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连杆机构分析报告代码动力学--精简
实用标准文档
由运动学知识可推得:
合并整理得
2.2 RRR II级杆组动力学矩阵表达式
如图所示,RRR II级杆组,分别以2个构件BC(长度为)和CD(长度为)为受力分析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其受力情况同曲柄,只是不受驱动力矩,则转动副B,C,D的约束反力推导如下。
构件BC受力分析得
对构件CD受力分析得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由运动学可推得
代入、化简、合并写成矩阵为
3 基于MATLAB程序设计
四连杆机构的解析法同样可以用MATLAB 的计算工具来求值,并结合MATLAB 的可视化手段,把各点的计算值拟合成曲线,得到四连杆机构的运动仿真轨迹。
3.1 程序流程图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4 栏杆机各机型的分析结果
4.1 2代1机构尺寸参数
各构件的尺寸为r1=73.4mm,r2=103.4mm,r3=103.52mm,r4=125.36mm; 质心为rc1= mm,rc2= mm.rc3= mm 质量为m1= kg,m2= kg.m3= kg;
转动惯量为J1= kg?m2,J2= kg?m2,J3= kg?m2, 构件3的工作阻力矩M3= N?m.顺时针方向, 其他构件所受外力和外力矩(弹簧拉力大小及位置) 构件1以等角速度5.326 rad/s逆时针方向回转 2代1型运动时间0.6s 曲柄角速度??12/180?*?
??t θ12为曲柄两极限点的转角范围?12?218.2?35.1=183.1 θ31为摇杆两极限点转角范围θ31=169.6412-79.2815=90.36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连杆3的几个位置点0.10.080.060.04垂直方向(m)0.020-0.02-0.04-0.06-0.06-0.04-0.0200.020.040.06水平方向(m)0.080.10.120.14 图4-1 连杆3的空间位置点
角位移线图180角位移线图160140从动件角位移(度)160140120100806040200050100150200主动件转角?2(度)250300350X: 35Y: 79.28X: 216Y: 169.6120从动件角位移(度)摇杆4角位移摇杆4角位移100806040200连杆3角位移连杆3角位移406080 100120140160主动件转角?2(度)180200220 图4-2 连杆3和摇杆4的角位移曲线 图4-3 工作区间内连杆3和摇杆4的角位移曲线
曲柄两极限点的转角范围?12?218.2?35.1=183.1 摇杆两极限点转角范围θ31=169.6412-79.2815=90.36
角速度线图5摇杆4角速度(?4)X: 110Y: 3.898角速度线图5连杆3角速度(?3)43从动件角速度(rad? s-1)摇杆4角速度(?4)X: 121Y: 3.934X: 222Y: 3.835从动件角速度(rad? s-1)210-1X: 31Y: -0.7210-5-2-3-4X: 31Y: -4.293连杆3角速度(?3)-10050100150200250主动件转角?2(度)300350-5406080 100120140160主动件转角?2(度)180200220
文案大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