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 教案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一_年级_数学_学科备课活页 第五章(单元)节 3 课时
课题 简单的计算 设计者 课标分析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一、知识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初认识分数和小数;理解常见的量;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二、数学思考: 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提出简单猜想。 3.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态度: 1.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4.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元、角、分都是人民币的单位。本单元教学人民币的知识,主要有两部分内容。-部分是认识人民币,包括人民币的单位和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等知识,以及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体会其面值。另一部分是使用人民币,包括买东西时的换钱、付钱、找钱等活动。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使用人民币购物的活动进行。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使用人民币时的简单计算-般涉及两位数的加、减法。所以,把本单元编排在学生认识100以内数,并能够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是比较恰当的。 学生在生活中一般都见过人民币,有些人还有用人民币购物的经历。所以,本单元的教学不是“零起点”,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利用。学生之间接触人民币的情况不会一样,有人接触的机会多,知道的也就多些。有人只是看见过人民币,没有独自使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对人民币的已有认识就很少。学生的一年级 数学 下册
已有经验不平衡,会比教学其他数学内容显得更加突出,既会造成教学的某些困难,也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可用资源。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 讨论法、启发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PPT课件、人民币及图片、样币。 教具准备 学具准备:人民币样币。 预设教学流程(含评价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二、课前检测 师:请同学们打开预习单,针对昨天的预习你们还有哪些问题呢? 师布置任务: 1、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 2、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教学目标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三、自主探索,合作探究 师:接下来看一下图片,小组合作讨论,说一说你能看出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观察教材主题图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3)提问:1元2角=( )角,你是怎样算的 (4)小组合作,学生交流。 生:1元=10角 10角加2角就是12角 师:这位同学说的特别好,先把元换算成角,单位相同后再加起来。 那我们再想一想,18角=( )元( )角 生:18角可以分成10角和8角,10角就是1元,1元和8角合起来是1元8角。 一年级 数学 下册
知识点小结: 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1. 几元几角换算成几角时,先想几元是几十角,再加上几角就是几十几角。 2. 几十几角换算成几元几角时,先想几十角是几元,几元和剩下的几角合起来就是几元几角。 算一算 3元9角=( 39 )角 26角=( 2 )元( 6 )角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人民币的换算,那我们再来看一看,人民币在实际中的应用。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3)提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