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附20套中考模拟试卷】湖北省黄石市河口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①A、B两种物质在_____℃时溶解度相同。
②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③t2℃时,将三种物质各a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若只有一种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8.(8分)认识碳酸钠的“朋友圈”。草木灰是一种农家肥料,其有效成分K2CO3属于_______________(填“钾肥”或“复合肥”)。下列有关Na2CO3、K2CO3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均属于碳酸盐 B.都能用相应的碱与二氧化碳反应制得 C.Na2CO3能与硫酸钾反应转化为碳酸钾物质A~H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氧化物,F是稀硫酸。
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F和G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滴管中的溶液为稀硫酸
C.用紫色石蕊溶液可以鉴别a、b、c点溶液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和______(填离子符号)结合成C和D分子的过程。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某品牌金饰品掺假的事件,引起同学们的好奇。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帮助下,对几种常见金属饰品所含的金属进行了相关的探究活动。怎样鉴别真假黄金?怎样确定钯的金属活动性?假黄金通常是黄铜(Cu-Zn合金);钯(Pd)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可用作饰品。
钯、铂(Pt)、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钯(PdCl2)溶液鉴别黄金样品的真假
取黄金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后,观察到黄金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________,说明此样品为______(选填“真”或“假”)黄金。探究钯的金属活动性
依据生活经验,同学们猜想钯的活动性可能与银和铂相近,于是他们利用上述药品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把钯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 实验现象 ________ 无明显现象 实验结论 钯的活动性比银弱 钯的活动性比铂强. 初步得出结论:钯、银、铂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C 【解析】 【详解】
A、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 B、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2+8?1+6?16=176,故选项说法错误。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选C。 2.A 【解析】 【详解】
A、加热液体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中的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 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瓶盖要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 C、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故错误;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错误。故选A。 3.D 【解析】
1?8×100%?4.5%,故选项说法正确。 176【详解】
A、水与苯混合有机层在上层、与四氯化碳混合有机层在下层、与酒精不分层,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
B、Fe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不会引入新杂质,符合除杂要求,故B正确; C、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则用激光笔照射稀豆浆,检验其是否为胶体,故C正确;
D、配制溶液时容量瓶不能润洗,否则浓度偏大,所以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即可,不需要润洗,故D不正确。故选D。 4.A 【解析】 【详解】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数轴表示正确,故选项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项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数轴表示不正确,故选项错误。
D.空气中,氮气约占其体积分数的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稀有气体约占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A。 5.B 【解析】 【详解】
A、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液体流出会腐蚀标签,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B、加热固体氯酸钾,试管口没有向下倾斜,可能导致试管炸裂,不会影响产生氧气的量,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不能用嘴吹,可能会灯内酒精燃烧,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
D、读取液体体积,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不正确,图示的“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一致,不符合题意。故选B。 6.C 【解析】
试题分析:A、盐酸与活泼金属反应会生成氢气,与碳酸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A错误;B、氢氧化镁是不溶性碱,不会与氯化铜反应,故B错误;C、pH=12的溶液中存在大量的氢氧根离子,CO32﹣、Na+、NO3﹣、K+四种离子彼此之间不会反应,也不会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故C正确;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到装有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只能说明氧气的浓度小,并不能说明不含氧气,故D错误。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氧气的检验和验满;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7.B 【解析】 【详解】
①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O2和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①正确;②O2和O3的分子构成不同,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故②正确;③O2和O3是不同的物质,O2→O3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③错误;④一个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一个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3个氧气分子和2个臭氧分子的质量相等,相同质量的O2和O3,分子数目不相同,故④错误;⑤根据氧气和臭氧的化学式可知,氧气分子和臭氧分子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原子的数目相同,故⑤正确。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①②⑤。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8.A 【解析】
试题分析:A、硫酸钠与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且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错误;B、碳粉在足量的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C、HCl能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再通入浓硫酸进行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D、NH4NO3固体和NaOH固体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可以鉴别,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物质的鉴别等知识。 9.C 【解析】
A、用汽油清洗油污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溶解.故选项错误;
B、用稀硫酸清除铁锈不是利用乳化原理,是利用稀硫酸能和铁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 D、盐酸除去水垢,是盐酸和水垢反应,故选项错误.答案: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10.D
【解析】A、该反应有单质氢气参加反应,生成了水,氢元素在反应前是0价,反应后是+1价,反应前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