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828农业工程基本要求
研究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挖掘和拓展,或是技术和理论的创新研究。综述应至少包括如下几部分:1)研究问题在农业工程学科的地位与作用;2)研究问题在农业工程学科中的科学意义或对农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意义;3)研究问题的历史沿革或背景;4)研究问题的阶段性进展或已有基础;5)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或瓶颈;6)研究的思路、目标以及主要的关键科学或技术问题和技术路线等。
2.规范性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应遵守国家和学位授予权单位规定的学位论文撰写的基本格式,必须符合如下要求:
(1)文字、图表、引文标注等符合相应的撰写规定和规范;
(2)所有研究和分析必须采用标准或规定的分析方法,并注明出处;新方法必须详细描述操作程序,所用化学药品必须标明试剂纯度级别,所用仪器必须标明厂家和出厂年份;环境样本分析必须配有标准样品内标和分析质量控制说明;
(3)所用分析数据必须保留到分析方法或仪器检测限的最小有效位数,分析结果表示为平均值正负标准差;
(4)应采用相关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或显著性检验,所有结论必须有统计显著性结果支撑;文中的计算式必须用公式编辑器编排,并有顺序号;
(5)涉及研究区域、采样或试验布点空间分布的内容,需要满足农学农艺学科的相关要求;
(6)除了农业工程学科惯用缩略语外,文中缩略语必须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全称;全文缩略语用单独列表形式排出,可列在在文前或参考文献后。
(7)学位论文各章应配有图表若干,并附有中英文图表题。
(8)博士学位论文应有专门的一章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应避免对研究结果的简单罗列。应对研究结果进行交叉和互为印证的讨论,并进行适当的提炼,说明研究结果的科学意义或发现,探讨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导向或信息,供后人参考。
(9)在博士学位论文工作中,由其他人完成的工作必须明确说明,并且给予恰当的致谢。
3.成果创新性要求
创新性是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重要方面,农业工程学科博士学位论文必须在本领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或者是基于理论探索方面的,或者是基于设备创新的,或者是新的检测技术或分析方法的突破等等。具体可以包括如下一个或几个方面:
(1)农业工程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仪器或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如农业机械设计的新理论和分析方法,农产品检测新技术与新装备、农业信息学理论与技术等;
(2)农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技术与装备,如生物质资源和生物能资源等新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及装备,温室/畜禽室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等等;
(3)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体现方式包括发表在SCI或EI收录的本专业领域国际期刊,国内权威期刊或学位授予权单位规定的学术刊物的学术研究论文,登记授权的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以及国家接受或颁布的标准等成果。
在选题的时候,导师和指导小组成员要协助博士生把握
论文研究内容的切入点和主要研究方面,确定在哪些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需要采用的技术手段,可能取得的创新性成果等。博士研究生必须熟悉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的科研文献,能够随时掌握主要进展,以及有能力获得在该学科的某一个领域开展研究所需要的背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农业生产的实践需求,对研究内容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可能取得的创新性成果或对理论有新的拓展,或在一些农业生产和控制方面的技术关键有新的突破等有清晰的思路。
第三部分 硕士学位的基本要求
一、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掌握的基本知识
农业工程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在本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夯实基础,学习和掌握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手段,达到一定的外语水平,学会文献检索和文献分析方法,并根据农业工程下属各研究方向所需核心知识,构建相应的基本知识体系。
农业机械化与装备工程:基本知识体系是以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机械与装备和农业机械化技术为核心的农业机械与装备设计制造及运用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数学、先进制造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原理、高等农业机械学、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学、作物生理与生态学等。
农业水土工程:基本知识体系是以水土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为核心的农业水土工程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核心课程主要有数值分析、数理统计、土壤
水动力学、现代水文学、灌溉排水原理与技术、水土资源规划与评价等。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本知识体系是以建筑工程设计、环境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数学、实验设计、相似理论与模型实验、计算机原理、农村可再生能源、农业生物质资源利用、农业建筑工程、农业生物环境控制工程、作物生理与生态学等。
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基本知识体系是以现代控制与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数学、实验设计、传感技术、计算方法、电力系统概论、现代控制理论、作物生理与生态学等。
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基本知识体系是以农业生物系统设计与控制技术为核心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数学、工程生物学、农业生物物料学、作物生理与生态学、农业生物系统工程原理、农业生物系统传输过程、农业生物系统模拟、农业生物系统设计学等。 二、获本学科硕士学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学术素养
经过系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农业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农业工程学科某一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通过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锻炼,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技术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
在熟悉文献的基础上,了解所从事研究方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研究项目进展中,善于与相关人员合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诚实工作的能力。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