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语文 1618 子刘子自传 徐霞客传 谭嗣同传课后习题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子刘子自传 徐霞客传 谭嗣同传
一、夯基训练
1.选出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 A.檄文 脉搏 扶危济困 晶莹 寥若辰星 B.内禅 C.讪笑 D.主簿
焕发 提纲 幅射
一幅对联 关键 情有可原 厮打 绿草如茵 松弛
性格不合 连年歉收 旁征博引
解析A项中“辰”应为“晨”;B项中“幅”应为“副”;D项中“幅”应为“辐”。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前网络信息的内容五花八门,传播速度极快,当我们把不科学、不真实的信息随意传播出去,就是人云亦云。 ....
B.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要高瞻远瞩,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携手共创一个稳健团结、....自强不息的社会。
C.我们要有不怕得罪人的责任与担当,惩前毖后,冷语冰人,对某些同志就要给他们浇浇冷水,....降降温。
D.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认为,人应该“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做到外圆内方,才能既受尊重,又....能有很多朋友。
E.过去一年,全球“厄尔尼诺”现象频现,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人们祈求新的一年五风十雨,....走出减产歉收的阴影。
解析A项,人云亦云:人家说什么自己也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根据句意应该用“以讹传讹”。B项,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C项,冷语冰人:用尖酸刻薄的话伤害人。感情色彩与句意不符。D项,外圆内方:指人外表随和,内心却很严正。E项,五风十雨: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答案AC 二、延伸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3~6题。
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进士。历兵部武选郎中。会考选武职,有指挥二十余人素出刘瑾门,循罢其管事。瑾怒骂尚书王敞,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1
循历知镇江、淮安二府,徐州兵备副使,咸有声。
洪先幼慕罗伦为人。年十五,读王守仁《传习录》好之,欲往受业,循不可而止。乃师事同邑李中,传其学。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授修撰,即请告归。外舅太仆卿曾直喜曰:“幸吾婿成大名。”洪先曰:“儒者事业有大于此者。此三年一人,安足喜也。”洪先事亲孝。父每肃客,洪先冠带行酒、拂席、授几甚恭。居二年,诏劾请告逾期者,乃赴官。寻遭父丧,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继遭母忧,亦如之。
十八年简宫僚,召拜春坊左赞善。明年冬,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疏请来岁朝正后,皇太子出御文华殿,受群臣朝贺。时帝数称疾不视朝,讳言储贰临朝事,见洪先等疏,大怒曰:“是料朕必不起也。”降手诏百余言切责之,遂除三人名。
洪先归,益寻求守仁学。甘淡泊,炼寒暑,跃马挽强,考图观史,自天文、地志、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战阵攻守,下逮阴阳、算数,靡不精究。至人才、吏事、国计、民情,悉加意谘访。曰:“苟当其任,皆吾事也。”邑田赋多宿弊,请所司均之,所司即以属。洪先精心体察,弊顿除。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流寇入吉安,主者失措。为画策战守,寇引去。素与顺之友善。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初,告归,过仪真,同年生主事项乔为分司。有富人坐死,行万金求为地,洪先拒不听。乔微讽之,厉声曰:“君不闻志士不忘在沟壑耶?”江涨,坏其室,巡抚马森欲为营之,固辞不可。隆庆初卒,赠光禄少卿,谥文庄。
(节选自《明史·罗洪先传》)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B.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C.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D.岁饥移书/郡邑得粟数十/石率友人躬振给 解析联系上下文,把握整体意思,理清句子关系。 答案B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精通儒、释、道三教,并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罗洪先涉猎广泛且精心研究,正是对王守仁为学精神的继承和学习。
