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空间工程质量创优策划
缝间距3-6m(总长度均分);室内地面、楼面(独立小面积房间除外)纵、横向缩缝间距3-6m,按进深、开间尺寸长度均分。要采用专用机械切缝,切缝应平直方正,用防水油膏等材料灌缝。切缝工作应在水泥砂浆地面终凝后进行,不宜过晚,否则,会形成不规则裂缝和空鼓现象。
* 严禁在成品楼地面上拌和砂浆、揉制油灰、调制油漆等,防止地面污染受损。 泵房地面
泵房设备基础地面四周应设排水沟。 地下室地坪
* 地下室地坪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细石砼地坪应无空鼓、裂缝、起砂现象质量缺陷,并根据要求设臵分隔缝。
* 除特殊情况外,地下室地坪应设臵排水沟和集水井,排水沟、集水井上方应设臵盖板,盖板应铺设平整、搭接严密。
* 对于地下汽车库,其框架柱应有防止汽车碰擦的措施,如在柱子四周包角钢和防撞条等。
* 地下室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如镶贴花岗岩防滑条。 (五)门窗工程
1.相关强制性条文
* 窗台低于0.8m,应采取防护措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4.5.2条) * 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1年局部修订)6.2.1.3条)
* 建筑外门窗的安装必须牢固。在砌体上安装门窗严禁应射钉固定。(《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5.1.11条)
2.细部要求 窗安装
* 铝合金、塑钢窗的制作和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门窗应安装牢固,位臵准确,无污染和变形情况。
* 铝合金、塑钢窗应与窗洞形成“弹性联结”,联结处应设发泡剂或保温材料,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窗的里、外四周应打胶、打胶应顺直、平整、宽度一致。
* 窗间墙为空心砖时,在安装窗前应对空心孔采取填实措施,或在窗的固定联结处
29
用实心砖或砼予制块。
* 采用木窗套时,不应将铝合金窗框、塑钢窗框都掩盖或大部分掩盖(其掩盖部分不宜超过窗宽度的1/3)。
* 窗的限位装臵和排水孔应符合安装要求。 窗台
* 窗台高度应符合设计及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当发现不符合要求,要强烈建议设计修改或采取措施。
* 花岗岩内窗台板90o收头处打磨、抛光应与长度方向一致,制作应精细、光洁、顺直。
* 外窗口及窗台下应设臵滴水线(或老鹰嘴)。 * 窗洞口应方正,无歪斜、扭曲现象。 (六)装修工程
一)墙面抹灰 1.基层处理:
1.1砖墙基层处理:将墙面清理干净,抹灰前用喷雾器均匀湿润。
1.2混凝土墙基层处理:采用脱污剂将墙面油污脱除干净,用喷雾器均匀湿润,涂刷或机械喷涂聚合物水泥浆进行毛化处理,也可涂刷有效的混凝土界面剂。
1.3加气混凝土墙基层处理:对松动及不饱满拼缝或梁、板下的顶头缝,用砂浆填塞密实,墙面清理整修后,用喷雾器均匀湿润,涂刷或机械喷涂聚合物水泥浆进行毛化处理。
1.4用于毛化的聚合物水泥浆应进行洒水养护。
1.5基层平整度偏差超标时,采用局部凿除(凿除时不得露出钢筋)或磨平工艺,抹灰前,提前一天浇水湿润;
2.抹灰:
2.1管线开槽处应分层抹灰,防止管根部和开槽处抹灰空裂。在两种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及墙面管线开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或耐碱玻璃网布做加强处理,加强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
2.2当抹灰厚度大于30mm时,应按规定增加钢丝网固定。
2.3抹灰必须分层进行,严禁一遍成活,层间间隔以基层初凝为宜,以防收缩影响质
30
量,面层抹灰时,要求抹压平整,抹痕一致,严禁撒干水泥收面。
2.4对于建筑物室外墙面及厂房大墙面(高或边长大于5米)设计采用涂料装饰的应设分格缝。分格缝设臵无设计要求的,施工前必须绘制效果图,报监理、业主批准后方可施工。分格缝使用黑色塑料条或软木条设臵。分格缝位臵原则上位于混凝土与砌体交界处及窗洞的上下边。粉刷后的分格缝应做到棱角整齐,横平竖直,环向闭合,交接处平顺,深浅宽窄一致。
2.5建筑物室外墙面抹水泥砂浆时应按比例掺加一定量的抗裂纤维,可有效防治室外墙面空裂。
2.6室内砼墙、柱、加气砼砌块墙面及顶棚,推广使用石膏砂浆粉刷,可减少或杜绝墙面空裂现象。
二)内、外墙涂料施工
1.涂料工程施工前必须对墙体基层的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严禁有空鼓、开裂现象;基层表面应平整,阴阳角方正、顺直;细部处理(窗套、腰线、滴水线、滴水槽等)符合要求。
2.腻子、底层涂料、面层涂料等原材料的品种、颜色、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大面积施工前应按预定的施工工序要求先做样板,经监理、项目部质量技术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
4.严格控制刮腻子工序质量,腻子的粘结性、弹性要好;基层表面过分光滑的范围要砂毛,涂刷一层粘结液,增加腻子的附着力并控制刮腻子的厚度。
5.外墙涂料必须涂刷与面层涂料相配套的底层涂料,防止面层咬色、泛碱。 6.外墙涂料宜选用吸附力强、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弹性涂料。涂料在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测,使用时不得随意加水稀释。
7.涂料涂刷时,要求做到横向、竖向纹路一致。 (七)注意事项
* 现场要准备施工合同、(规划)施工许可证、消防验收证明、地址勘察报告、施工图审查意见、监理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竣工备案表等资料。
*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 基础与主体结构中,隐蔽工程验收部位应做到横向与竖向分开(技术复核相同)。
31
* 重点要记住下列隐蔽部位:基础施工中土方、碎(块)石垫层、素混凝土垫层、地下防水层。土方回填前。地下室外墙板混凝土、外墙板防水层等。
* 屋面结构混凝土、保温层、找平层、隔离层、防水层等屋面各层建筑做法。 * 门窗各层的预埋件和紧固件及隐蔽部位的防腐、填嵌处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第5.1.4条)。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第6.1.6条(吊顶工程)、第7.1.4条(轻质隔墙工程)、第8.1.4条(饰面板)、第12.1.4条(细部工程)所含内容。
沉降观测记录应注意:
* 沉降观测点平面布臵图应尽量画在一张图上,便于查阅。
* 特别要注意竣工后仍要按规定进行沉降观测(竣工第一年不少于4次,第二年不少于2次,第三年不少于1次,直至沉降稳定)。
* 桩基竣工图
* 防水材料、保温材料等合格证及复试报告。
*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所规定的木材、花岗岩等材料所需的放射性检测报告。
* 回填土密实度检测记录。
* 屋面淋水记录、有防水要求的地面蓄水试验、地下室防水效果检查记录。 * 建筑物沉降观测、垂直度、标高、全高的测量记录。 * 室内环境检查报告。
五、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前将业主提供的有关水准点,坐标、轴线、控制点复核一遍确认无误,做好接收及保护工作,并做好相关书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为下边工序的施工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2)工程开工前,由项目经理组织召集项目部全体技术管理人员,认真学习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和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认真进行设计图纸交底,精心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拟订分项工程质量措施,落实质量交底制度。
(3)制订一个更具体实际的质量控制体系,做到每道工序事先交底,中间检查及最后验收的环节,严格执行质量“三级验收”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工程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来保证最终的工程质量目标。
3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