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某乡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程中的有关问题,实行全方位服务。
金井镇面积144平方公里,4.5万人,城镇人口1.5万人。辖35个村,2个居委会。为湖南省首批小城镇示范镇、县现代化农业示范镇。
(6)双江镇位于县北部,东接马岭,南与荔城、大塘相连,西界花箦、蒲芦,北与阳朔毗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河谷交叉分布。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距县城14公里。
全镇辖11个村委会,116个自然村,6350户,29100多人,其中壮族占12.9%。总面积145平方公里,耕面积25305亩,其中水田20041亩,旱地5264亩。种植以水稻为主 ,兼种其他经济作物。有林面积7.76万亩 ,其中松林 3.85万亩 ,杉林1547亩,油茶林5980亩 ,竹林和杂木林 3.08万亩。
(7)高桥镇,县辖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高桥。22个村委会和河塘、茜草塘2个居委会。
乡镇企业有印刷、皮革、电机、农机等。农业主产水稻、生猪、楠竹、茶叶。 宁乡市:
(1)花明楼镇,位于宁东南端,是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乡。镇域总面积112.4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51200人。镇区现有人口18000多人,城镇化率达36%。近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湖南省最具发展潜力乡镇”、“市首届魅力乡镇”和县“目标考核先进单位”等十多项国家、省、市、县荣誉。
(2)白马桥乡,下设3个行政村、2个社区、总人口18470人,其中非农人口22952人;总面积22.8平方公里。乡党委、政府围绕“经济进三强、全面奔小康”总体目标,坚持“两个惟一”不动摇,以发展为中心、稳定为重心、管理为核心,打造商贸城、生态城、休闲城,全乡实现工业总产值2.69亿元;财政税收1396万元,同比增长51.1%;农民人平纯收入4672元,同比增长34%。
(3)灰汤镇,灰汤镇位于宁乡县西南,总面积43平方公里,其中温泉区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219亩。全镇下辖14个行政村,191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2124人。有镇直部门7个,驻镇单位17家,中小学校11所,学生2140人。域内有温泉,水温达89摄氏度,为全国四大高温复合泉之一,泉水富含钾、钙、钠、碳酸盐等27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有祛病疗伤之神奇功效,誉为“神水”。
--
--
2003年,镇党委、政府坚持走“兴工强镇,兴牧富民,旅游活镇”发展道路,全力实施“两个惟一”发展战略,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1200万元,同比增长45%,农业总产值3凹瞻万元,同比增长13%。完成财政税收450万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4元,增长300元,增长率14%。
(4)双凫铺镇,位于宁乡县中部,距省会66公里、洛湛铁路横市火车站7公里。省道S209线、宁横高等级公路、县道双煤线、双偕线纵横贯穿全镇,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是国家、省、市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之一。现辖11个村、2个居委会,362个村民小组,11432户,总人口38315人。镇域面积89.5平方公里,其中集镇面积6平方公里,年末耕地面积39720亩。2004年双凫铺镇围绕“突出主攻五大产业,引进扶持新生产业,奋力建设三湘名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全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292万元,成功引进项目12个,招商引资总额7670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73.4%,完成项目工程投入1.68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80%,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6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50元,比上年增加500元。
(5)黄材镇,地处宁乡西部山区,距宁乡县城50公里,位于“黄祖沩”旅游公路南大门的入口处,是“四羊方尊”等青铜器的出土地,与桃江、安化相邻。境内拥有全国第三大土坝工程,风景秀丽的黄材水库,经勘探,拥有储藏量相当丰富的锰、锑、铀、金刚石等稀有资源。2004年村级区划调整后,辖19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612个村民小组,15474户,54296人。其中非农人口1291人,党员2041名。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3公顷, 山林面积9866.7公顷。
(6)道林镇位于湖南宁乡县东南端,省会西南部,湘江一级支流靳江流经全镇。1993年建镇,1995年由原道林镇、善山岭乡、金华乡合并成新道林镇。现全镇辖14个村、1个社区,总面积135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人。
(7)双江口镇位于县境东北,沩江下游西岸。北与望城县格塘乡、新康乡、本县朱良桥乡毗邻:西南与本县城郊乡、赫山区的白石塘乡接壤: 东与望城县乌山乡、本县全民乡、历经铺乡隔江(沩江)相望。 总面积87.7km2,耕地4020公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148亩,其中早稻47986亩,晚稻52675商:旱士3300亩,可养水面3500亩。 地形为平原及丘陵区、平原占70%,东北低、西南高、平原区属洞庭湖区的新民垸。
--
--
