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6)新标准对钢筋保护层垫块提出了要求,10.1.28、 10.2.10、10.3.15、10.6.14、10.8.16、10.9.8 钢筋保护层 垫块材质、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基检验就符 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第 5.2.3 条、第 5.5.2 条的规定。 11、路基边坡防护

(1)取消了浆砌片石防护和干砌片石防护。

(2)植物防护中增加了对锚杆的要求。 11.2.8 喷混植生所用的锚杆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 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加工锚杆的数量的 10%抽样检验,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尺量锚杆长度,观察锚杆防腐处理结果。 11.2.9 喷混植生锚杆的设置应符合表 11.2.8 的规定。 16 表 11.2.8 喷混植生锚杆的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锚杆深度 锚杆间距 锚杆外露长度 允许偏差 -50mm ±50mm ±3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每坡面锚杆的数量的 10%抽样检 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尺量。 11.2.10 喷混植生锚杆注浆体强度等级、锚杆抗拔力、 布置形式、锚杆长度、锚头及锚杆未锚入土层部分的处理应 符合本标准第 10.4.10 条-第 10.4.13 条的规定。 (3)植物防护中增加了对基层厚度的检验。 11.2.11 喷混植生喷射基材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沿坡面每 10m 长抽样检验 1 个断面。 监理单位沿坡面每 50m 长平行检验 1 个断面(每工点至少平 行检验 1 个断面)。每个断面检查 3 点。 检验方法:尺量。 (4)取消了浆砌片石骨架护坡,采用混凝土骨架护坡。 骨架护坡各部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中的坡面平整 度由老标准表 10.3.10 规定用 2.5m 长直尺量测小于等于 30mm 改为新标准表 11.3.12 规定用 3m 长直尺量测小于等于 40mm。其他指标新老标准相同。 (5)增加了对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尺寸的要求。 11.3.11 混凝

土预制件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 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11.3.11 的规定。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 表 11.3.11 混凝土预制件结构尺寸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17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2 3 边长 对角线长 厚度 ±5mm ±5mm +4mm -2mm 抽样检验 2% 尺量 (6)增加了锚杆(锚索)框架梁防护(主控项目的主要 条文)。 11.5.8 锚杆注浆体强度等级、 锚杆抗拔力、 布置形式、 锚杆长度、锚头及锚杆未锚入土层部分的处理应符合本标准 第 10.4.10 条-第 10.4.13 条的规定。 11.5.10 框架梁锚杆的设置应符合表 10.5.10 的规定。表 10.5.10 序号 1 2 框架梁锚杆施工的允许偏差 框架梁锚杆施工的允许偏差 施工 允许偏差 -50mm -30mm 检验项目 锚杆孔深 锚杆长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坡面锚杆数 量的 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尺量。 11.5.11 框架梁锚索的的设置应符合表 11.5.11 的规 定。表 11.5.11 序号 1 2 3 4 检验项目 锚索位置 锚索孔径 锚索倾角 锚索孔深 框架梁锚索施工的允许偏差 框架梁锚索施工的允许偏差 施工 检验方法 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量测 尺量 导杆法量 尺量钻杆长 允许偏差 +50mm +10mm,0mm 1% +100mm,0m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坡面锚索数 量的 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按表 11.5.11 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 11.5.12 锚索应严格按照设计张拉力及张拉工艺进行 张拉并锁定。 18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对锚索张拉和锁定全部检验。监理 单位旁站。 检验方法:施工过程中观察并记录。 12、路基防 12、路基防排水 (1)增加了路基防(隔)水层(主要条文)。 12.1.4 在基床表层级配碎石表面上铺设的沥青混凝土 防水层进行大面积填筑前,应根椐初选的摊铺和碾压机械及 试生产的填料,在现场选取长度不小于 100m 的地段进行摊 铺压实工艺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12.1.5 沥青混凝土应在拌和站采用拌和机械拌制,拌 和站的设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 消防、 安全等规定。 拌和场与工地的运输距离不宜太远,道路应基本平顺,运输 设备应能满足沥青混凝土运输中的保温要求。 