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语练习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
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 (注)主①硁硁(keng):浅薄固执。②斗筲(shāo)之人:指见识短,气量狭小的人。
(1)下列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王使命的人。
B.关于土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属最后一个层次的。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连小人也比
不上。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 “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1)[解析]选A。“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约束自己的行为。
(2)不矛盾。(1分)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1分)。但他并不是片面五条件地
推崇 “信”,而是说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1分)。
四、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宰我问:“三年之丧①,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②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③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