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殿试的人。明清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其中殿试一般每三年进行一次,文中“三年一人”即可印证。
2
( )
C.守丧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一种孝顺的行为,明清时期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丧,守丧期一般为三年,“苫块蔬食,不入室者三年”即守丧之礼。
D.文中多有表示官员授职升迁的词,如“授修撰”中的“授”,“召拜春坊左赞善”中的“拜”,“除三人名”中的“除”等。
解析“除三人名”中的“除”在文中是削除、罢除的意思。 答案D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罗洪先志向远大。他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后又想拜王守仁为师,因父亲没有同意才罢休;他认为考中进士并不值得炫耀,认为儒学之士的事业应该更大。
B.罗洪先犯言敢谏。皇帝常常称病不上朝,罗洪先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在皇帝非常忌讳太子临朝时,依然敢于上疏请求皇帝让位,让太子接受群臣朝贺。
C.罗洪先心忧国民。他留心察访人才、吏事、国计、民情,发现田赋弊端,请求均衡处理并使积弊消除;流寇侵入吉安,他献策战守并使盗贼退兵离去。
D.罗洪先正直淡泊。他拒不同意犯罪富人拿钱请求免死的行为;因江水上涨,屋子被毁,他坚决推辞巡抚马森为其营造房屋的好意。 解析文中并没有说请求皇帝让位的事。 答案B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敞惧,归部趣易奏。循故迟之,数日瑾败,敞乃谢循。 (2)顺之应召,欲挽之出,严嵩以同乡故,拟假边才起用,皆力辞。
参考答案(1)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罗循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关键词“趣”“迟”“谢”)
(2)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关键词“挽”“拟”“假”)
参考译文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亲罗循是进士。历任兵部武选郎中。恰逢考核选拔武官,有二十多个指挥平素出自刘瑾门下,罗循罢除其管事。刘瑾愤怒地骂尚书王敞,王敞害怕,回到兵部催促罗循改变奏折。罗循故意拖延,几天后刘瑾倒台,王敞于是向罗循道歉。罗循历任镇江、淮安两府的知府和徐州兵备副使,都有治政的名声。
罗洪先幼年仰慕罗伦的为人。十五岁时,读王守仁的《传习录》并喜欢上它,想前往拜师求学,罗循没有同意而罢休。于是拜同乡的李中为师,学习李中的学说。嘉靖八年考中进士第
3
一名,授官修撰,马上请求辞官回家。岳父太仆卿曾直高兴地说:“有幸我的女婿成就了大名声。”罗洪先说:“儒学之士的事业有比这更大的。这种人三年就一个,没什么值得高兴的。”罗洪先侍奉双亲很孝顺。父亲每次迎接客人,罗洪先都穿上礼服依次给客人斟酒、拂扫座席、端授茶几,非常恭敬。过了两年,下诏弹劾请假超过期限的官员,他才去任职。不久遭遇父亲的丧事,寝苫枕块,吃素食,不回家中,这样过了三年。接着又遇上母亲的丧事,也如此守丧。
十八年选拔东宫的官员,召任春坊左赞善。第二年冬天,与司谏唐顺之、校书赵时春上疏请求来年朝贺正旦日后,皇太子出宫驾临文华殿,接受群臣朝贺。当时皇帝多次声称有病不上朝,忌讳臣子说让太子临朝的事,见到罗洪先等人的奏疏,非常愤怒地说:“这是料定朕卧病必定不能好了。”降下亲手写的一百多字的诏令责备他们,于是削除三人的名籍。
罗洪先回到家中,更加寻求王守仁的学问。甘于淡泊,锻炼于寒冬酷暑,策马腾跃,拉引强弓,查考地图翻阅历史,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边塞、打仗的阵法和攻守方式,下至阴阳、算数,无不精心研究。至于人才、吏治之事、国家大计、百姓的情况,都用心咨询访问。说:“如果身在其位,都是我的事。”县里的田赋有很多积久的弊病,请求有关部门均衡处理,有关部门就交托他来处理。罗洪先细心考察,积弊马上除去。收成不好,他转交书信到郡县,得到粮食几十石,都是友人亲自拿出救济的。流窜的盗贼进入吉安,主事官惊慌失措。罗洪先为他出谋划策迎战守卫,盗贼退兵离去。他向来与唐顺之友好。唐顺之应召入朝,想引他出山,严嵩因是同乡的缘故,打算假托治理边疆的人才起用他,他都极力推辞。
当初,请假回家,经过仪真,同年考中进士现任主事的项乔在盐运司任职,分管仪真。有富人犯罪定为死罪,用一万两银子请求为自己开脱罪名,罗洪先拒不同意。项乔暗示劝告,他严厉地说:“您没听说有志之士不忘记身处沟壑吗?”江水上涨,毁坏了他的屋子,巡抚马森想为他营造,他坚决推辞不同意。隆庆初年死去,赠官光禄少卿,谥号文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10题。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累迁殿中丞、通判郓州。召试学士院,授右正言、直史馆,为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会诏百官言事,而准极陈利害,帝益器重之。擢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
4
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