12.1.7 沥青混凝土防排水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沥青混凝土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 2、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 3、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 凝土的加热温度。 4、拌和后的沥青混凝土应均匀一致,无粗细料分离和 结团成块现象。 5、摊铺时应严格掌握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矿料离 析,必须严格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 12.1.13 沥青混凝土铺设前级配碎石顶面应干净、密 19 实、无虚碴,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检查 1 个断面。 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2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坡度尺量。 12.1.14 至 12.1.19 规定了沥青混凝土用沥青、粗、细 集料、矿粉、外加剂等原材料的要求。 12.1.20 至 12.1.25 规定了沥青混凝土的铺设、压实的 要求。 (2)增加了对无砟轨道排水系统的要求。 12.2.2 无砟轨道线间沟、集水井、横向排水管应与路 基坡面排水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排水系统。 12.2.31 无砟轨道集水井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 法应符合表 12.2.31 的规定。 .2.31 无砟轨道集水井允许偏差、 道集水井允许偏差 表 12.2.31 无砟轨道集水井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平面位置 深度 断面尺寸 允许偏差 ±50mm +100,0mm +50,-20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每个 1 处 每个 1 点 每个 2 处 检验方法 经纬仪测量 尺量 尺量 (3)对轨道间排水提出了要求: 12.2.3 站内轨道间纵向排水沟、站台边排水沟、横向 排水沟、检查井等设施应相互衔接良好,形成的排水系统应 满足车站范围内各线间地表水及基床水排除的需求,轨道间 不得积水。 (4)明确了施工单位核对设计的职责: 20 老标准:9.1.1 计是否完备和妥善。 路基施工前应核对全线排水系统的设 新标准:12.2.4 路基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核对全线 排水系统的设计是否完善,结合实际地形和施工组织合理划 分施工单元。 (5)12.3.32 条、12.3.33 条、12.3.34 条增加了对吊 沟、平台截水沟、天沟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和检验方法的 要求。 (6)增加了对排水管、渗水管的要求: 12.3.19 渗水管的布置形式、埋置深度,纵坡应符合设 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12.4.20 无砟轨道横向排水管结构形式、管径及材质应 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 样数量的 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查验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和材料性能报告单, 观察、尺量。 12.4.21 无砟轨道横向排水管底垫层结构形式、设置位 置及周边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每条沟施工单位抽样检验 3 点。监理单位平 行检验 1 点。 检验方法:观察、坡度尺量。 21 12.4.22 无砟轨道横向排水管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 与路基两侧排水沟相接。 检验数量:每条沟施工单位抽样检验 3

点。监理单位平 行检验 1 点。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7)12.5.4 条至 12.5.10 条路桥过渡段提出了对无砂 混凝土渗水板、软式透水管等新结构、新材料的要求。 13、 13、路基相关工程及设施 (1)增加了端刺基坑。 13.1.5 开 挖 端 刺 基 坑 底 部 路 基 压 实 质 量 应 符 合 表 13.1.5 的要求。开挖端刺基坑底部路基压实质量要求 表 13.1.5 开挖端刺基坑底部路基压实质量要求 指标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基床表层 ≥55 基床底层 ≥40 基床以下 ≥35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个基坑抽样检验 3 点,左、中、 右各 1 点。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 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 规定的试验方法检验。 (2)对预制电缆槽外混凝土护肩提出了要求。 13.2.12 预制电缆槽安装完毕后应及时施工槽外混凝土 护肩, 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其施工和检验应符合 《铁 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10) 6.3.1 第 条、第 6.4.1 条-第 6.4.11 条的规定。 22 13.2.18 护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 13.2.18 的规定。 