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学》知识要点与练习题
08年小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考试 《小学教育学》知识要点与练习题
写在前面的话
资阳市教育局决定,在全市初中小学教师中开展教育教学基本能力考试,其中教育理论(含教育学、心理学)占20分。
2008年9月24日市教科所发(2008)36号文件指出?1、复习参考书。可参考同等水平的其它版本教材或其它年份出版的同一教材。2、考察重点。重点考察教育学、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的、教学中经常用到的、体现时代特征和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的知识(常识)。3、复习内容。重点复习以下内容(章节):
小学教师复习参考书:
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黄济、劳凯生、檀传宝主编。1999年12月第1版):教育、学校、学生、教师、教育目的、教育的组成部分、课程、教学、班主任与少先队工作、学校咨询、教育测验与评价。
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心理学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编。1998年12月第3版):小学儿童的注意、感觉和知觉,小学儿童的记忆和想象,小学儿童的思维,小学儿童的情感与意志,小学儿童的人际关系,小学儿童的自我意识。
另外,听说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要考5分.
请老师们按照教科所的要求进行复习准备,以下练习题
仅供参考。谢谢!
提纲撰写者:翁国顺 2008年12月5日 第一部分 知识要点 第一章 教育
一、教育起源的三种主张:(13)
(一)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它是以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认为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
(二)教育的心理起源说: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二)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在直接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是大都认可的观点。 二、教育的功能:(14)
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人的发展功能。 三、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9)
生产性;民主性;科学性;革新性。 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方针:(20)
(一)贯彻?三个面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二)实施科教兴国;
(三)推进素质教育。
五、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27)全民性;义务性;全面性。
六、 结合从事教育工作和接受教育的实际,谈一谈对?教育?概念的理解.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个体的社会化是指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把个体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一定态度、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人;社会的个性化是指把社会的各种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内化到需要、兴趣和素质各不相同的个体身上,从而形成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结构。这两个过程是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教育?总是包含必要的?规范?、?限制?和?引导?。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他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否则就不能称为?教育?。
七、结合实际谈谈对教育三要素的认识。 教育的三要素是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1、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教育者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2、学习者:相对教育者或教师而言。使用?学习者?与使用?受教育者?、?学生?不同。教育者对学习者个性的把握程度,决定了教学的有效性的大小与教学所能达到的境界的高低。
3、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是教育活动的媒介,是教育者和学习者互动的媒介。
第二章 学校
一、学制是由纵向的学校级别和横向的学校类型构成。(32) 二、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 (34)
三、学校文化 (一)什么是学校文化?
一所学校具有共性和个性统一的文化特质称为学校文化(39)
(二) (如果从形式来看) 学校文化分类: (40) 1、物质文化(建筑、校园布局、设备设施等); 2、制度文化(学校传统、仪式、规章) 3、精神文化。(校风、学校精神等) 四、学校管理(42) (一)什么是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 带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