(8)龙田镇是市西部边陲小镇,素有“西藏”之称,总面积72.5平方公里, 人口20323人,全镇8个村、一个居委会,水田13331亩,旱地2688亩,山地57300亩,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山区乡镇。平均海拔571米,年降水量丰富,平均超过1340毫米,森林覆盖率82.6%。龙田历史悠久,地形地貌特殊,商业发达,有宁乡“小香港”之称。是全省有名的“药材之乡”,天麻、百合、黄姜等药材已驰名省内外;同时又是名负其实的“矿产之乡”,矿产资源丰富,已开发利用的有锰、钨、钒、石英、萤石、花岗石等,尚待开发的石煤、云母、钾长石等十余种,特别是锰、钒、石煤、云母和钾长石含量丰富,品位高,开发前景无限。
岳麓区:
(1)含浦镇位于市西南,望城县南端,东抵坪塘镇,西接莲花镇,南毗湘潭县,总面积91.8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个(社区)委会,34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9700人。全镇共有各类企业926家,其中规模企业10家;2006年新增各类企业72家,其中新增规模企业2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22家,完成企业总产值169329万元,同比增长15.3%,工业总产值108827万元,同比增长19.2%,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6282万元,同比增长37%,增加值3874万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25642万元,产销率均达98%以上,完成技改投资2580万元;完成财税总收入3406.7万元,其中国税569.6万元、地税2827.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06元。
(2)莲花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缘,东临含浦镇,南界宁乡道林镇,西毗雨厂坪镇,北接白箬铺镇、雷锋镇。全镇总面积113平方公里,人口5.1万,农田30910亩,山林115394亩,水面5912亩。村级区划调整后,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社区,258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小组,3所中学,14所小学,1家县级医院,2家卫生院,原属望城县面积最大的乡镇,现已划入市岳麓区。
(3)雨敞坪镇,地处望城县西南边陲,总面积83.7平方公里,人口约3.5万人,辖10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62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868公顷。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6128万元,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653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21元, ,2008年已划入市岳麓区。
(4)坪塘镇,坪塘镇地处望城县南端,紧临省会,是以建材行业为主的工业重镇,交通便利,位置优越。镇辖15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面积11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16153户,总人口58120人。全镇2005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为24.87亿
--
--
元,工业总产值20.82亿元,农业总产值2.8亿元,镇级总收入639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完成51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3000万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8元。
浏阳市:
(1)洞阳镇,位于浏阳市西北部、捞刀河中下游两岸,素有“洞天福地”之美称,东与蕉溪乡搭界,西与永安镇接壤,南与太平桥镇、葛家乡、县江背镇相连,北与北盛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03平方公里,有耕地1527.8公顷,其中水田1480.8公顷、旱土47公顷,山林面积6271公顷,现辖龙洞、九溪、观前、砰山、长东、西园6个村和东园、南园、北园、洞阳4个社区,总户数11201户,总人口36693人。
(2)镇头镇,是浏阳市四个中心镇之一,是西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辖13个社区和行政村,总面积158平方公里,人口5.6万。处于长株潭融城经济圈的交叉地带,镇中心距省会45km、株洲市区31km、浏阳市区34km、黄花国际机场30km,车程均在30分钟以内,国道319线、省道211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即将建成的上瑞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地理区位十分优越,是承接长株潭经济辐射的“第一站”。
镇头工业形成了纺织、化工、食品加工、造船、建筑、印刷、造纸、皮革制造等多元化产业格局。
(3)北盛镇,自古有“北盛仓”之美称,是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的家乡。北盛镇地居浏阳市西部偏北,省会正东方,总面积77.9平方公里,距浏阳市区30公里,省会38公里,黄花机场15公里,毗邻浏阳市医药工业园。319国道及至平江省道穿境而过,全镇范围内硬化村级道路68公里,硬化路面35万平方米,交通十分便捷。
全镇辖13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5.2万人口,耕地面积4万亩,林地3.3亩,水域面积1.3万亩。2004年度,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3.31亿元,实现工农业总产值5.51亿元,财政税收1018.48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93元。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