13.2.18 护肩施工的允许偏差、 表 13.2.18 护肩施工的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检验项目 顶面宽度 顶面高程 厚度 允许偏差 +20mm 0mm ±10mm ±5mm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尺量 测量仪器测 尺量 沿线路纵向每 100m 每侧各抽样检验 5 处 (3)声屏障基础施工前要求做工艺试验。 13.4.3 在进行大面积施工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 作为试验段,分别进行基坑开挖与回填、锚杆或钻孔桩施工 的工艺试验, 确定施工工序和工艺参数, 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4)第 13.4.5 条-第 13.4.9 条对声屏障基础施工中钻 孔桩、锚杆、混凝土强度等级、伸缩缝及排水提出了新要求。 (5)综合接地施工前要求做工艺试验。 13.5.2 在进行大面积埋设前,应选取有代表性的地段 作为试验段,分别进行贯通地线、分支引接线、预埋管埋设 工艺试验,确定施工工序和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 (6)对过轨钢管提出了要求。 13.5.6 过轨管采用镀锌钢管时,埋设前应将管口打磨 光滑。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7)第 13.7.6 条-第 13.7.17 条对防护栅栏的施工过 程提出了要求。 23 (8)对取、弃土场的支挡、防护按正规工程的要求施 工。 13.8.6 取、弃土场支挡结构的检验应根据支挡结构类 型符合本标准第 10 章有关标准中主控项目的规定。 13.8.7 取、弃土场坡面防护工程的检验应根据防护类 型符合本标准第 11 章有关标准中主控项目的规定。 13.8.8 取、弃土场排水工程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第 12.2 节主控项目的规定。 14、 14、变形观测 (1)明确了变形观测的时间。 14.0.2 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 6 个 月的观测和调整期。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 能满足要求时,应继续观测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 措施。 (2)明确了正常观测的限值。 14.0.6 观测期内,路基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 20%及以 上时,应及时会同建设、勘察设计等单位查明原因,必要时 进行地质核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 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3)对变形观测的要求。 14.0.7 变形观测单位应有专门的路基变形观测组, 观测 资料应齐全、详实、规范,符合设计要求,并应及时整理、 汇总分析,提供给相关单位。建设单位负责铺轨条件的评估 24 工作,并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咨询等单位实施。 (4)观测频率有所变化。 14.0.12 路基沉降观测的频次应不低于表14.0.12的 规定。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或数据异常时,应及时观测。沉 降水准测量的重复精度不低于±1mm,读数取位至0.1mm;剖 面沉降观测的重复精度不低于±4mm/30m。表14.0.12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 观测阶段 填筑或堆载 一般 沉降量突变 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 长 第 1~3 个月 第 4~6 个月 以后 第 1 个月 第 2、3 个月 第 3~12 个月 施工单位观测频次 1 次/天 (2~3)次/天 1 次/3 天 1 次/周 1 次/2 周 1 次/月 1 次/2 周 1 次/月 1 次/3 月 堆载预压或路基施 工完毕 轨道铺设后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按表 14.0.12 规定的观测频次进行 路基沉降观测,监理单位平行检验总测点的 30%,地质复杂、 沉降变化大等区段,平行检验总测点的 50%。 检验方法:水准测量。 15、 15、路基单位工程综合质量 (1)15.1.2 条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内容中“施 工控制测量记录”改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 2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类别按表 8.1.6 采用地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模 量 Evd 和孔隙率 n(或压实系数 K)三项指标控制。化学改良 土压实质量应符合表 8.1.6 中改良细粒土的规定,无侧限抗 压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 8.1.6 基床底层压实标准 项 目 改良细粒土 110 ≥40 —— ≥0.95 压 实 标 准 砂类土及细砾土 ≥130 ≥40 <28 —— 碎石类及粗砾土 ≥150 ≥40 <28 —— 地基系数 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孔 隙 率 n (%) 压实系数 K 新标准 9.1.9 基床底层普通填料、物理改良土压实标 准应根据填料类别按表 9.1.9 规定的地基系数 K30、 动态变形 模量 Evd 和压实系数 K 三项指标控制。 化学改良土压实标准按 表 9.1.9 采用压实系数 K 和 7d 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指标控 14 制。站场站线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