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生物综合练习二浙科版
浙江省湖州中学高三生物综合练习
1.(2013 嘉兴一模)质膜的膜蛋白有各种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质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既能识别信号分子,又能控制离子进入 B.肾小管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利尿激素的受体,没有胰岛素的受体
C.主动转运过程中载体蛋白发生形变,易化扩散过程中载体蛋白不发生形变 D.成熟 B 淋巴细胞的质膜上有抗原的受体,每个受体有一个抗原结合位点
2. (2014 衢州期末)右图为生物膜结构模式图,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质膜,则膜两侧还应分布有多糖 B.若b表示O2,则该膜可能为叶绿体膜
C.若该图表示粗面内质网膜,则b可能是磷脂 D.若a表示ADP,则该膜可能为蓝细菌质膜 3.(2013 绍兴一模)下列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均含有少量的DNA B.叶绿体只有在光照下才能合成ATP
C.生命活动所需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 D.绿体和线粒体属于质体,且内膜面积都较大
4.(2014 金华十校联考)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有丝分
裂周期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在S期复制并在G2期开始表达
B.同源染色体在M期形成四分体
C.纺锤体的缺失将影响M期着丝粒的分裂
D.M期的某些细胞可用于染色体核型的确定
5.下图为某动物精原细胞(染色体数为2n,DNA数目为2a)分裂的示意图,①③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2a B.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n,DNA数目为4a C.正常情况下,基因A与a、B与b 分离发生在细胞①和②中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3 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6.(2014 浙江五校联考)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行为有关的是 ① 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② 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③ 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
④ 含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⑤ 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A.①② B. ①⑤ C.③④ D.④⑤
7.(2014 浙江六校联考)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其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根、胚能产生细胞分裂素,但不能产生赤霉素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
C.赤霉素与生长素可协同促进生长,而脱落酸与赤霉素对于种子萌发可形成拮抗作用 D.油菜开花期如遇阴雨天,错过了最佳传粉期,可以通过喷洒适宜浓度的2,4-D提高产量 8.(2012 嘉兴一模)右图为神经元细胞动作电位的示意图,下
1
列有关分析正 确的是
+
A.a阶段膜内K浓度低于膜外
+
B.b阶段的电位变化是Na主动转运所致
C.c阶段膜内Na+浓度低于膜外
+
D.d阶段的电位变化是K内流所致
2+
9.(2014杭州一模)右图表示神经肌肉接点,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参与,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在②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①处能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①处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中,去极化和反极化过
+
程都是由Na内流引起
C.同一个体不同突触的②上递质受体种类有差异的 根本原因是基因的差异
2+
D.若瞬间增大①对组织液中Ca的通透性,可使②持续兴奋
10.(2014 台州期末)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和体液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内分泌系统是由能分泌激素的内分泌腺组成的
B. 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是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联系的重要环节 C.腺垂体可分泌促性腺激素,其唯一的功能是促进性激素的分泌
D.垂体不仅有重要的独立作用,还能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11.下列关于生长素与生长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大分子物质 B.都具有双重性 C.都能促进生长 D.都由腺体分泌
12.(2015 杭州一模)下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
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的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B.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合成,进而促进其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异常抗体引起的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D.以上两种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升高 1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以看到某细胞内染色体动态变化的过程 B.在“光合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研磨时加少量SiO2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在“探究2,4-D对插枝生根的作用”实验中,观测指标是枝条上根的总长度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必须每天测定菌体数量和浑浊度 14.(2015 温州一模)下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
A. 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B. 开始一段大致呈“S”型,为有效防止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 时控制种群密度
C.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 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相对 稳定
15.(2014 宁波期末)下面关于次级生产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利用生态系统中现有的有机物质再生产有机物质,即为次级生产量 B.次级生产量的食源都是初级生产量 C.次级生产量等于同化量减去呼吸量 D.次级生产量的制造者都是异养生物
2
16.(2015 杭州一模)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30株/m)和3种
2
杂草(均为2株/m),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田螺(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田螺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田螺,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B.不同小区中水稻日均种群增长率有差异,主要原因是狐尾草与水稻竞争资源所造成的 C.实验期间,低密度处理小区的水花生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且田螺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该农田将经历次生演替,最终形成顶极群落森林 17.(20分)有学者对大棚栽培的某葡萄品种在夏季的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
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叶片光合速率 叶面光强度 叶温 棚内CO2浓度 -2-2时间 (μmmol·m(μmmol·m·-1(℃) (mg·kg) -1-1·s) s) 7∶00 13.8 16.8 20.0 827.9 9∶00 36.9 329.9 27.2 518.9 11∶00 8.41 384.4 32.9 193.2 13∶00 12.1 680.5 35.9 312.5 15∶00 13.9 58.7 30.9 333.9 17∶00 10.1 31.8 27.1 338.9 19∶00 0.3 18.0 18.6 344.3 (1)研究期间,应在天气___________的情况下测量数据。
(2)在7∶00~9∶00,对光合作用速率起决定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是此
时________________偏低,而棚内CO2浓度较高,而此时 不断升高,且到达到最高值。
(3)9∶00~11∶00是露地葡萄光合作用最旺盛的时段,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大棚葡萄9∶00~11∶00的叶片光合速率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00时,棚内CO2浓度棚内有明显上升,一般是采用了 措施。
(5)当植物感受到外界的信息变化时,会引起植物激素浓度或比例的改变,从而引起植物发
生相应的反应。当植物缺水时,植物体内的_______________(激素)增加,使气孔关
3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